中国历史 革命与改良大论战
Posted 论战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革命与改良大论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革命与改良大论战
1900年前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就联合反清问题进行过会谈。由于康有为坚持保皇立场,合作未能成功。后来,孙中山与唐才常取得了联系。唐才常劝康有为 “牺牲小异”,同孙中山合作,以救国难。康有为加以拒绝。唐才常“自立军” 的起兵计划,得到孙中山的支持,双方订立 “殊途同归之约”。
同盟会成立后,改良派为清政府的 “预行宪政” 奔走呼号,对革命力量的迅速壮大却十分恐惧。梁启超相继发表了 《论中国今日不能行共和制之理由》、《申论种族革命与政府革命之得失》,并出版了 《中国存亡一大问题》 论文集,对革命派进行恶毒攻击。革命派为了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得不起来应战。
从1905年《民报》 创刊起到1907年,革命与改良的论战共进行了两年多。论战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争论之激烈都是空前的。论战的中心战场在日本,论战的主要基地是章太炎担任主编的《民报》和梁启超担任主编的 《新民丛报》。同时,在新加坡、檀香山、温哥华、曼谷、仰光等城市,也都有革命派与改良派两派报刊的论战。
论战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要不要推翻清政府的问题,要不要建立共和政权的问题,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的问题,即 “平均地权”、“土地国有” 的问题,也涉及到革命是否召 “内乱”,革命是否召 “瓜分” 等等。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与改良派的失败而结束。革命派在论战中表现出所向披靡的锐气,越战越强。改良派却窘境百出,影响日益下降。
相关参考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又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初学医后来从事文艺活动。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中,倾向于革命派。1
1927—1937年日本资本主义论战指日本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围绕日本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战略和日本资本主义的特征展开的长期论战。又称“封建论战”。论战的起因是1927年的金融大危机和1929年世界经
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 公元5世纪的形、神理论风波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立,战争不断;南朝内部赋税、徭役、兵役的加重,官吏的贪 污腐化,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使得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
公元5世纪的形、神理论风波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立,战争不断;南朝内部赋税、徭役、兵役的加重,官吏的贪污腐化,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使得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南朝统治者为了消
公元5世纪的形、神理论风波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立,战争不断;南朝内部赋税、徭役、兵役的加重,官吏的贪污腐化,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使得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南朝统治者为了消
凡念过中学历史,大抵都背过这么一篇文章,那就是国学大师、革命家章太炎先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作被视为近代中国三大论战之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重要代表作。然而,素来以狂狷著称的章太炎在针对自己曾经信
凡念过中学历史,大抵都背过这么一篇文章,那就是国学大师、革命家章太炎先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作被视为近代中国三大论战之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重要代表作。然而,素来以狂狷著称的章太炎在针对自己曾经信
凡念过中学历史,大抵都背过这么一篇文章,那就是国学大师、革命家章太炎先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作被视为近代中国三大论战之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重要代表作。然而,素来以狂狷著称的章太炎在针对自己曾经信
1963—1964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爆发大论战指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主要是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围绕着国际共运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公开论战。苏共20大后中苏两党之间分歧越来越大。1960
悖论震撼了数学界——现代数学基础的一场大论战现代数学基础的一场大论战在1902年拉开了序幕,这在自然科学史上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自从科学巨匠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把无限带进了数学,数学家柯西接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