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八国联军在天津的殖民统治机构——都统衙门
Posted 都统
篇首语:知识投资收益最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八国联军在天津的殖民统治机构——都统衙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八国联军在天津的殖民统治机构——都统衙门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城的第二天,即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7月16日,沙俄远东司令阿列克谢耶夫召集联军各国高级军官会议,提议成立一个临时行政机构来管理天津,并由俄国派人担任该机构的行政首脑。由于俄国企图独霸大权之野心显露,受到其他各国的反对,此案未能议定。7月18日,阿列克谢耶夫再次召集联军指挥官会议,经过讨价还价,决定由俄、英、日三国各派军官一名,组成“管理政府事务小组委员会”,并把这一机构定名为“暂时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日后都统衙门的统治区扩大,天津都统衙门改称为“天津市城厢临时政府”。但中国人仍习惯简称为“天津都统衙门”。
7月30日,天津都统衙门在原直隶总督衙门的旧址正式成立。根据各国在对中国的军事行动中所投入的力量的多少,都统衙门最初的3名委员由俄国的沃加克上校、日本的青木宣纯中佐、英国的鲍维尔中校担任。随着各国军事力量的消长变化,同年11月7日,根据联军新任统师瓦德西的建议,又加入了3名委员,即德国的法海根少校、法国的阿拉伯西上校和美国的福脱上校。委员人数由3人增至6人。具体分工是:司法局福脱,汉文秘书处青木大佐,公共工程局、卫生局阿拉伯西,巡捕局法海根,库务司鲍维尔,秘书处沃罗诺沃。俄国对都统衙门之权力核心及整个天津占领区的控制权,因瓦德西的到来而被德国取代。
天津都统衙门成立后,从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在天津城乡实行残酷的军事殖民统治,对天津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都统衙门设区管辖天津城厢内外事务,实行殖民统治。都统衙门成立之初,便规定管辖范围为:天津城内及城外直到土围子一带的地方,但不包括外国租界和兵械厂、营盘、铁路、电报局和联军已经占领的其它军事机构。1902年2月,都统衙门又发布告谕,扩大统治辖区,即东至海边,西到天津西和西北约25公里处,分划为天津城区(原管辖区)、塘沽区(沿北塘西北的宁城沽至葛沽,然后至塔城和上沽屯)、军粮城区(自楚庄、中刘庄至杨家庄、小孙庄)、天津北区、天津南区五个区进行管理。同时还规定除天津城区保留组织机构外,其它四个区各委派一名军官担任区长官。各区长官享有独立处理区内事务的行政权、用人权、治安权、司法权、征税权和开支权。
第二,搜捕义和团,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天津都统衙门为了保障权益的安全,将天津城区划分八个地段,每个地段中,由洋巡捕、华巡捕和6名绅商组成巡捕队,负责搜查义和团民。后来又成立了海河巡捕房,负责海河、白河以及运河地段,从事搜剿船户中的义和团民,天津城厢内外,一片白色恐怖。巡捕队一方面按照从直隶总督衙门查抄出来的天津及其周围村镇义和团民的名单进行搜捕,另一方面又以搜捕义和团为名,肆行淫威,滥杀无辜。在河东区,一对正在结拜天地的新婚夫妇,因穿红衣披红纱被巡捕队认为是红灯照和“拳匪”,惨遭杀害。据统计,经都统衙门布告斩首的中国人有66人,其中有李四辈、郝树常等义和团首领,也有镇压义和团不力的天津道台谭义焕。
都统衙门还不断地派兵到天津四郊搜捕,凡有义和团坚持斗争的乡镇,都遭到了残酷的剿洗。尤其是“天下第一团”的根据地独流镇,焚杀尤惨,镇周围数里以内全被“一炬焚之”,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不可数计。
第三,都统衙门以中国政府的“太上皇”自居,肆意干涉中国内政,侮辱中国官员。1900年9月,钦命大臣李鸿章抵天津接任直隶总督时,都统衙门不承认清廷对他的委任,而只是把李鸿章作为一个特殊的私人看待。对于李鸿章所任命的天津地方官吏也一概不承认,任命一个赶一个。例如:1901年5月张莲芬奉命就任天津、河间两府道台时,都统衙门不予认可,声明天津都统衙门的辖区不在他的管辖之下,责令张莲芬必须在24小时内离开天津都统衙门的辖区。中国政府在自己的领土上任命中国官员,受到天津都统衙门的严重干涉和阻挠。
