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张勋复辟
Posted 张勋
篇首语: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张勋复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张勋复辟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1917年,黎段交恶,发生 “府院之争” (总统府与国务院之争)。黎元洪得到国会的支持,又有美国撑腰,便免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指使皖系军阀控制的8省区脱离中央,自己跑到天津,设立“独立” 各省总参谋处,并准备向北京进军。黎元洪一筹莫展,于6月1日邀张勋进京,进行调停。
张勋 (1854—1923),江西奉新人。原属袁世凯的部下。辛亥革命前,他任过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武昌起义后,为了表示忠于清室,他和自己率领的 “定武军”,每人都蓄着一条长辫子,人们戏称其为 “辫子军”。6月7日,张勋率“辫子军” 3000人从徐州北上,先到天津会见段祺瑞。段坚持要逐走黎元洪,解散国会。于是,张勋致电黎元洪,威胁他解散国会。黎元洪无奈,于13日下令解散国会。14日,张勋率部进入北京,又逼黎元洪去职。
这时,复辟势力麇集北京。康有为剃去胡须,从上海秘密赶到北京。经过一番紧张的策划,7月1日,张勋等人扶废帝溥仪在紫禁城“登极”,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二场复辟丑剧。废帝上台,同样是大行赏赐。张勋被授予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徐世昌、康有为分授为弼德院正、副院长; 各省督军一律改为巡抚。顷刻之间,皇亲、遗老又穿起袍褂,叩头作揖,重温清廷旧仪。北京城里久已无人问津的龙旗、假发辫也成了畅销货。
相关参考
张勋复辟,是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3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
张勋一生效忠清室,常对人说:‘我在前清受恩深重’,但他的元配夫人曹琴却屡次劝他拥护共和。辛亥革命后,清廷被迫发布诏书,宣告宣统皇帝退位,而不少皇室成员并不甘心清朝的灭亡,无时不在梦想复辟。1917年(
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是指由宗社党党人铁良及其旧部张勋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于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拥护时年12岁的清朝逊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
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是指由宗社党党人铁良及其旧部张勋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于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拥护时年12岁的清朝逊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
张勋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人物,为什么要说他著名呢?话还要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说明一下,本来都已经到了民国时期了,偏偏张勋进行了一场复辟行为,为当时本就复杂的形势又增添了一个闹剧。那么张勋复辟时间是什么时候
张勋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人物,为什么要说他著名呢?话还要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说明一下,本来都已经到了民国时期了,偏偏张勋进行了一场复辟行为,为当时本就复杂的形势又增添了一个闹剧。那么张勋复辟时间是什么时候
张勋一生效忠清室,常对人说:‘我在前清受恩深重’,但他的元配夫人曹琴却屡次劝他拥护共和。辛亥革命后,清廷被迫发布诏书,宣告宣统皇帝退位,而不少皇室成员并不甘心清朝的灭亡,无时不在梦想复辟。1917年(
张勋当即命令他的“辫兵”把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王士珍、副司令江朝宗和陈光远、以及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湖“请”来,突然宣布道:“本帅此次率兵入京,并非为某人调解而来,而是为了圣上复位,光复大清江山。”接着他
张勋当即命令他的“辫兵”把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王士珍、副司令江朝宗和陈光远、以及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湖“请”来,突然宣布道:“本帅此次率兵入京,并非为某人调解而来,而是为了圣上复位,光复大清江山。”接着他
张勋复辟给历史上增添了一个笑料,逆历史潮流的行为是肯定不会成功的,当然他的复辟行为很快就失败了。其实在张勋复辟时期康有为也是一个主角,毕竟他也是复辟的铁杆拥护者。张勋复辟康有为也出了许多的力,那么张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