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民革成立

Posted

篇首语: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民革成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民革成立

民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简称。它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民联)、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民促) 为基础,联合国民党民主派而成立的。1947年秋,谭平山、柳亚子、陈铭枢、王昆仑等领导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为首的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以及冯玉祥等人,为国民党民主派的联合进行了磋商,组成了筹委会,分别起草文件,进行联络,为筹建民革进行各项准备工作。1947年11月12日至1948年1月1日,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亦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香港举行。到会代表110余人,推宋庆龄、李济深、冯玉祥、何香凝、柳亚子、朱蕴山等20余人组成主席团。会议由李济深主持,何香凝在开幕式上讲话。她说: 国民党民主派奋斗的目标是“实行三大政策” 的 “真三民主义”。大会讨论通过了 《行动纲领》、《组织总章》、《告本党同志书》、发表了 《成立宣言》。指出国民党民主派当前的紧急任务是推翻蒋介石的 “反动独裁统治” 和 “武力统一政策”,否认伪国大、伪宪法。大会认为,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助长了中国内战”,因此,倒蒋必须反美,要求美军及顾问团撤出中国。大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使之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会议重申 “恢复孙中山的革命路线”,实行 “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是民革的宗旨。大会最后选举了民革的中央领导机构。李济深、何香凝、冯玉祥、谭平山、蔡廷锴等16人当选为常委。宋庆龄任名誉主席,李济深任主席。民革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民主派的团结和统一,表明中共倡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蒋介石统治集团已处在彻底孤立的地位。

相关参考

新中国 中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中国参与执政党之一。成立于1948年1月。1947年11月,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归向人民

父辈的1949接受五四运动洗礼、在黄埔军校一期成长的郑洞国,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场,走过了自己青年的峥嵘岁月。新中国诞生前夕,他做出了人生重要抉择,归向人民。请听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

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原名谏,又名瑞谏,自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棉村(今广州市芳村区)人。生于香港

主角被活活打死

  1943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十六。  横岭上村,位于晋冀鲁豫边区晋东南的辽县(今山西省左权县),一个仅13户人家的村庄。  这天晚上黑极了,月亮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位于村中心位置的民革室里,5名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汉语拼音:ZhongguoGuomindangGemingWeiyuanhui),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党派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分子创建的政治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王文襄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王文襄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60年5月11日职业:企业家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王文襄人物王文襄,男,汉族,民革党员,清华大学研究生,1960年5月11日生于北京。王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王文襄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王文襄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60年5月11日职业:企业家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王文襄人物王文襄,男,汉族,民革党员,清华大学研究生,1960年5月11日生于北京。王

中国打击乐的起源和发展

韩起祥,大专学历,民革成员。中国音协打击乐学会、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民间艺术艺术大师、“中国优秀中华文艺家”、“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山西锣鼓艺术家、太原锣鼓传承人、山西省锣鼓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由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之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国

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

1.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哪两次重大的合作两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在大革命时期,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合作实现的原因:都是由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