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门户开放政策

Posted 门户开放政策

篇首语: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门户开放政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又叫 “海约翰政策”,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甲午战争之后,各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正忙于与西班牙进行战争,无暇东顾。美西战争之后,美国为了分享帝国主义侵华权益,于1899年9月至11月由国务卿海约翰分别训令美国驻英、俄、德、法、日、意等国大使,向各国政府提出 “开放中国门户” 的照会,征询各驻在国政府的意见,并请对该照会作出承诺。

“开放中国门户” 照会的内容主要是: (一) 各国在中国的所谓 “势力范围” 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投资事业或既得利益,他国不得干涉; (二) 各国运往 “势力范围” 内各口岸的货物,一律适用目前中国的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税款; (三) 各国对于进入自己 “势力范围” 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 在其“势力范围” 内建筑、控制或经营的铁路上运输他国货物,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同等里程、同类货物的运费。

“门户开放政策” 维护了各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侵略特权,又通过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原则,缓和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各列强从维护自身的侵略利益出发,相继表示同意。沙俄经济实力最为薄弱,无力以经济手段与各国在华进行竞争。最后,在各国先后表示同意后,才勉强表示同意。

1900年7月,美国发表了第二次 “门户开放” 照会,增加了 “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 的内容,企图使中国成为一个完整的、稳定的世界市场。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暂时受到了某种牵制。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门户开放政策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力图挤进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并进而独霸中国的侵略政策。当列强在中国疯狂地分割势力范围的时候,美国正忙于准备和从事对西班牙的帝国主义战争,因而没有在中国取得势力范围。美

世界条约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照会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99.9.22先生:英国政府曾经宣布,其政策与传统使其不得以在华所获得的优例用作排斥商业上竟争者的武器,英国在华的贸易自由也就等于全世界在华的贸易自由。英国政府虽曾先后与德俄订立正式协定,承认两国

世界历史 “门户开放”

“门户开放”19世纪末,尤其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远东的政治格局急剧变化,列强在中国的均势被打破,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俄国独占了中国东北;日本取得台湾和澎湖之后,又把福建置于它的

历史百科 直皖战争

北洋军阀的直、皖两系,为争夺中央政权进行了一场战争,这也是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在华拓张和争夺势力范围的产物。1919年夏,美国为保障其门户开放政策的实现,大力支持直系;日本为了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积极

二战时美国为什么帮中国

从二战倒退4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美国向各国发出照会,其中明确提出:保持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完整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寻找市场是任何工业化国家的刚需甚至是必需否则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就

中国历史 德法英意联军蹂躏保定

瓦德西就任联军统帅不久,就向各国联军提出了攻打保定的计划。但当时俄、美、日三国的战略目标都不在直隶:俄国正准备进攻东北;美国希望尽快议和,并通过“门户开放”政策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日本则一方面希望在保住

英国大使向乾隆皇帝提出了哪些对外开放政策

马戛尔尼向乾隆提出开放通商口岸、设立英使馆及减免课税等请求。乾隆认为大清乃天朝上国,物产丰厚,因此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条件,最终以“与天朝体制不合”为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马戛尔尼没有完成英王的使命,但

美国 1941年11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

1941年11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美国自从本世初起,一直坚持对华的所谓“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反对任何一国单独控制中国,而其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1922年的华盛顿《九国公约

埃及 埃及·1974年《阿拉伯资本和外国资本及自由区投资法》颁布

1974年《阿拉伯资本和外国资本及自由区投资法》颁布埃及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步伐,废除了旧的经济政策,实施“门户开放”政策,修改了1971年9月颁布的《阿拉伯资本和自由区投资法》,于1974年制定了上

康熙年张元隆案:开放政策逆转 禁海令再出台

  康熙四十九年,享有与江南官商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而康熙帝对此案的处理则让我们看到处在“盛世”之下帝王的选择。  康熙四十九年(1710),江苏巡抚张伯行在查勘当地船队及其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