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太平军北伐
Posted 北伐军
篇首语:没有风暴,船帆只不过是一块破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太平军北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太平军北伐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即派出由天官副丞相林凤祥 (1825—1855)、地官正丞相李开芳 (约1826—1855)、春官副丞相吉文元 (约1825—1854) 统率的北伐军3万余人,于1853年5月北上远征。其战役目的是直捣清朝政府的老巢北京,作战手段是避实就虚,速战速决。两年间,北伐军纵横驰骋在江苏、安徽、河南、山西、山东、河北的广大地区,斩关夺隘,直趋京畿地区。
北伐军于5月8日从扬州出发,迅速经皖北进入河南,6月13日,攻克归德府。原计划在附近的刘家口渡过黄河,但找不到船只,只好沿黄河南岸西进,抵河南巩县,在运煤工人支援下,乘坐运煤船渡过黄河,于7月8日围攻怀庆 (今沁阳),50余天未克,从太行山小道撤入山西,再折回河南。9月29日,在直、豫交界的重镇临洺关,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击溃清军1万余人。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仅带几十名随从,狼狈逃窜。北伐军乘胜北上,10天连克9城,直抵离保定60里的张登镇。北京震动,官绅纷纷出逃。接原定计划,北伐军向天津进发,10月29日,攻占静海县的独流镇,前锋所至离天津仅10余里。
这时,胜保、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10余万人齐集保定、天津。北伐军与优势敌人战斗三个月,1864年3月南撤到阜城待援,吉文元在此战死。北伐援军7500人北上,在山东临清溃败。林凤祥退守连镇,李开芳率军南下。林凤祥率军突围,中箭被俘,英勇就义。李开芳退守山东茌平冯官屯。僧格林沁引运河水来淹,屯破,北伐军全军覆灭。
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太平军北伐太平军为攻取北京推翻清王朝而进行的战斗。1853年洪秀全、杨秀清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军2万多人北伐。遵照“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的指示,北伐军5
孤军远征后援不继的太平军北伐 清咸丰三年(1853年)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派兵西征的同时,派林风祥、李开芳、吉文元
北伐军及其援军的全军覆没,是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以来遭到的最严重的失利和挫折。其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战略决策不当。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南京不久,即派出2万余人的部队远离后方作战,深入清朝心腹之区,
太平公主秘史和太平公主外传有什么区别《太平公主秘史》45集,《太平公主外传》15集是《太平公主秘史》的浓缩版,里面主要讲了太平公主的一生,其他人的故事情节都删减了。我觉得15集的《太平公主外传》更好看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
《宫心计2》在腾讯视频热播,有网友留言称,终于有个专心权谋的太平公主了,不过就个人而言还是喜欢《大明宫词》中陈红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少见的能在史书上留下大量笔墨的公主,也是后世为人热议的中国
在写太平天国的历史,北伐是最关键的一部分,根本无法回避。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北伐对太平天国来说就像是一个生死关口,北伐失败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太平天国的这次北伐是不容易弄清楚的,这次北伐跟历史上的
北伐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军队,这支军队产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集中了当时国共内无数优秀的将帅人才。这支军队包括8个军,每一支还分为师、团。本文将为读者详细列出这支军队的编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