第四,对天津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天津都统衙门成立后,首先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当地人民的法令。诸如:持有武器的华人必须在3天内把武器交到巡捕房,否则将受到严厉惩处;华人不准与洋兵斗殴,不准在铁路沿线种高秸作物,不准燃放爆竹;每晚10点钟至黎明5点钟,华人在城内行走须持灯笼;埋葬灵柩,须先赴都统衙门领取准照,并持街邻所具保结。尤有甚者,居住在某国管辖地段的居民,必须插挂某国国旗,市民还须持有某国顺民的小白旗才能在街市行走。天津市民几不啻亡国之民。天津都统衙门除征收重要的关税和厘金外,还向天津人民征收几十种苛捐杂税,诸如房租捐、当铺捐、店铺捐、茶馆捐、饭馆捐、客店捐、澡塘捐、烟馆捐、船捐、车捐、戏院捐、烧锅捐、建房捐、煤捐、盐捐等等,巧立名目,肆意盘剥。都统衙门在锅店街庆善银号设立官银号作为收捐处,在陈家沟、三岔河口、西码头、北浮桥等水陆交通要道,建立关卡,强迫征税。据统计,都统衙门前后共收入捐税银2758651.18两,其中一大部分用来发放各国委员及其雇员的工资,一部分用于修建供侵略者享乐的游乐厅、跑马场、妓院等,只有极少部分用于疏河、修桥、修路等市政工程。
第五,拆除天津城墙和破坏军事设施。城墙和军事设施都曾在反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侵略者既恨之入骨,又担心其威胁租界的安全,必欲毁之而后快。1901年1月21日,都统衙门出示告谕,下令将天津周围城墙全部拆除。接着又秉承联军司令官的旨意,将天津黑炮台、北塘的6座炮台、山海关的4座炮台、大沽的7座炮台,以及其他地区的25座炮台,尽行拆毁。清军驻屯天津、芦台运河、新河的几座兵营,也被毁环。经此一举,天津附近以及环绕渤海的军事要塞和炮台被破坏殆尽。
天津都统衙门是帝国主义践踏中国主权,残害、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是列强联合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都统衙门自1900年7月30日建立起,至1902年8月15日将天津交还清直隶总督袁世凯止,对天津实行了长达两年多的殖民统治。
相关参考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1900年7月14日),八国侵略军攻陷天津城。城内居民纷纷向城外逃避,侵略军在鼓楼上架设机枪、大炮,对逃难的人群射击,造成大批伤亡。城外各大道也有许多被侵略军打死的百姓尸体,海
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在“都统衙门”设立巡捕局,维持治安。侵略者提出“天津城二十华里内不准驻扎中国军队”。但是,巡警不在此列。于是袁世凯在接受天津之前,便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在保定创设了警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日、俄、德、美、英、法、意7国对北京的皇城(不包含紫禁城)、内城和外城实行分区占领。各国占领区的范围如下:德国占领区:外城:南以珠市口东大街至广安门为界,东以崇文门外大街为界,西、
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直隶总督袁世凯由京到津,率领下属各官,前往“都统衙门”办理接收手续。悬挂在门前的各个侵略国家的旗帜降落了下来,从而结束了都统衙门在天津2年多的军事殖民
沉重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汉城三一运动日本对邻居朝鲜的民族压迫和军事侵略始于19世纪中后期,历数十年之久。日本人在朝鲜镇压民族运动,屠杀进步人士,蹂躏人民群众,掠夺经济资源,扶持走狗,控制各种机构和政
八国联军在天津抢占和扩充租界,首先是由俄国开始的。天津陷落时,八国中只有德、美、英、法、日五国在天津已建有租界,俄国、比利时、意大利以及奥国尚未有租界。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8月中旬,俄国在海河
1919年委任统治确立委任统治,系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对原属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瓜分和统治的一种形式。其具体内容和方式被规定在《国联盟约》之中。根据《国联盟约》第22条的规定:第
清代光绪年以前,天津没有学前教育的组织和机构,幼儿的启蒙教育多在家庭中自发地进行。据光绪十年(1884)初刻的张焘的《津门杂记》记载:光绪四年(1878),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四月,光绪皇帝钦定批准,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随后立即进犯天津。位于天津城东南的柴竹林租界,是各国侵略者的巢穴。由于侵略者在租界内外肆意挑衅,不断与义和团发生冲突,所以在大沽陷落前,柴竹林
1858.6.26天津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是以大清国特简东阁大学士正白旗满洲都统总理刑部事务桂良,②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稽查会同四译馆花沙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