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设立京师大学堂
Posted 京师
篇首语: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设立京师大学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设立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初,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说: “京师议立大学数年矣,宜督早成之,以建首善而观万国。” 6月,光绪帝下诏 “明定国是”,正式宣布变法,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 随后,总理衙门在给光绪的奏折中提出,创办京师大学堂要草定章程,规模略具,做到“宽筹经费”、“宏建校舍”、“慎选管学大臣”、“简派总教习”。7月4日,光绪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在梁启超起草的第一个办学章程中有明确规定: “中西并用,观其会通,无得偏废”。大学堂设立普通科和专门学科。普通科的课程有经学、理学、掌故学、诸子学、初等数学、格致学、地理学、文学、体操,为全体学生所必修。专门学科有高等数学、格致学、政治学、地理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等,由学生任选一至二门。另设英、法、俄、德、日五种外语,30岁以下的学生必修一门外语。
大学堂的开办经费当时规定为30万两,常年用费为20. 06万两,户部指定从华俄道胜银行中国政府存款500万两白银的利息中支付,不敷之数由户部补足。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任管学大臣为孙家鼐。由孙家鼐推荐,聘请了许景澄、丁韪良为中学、西学总教习。维新运动失败后,新政措施被取缔,唯京师大学堂 “以萌芽早,得不废。”
相关参考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传入中国北京大学[1]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
1902年,贵州巡抚邓华熙在奏章中正式奏请设立贵州大学堂,邓华熙任命候补道尹嘉诏为监督,聘请周恭寿、廖杭等为教习。1904年贵州巡抚曹鸿勋对贵州大学堂实行整顿,将名称为贵州“高等学堂”。1905年,分
晋怀帝司马炽于公元311年被俘后,晋室无主,一些大臣将领纷纷组建行台。 行台本是为军事需要而在京师以外设立的代表中央政权的临时机构。此时西晋各地行台有四:司徒傅抵在河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大将军
矫枉过正刘邦设立王、侯两级爵位,大封功臣【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译义】比喻纠正偏差或错误过了头,陷于另一种偏差或错误之中。矫: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东厂中国明代官署名。明成祖为维护皇权,强化对全国人民的统治,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用宦官提督,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之第二、第三人充任
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
光绪下令创建京师大学堂,可创建者们的妄斗,断送了晚清最高学府
1898年6月26日,光绪对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的大臣大发雷霆,命令他们立刻就京师大学堂的创建拿出一个具体章程,否则定严惩不贷。此时,距离光绪批准建立京师大学堂已过去四个月,军机处与总理衙门居然没有
刘寿是汉章帝刘氐谖遄樱母亲是颍川人申贵人,十三岁入掖庭宫。永元二年(90年)封刘寿为济北王,分太山郡为的几个县设立济北国。汉和帝将兄弟都留在京师,恩宠甚笃。和帝驾崩后,刘寿才就国济北。永初元年(107
刘寿是汉章帝刘氐谖遄樱母亲是颍川人申贵人,十三岁入掖庭宫。永元二年(90年)封刘寿为济北王,分太山郡为的几个县设立济北国。汉和帝将兄弟都留在京师,恩宠甚笃。和帝驾崩后,刘寿才就国济北。永初元年(107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的简介 京师大学堂成立及第一次招生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