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日《马关条约》
Posted 关
篇首语: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2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3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1841—1909)、外务大臣陆奥宗光(1844—1897),在日本马关 (今下关) 进行谈判。日本提出早已拟好的苛刻条件,逼迫中国代表在 “允”、“不允” 两点上表态。李鸿章一再乞求为清政府“稍留体面”。3月24日,日本暴徒小山丰太郎枪击李鸿章,伤其左眼下角。李鸿章仍卑躬屈膝,一再感谢日本方面的 “厚待”。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春帆楼签订了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原名 《马关新约》,又称 《春帆楼条约》,共11款,附有 《另约》、《议订专条》。其主要内容有: (一)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 (二)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及所属诸岛、台湾全岛及所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三) 赔偿日本军费2万万两白银; (四)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五) 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通商口岸搭客载货; (六)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其产品免征各项杂税,等等。
《马关条约》 使中国丧失了大片神圣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也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巨额的战争赔款,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来华投资设厂,西方列强援引 “利益均沾” 的特权,便争先恐后来华投资,设立工厂,掠夺资源,倾销产品,使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破产,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 的签订,成为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
相关参考
1896.7.21北京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因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即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马关所订条约第六条,声明商订通商行船条约,是以大清国大皇帝陛下特派钦差全权大臣总理各国
1978年8月12日由中国外长黄华和日本外相园田直在北京签订,同年10月23日生效的关于中国和日本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条约。条约由前言和五项条款组成。其主要内容是:双方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
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威海卫基地中日甲午战争:进攻威海卫之日军在荣城登陆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旗舰定远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在攻击清军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绘画) 中日甲午战争(
1978年8月12日中国日本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8月12日,中国外长黄华和日本国外相园田植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而结束了1972年以来两国间以缔约为目的的长
1922.2.4华盛顿中国、日本彼此极愿以友谊、按着共同利益,解决关于山东各悬案,因决定订立一解决各该问题之条约。为此简派全权:大中华民国大总统特派全权公使施肇基①、全权公使顾维钧,前司法总长王宠惠;
1972年新中国虽与日本建交,但双方关系并未正常化,1978年,中日重启了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然而,正在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日本拦截中国渔船1978年4月,中国百余艘渔船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捕
1930.5.6南京大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大日本帝国政府,经由彼此代表,同意缔结各条如左:第一条中国政府及日本政府彼此同意,凡在中日两国国境内关于货物进出口之税率、存票、通过税、船钞等一切事项,完全由中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绘画)日本画家永地秀太所绘的《马关签约》想像图中日双方代表在日本下关的“春帆楼”展开和谈以全权大臣身份,赴日议和的李鸿章订定《马关条约》的日方代表为內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
1871.9.13天津大清国、大日本国素敦友谊,历有年所,兹欲同修旧好,益固邦交,是以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办理通商事务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①;大日本国钦差全权大臣从二位大藏
1919.9.25东京日本来文敬启者:帝国政府顾念贵我两国间所存善邻之谊,本和衷协调之意旨,将关于山东省诸问题照左列各项处理,认为妥当。兹将此事特向贵国政府提议:(一)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