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八里桥

Posted 骑兵

篇首语:地球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八里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八里桥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两国为报复上一年的大沽惨败,派遣远征军开到中国,首先占领了定海、烟台和大连湾,又于北塘登陆,攻陷塘沽、大沽,进占天津。咸丰帝心中恐慌,急欲和谈罢兵,派遣大学士桂良与直隶总督恒福为钦差大臣赴天津乞和。8月31日,桂良到达天津,英、法随即向他提出了停战条件,其主要包括:赔偿军费;英、法使节各带兵1000人进京换约;立即开放天津口岸。桂良经不住威逼恫吓,表示了全盘接受。咸丰帝得到奏报,对英、法提出的苛刻条件极为愤懑,故改变态度下谕曰:“若桂良等丧心病狂,擅自应许……朕即将该大臣等立置典刑。”并表示要“再与该夷决战”。英、法遂又遣军向通州进发。咸丰帝得悉英、法坚欲进兵,“决战”决心忽又动摇,急忙改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前往谈判。其时英法联军正需争取时间补给军需,便同意谈判。但英、法并无诚意,当清方正准备接受英、法全部条件、屈辱求和时,英、法突又提出换约时须面见皇帝,且不行跪拜之礼。这是清廷绝对无法接受的,以致谈判于17日彻底破裂。清方随即扣留了巴夏礼一行39人。

9月18日,联军自河西务出动向张家湾前进,僧格林沁知谈判既已破裂,决战绝不可免,便整军以待。当时,僧格林沁所部共有1.7万人左右,其前沿在张家湾一线,以步兵居中,两翼部署骑兵向东南和西南伸展。僧格林沁的行营则设在位于张家湾与通县之间的郭家坟;通州由署直隶提督成保统带绿营兵4000防守;在僧格林沁后方,有礼部尚书瑞麟及副都统伊勒东阿率军1万余驻扎于京通之间的八里桥一带;再后,朝阳门外定福庄还驻扎有胜保部5000余人。9月18日中午,英法联军进抵张家湾,向清军发起进攻。清军起而抗击,战场上枪炮声大作,硝烟弥漫。酣战中,清军突派骑兵出击,企图抄袭敌军。装备着最新式阿姆斯特朗大炮的联军炮队立即猛烈炮击清军骑兵,又发射了大量火箭,打得清军骑兵大乱,“回头奔驰,冲动步队”,自相践踏,遂至溃不成军,大败返奔。英法联军乘胜追击,先克张家湾,再占郭家坟,一举攻陷通州。僧格林沁等与通州绿营兵败退至八里桥,方才收拾残兵,重新布防。

张家湾兵败,僧格林沁、瑞麟等部及通州绿营退至北京城东20余里的八里桥一线布防,原驻守朝阳门外定福庄的胜保所部也移军至八里桥,准备继续抵抗英、法侵略军。这三部分清军总兵力超过3万人,其中骑兵约有1万人。9月21日凌晨4时,联军在法军总司令孟托班指挥下,以法军第一旅为东路,英军为西路,法军第二旅为南路,向八里桥清军发起进攻。清军商定,以胜保所部据守八里桥,抗击南路法军;以僧格林沁部迎击西路英军;以瑞麟部迎击东路法军;先以骑兵出击,步兵则隐蔽于灌木丛及战壕中待机杀敌。部署既定,清军马队立即冒着敌人的炮火,纵马呼啸向前,向联军两翼发起了冲锋反击。冲锋队列中,不断有战马因中弹而高高跃起,然后倒下,不断有牺牲和负伤的士兵满身鲜血滚落马鞍。冲到距敌人40多米的地方,中国骑兵停下射箭,然后再冲锋。联军的火力极其密集,在二三十米距离上,发射排枪和火炮霰弹,致使清军骑兵成批倒地,伤亡惨重。激战一时许,虽然毙伤敌军1000余名,但清军骑兵也队形渐乱,终于不支而败退。法军第二旅随即向八里桥进攻,法军大炮炸得八里桥上乱石横飞。胜保部列阵坚守,遭受重大伤亡。时僧格林沁指挥所部骑兵往来穿插,企图将英军与法军第二旅分割开来,再与胜保部协力击溃法军第二旅,但这一企图没有实现。迎击东路联军的瑞麟部最先溃败。胜保负伤落马,所部亦溃。僧格林沁部与英军激战至上午9时许,僧格林沁见英军分兵迂回其侧后,便弃军自乘骡车逃跑,属下部队随即纷纷败退,撤至朝阳门外。21日将近中午时分,清军完全失败,战斗停止。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战争 兵种使用不当的张家湾八里桥之战

   兵种使用不当的张家湾八里桥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英法联军进据天津后,加紧准备进犯北京。七月二十五日

游牧民族的时代被彻底终结 八里桥之战的意义

19世纪中期的法国巴黎,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提议:再给凯旋归来的孟托班将军五万法郎作为奖赏,以表彰其卓越战功。话音刚落,议员们嘘声一片,脸上纷纷露出不屑的表情,他们觉得封孟托班为“八里桥伯爵”,又让

游牧民族的时代被彻底终结 八里桥之战的意义

19世纪中期的法国巴黎,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提议:再给凯旋归来的孟托班将军五万法郎作为奖赏,以表彰其卓越战功。话音刚落,议员们嘘声一片,脸上纷纷露出不屑的表情,他们觉得封孟托班为“八里桥伯爵”,又让

为何清军伤亡一万多只杀敌12人? 揭秘八里桥之战

战争过程: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后,英法联军万余人逼近通州。僧格林沁在通州一带的军事部署是,由他统率马、步兵17000人,驻扎在张家湾至八里桥一线,扼守通州至京师广渠门的大道。又命副都统伊

历史人物 僧格林沁简介 僧格林沁之死 僧格林沁八里桥之战

  中文名:僧格林沁  外文名:SenggeRinchen  别名:僧王  国籍:大清  民族:蒙古  出生地:科尔沁左翼后旗  出生日期:1811年  逝世日期:1865年5月  职业:将领、亲王w

元朝历史 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

元大都。元大都。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为元朝国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

清远桥历史

桥的历史故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张家湾、通州失陷后,英法联军继续西犯,于咸丰十年(1860)九月二十一日自郎家坟分3路进攻八里桥一带。遭驻守当地的3万清军抗击,死伤干余。后因大学士瑞麟等临阵先逃,胜保受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图清军在北京八里桥同英法联军激战(绘画)英法联军焚烧后的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谐奇趣正厅第二层平台之一部  第二次鸦片战争(汉语拼音:Di-erCiYapianZhanzheng;英语:

清廷满城找人译夷文

1860年8月,英国专使额尔金和法国专使葛罗率领英法联军2.5万人并173艘军舰大举侵华。联军从北塘登陆,8月24日占领天津,京师门户洞开,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被迫率军退守通州张家湾-八里桥一线。面对这一

历史秘闻 清廷满城找人译夷文

1860年8月,英国专使额尔金和法国专使葛罗率领英法联军2.5万人并173艘军舰大举侵华。联军从北塘登陆,8月24日占领天津,京师门户洞开,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被迫率军退守通州张家湾-八里桥一线。面对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