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美国·1933年1月17日《豪斯—卡廷法案》通过
Posted 法案
篇首语:知识为进步之母,而进步又为富强之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国 美国·1933年1月17日《豪斯—卡廷法案》通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 美国·1933年1月17日《豪斯—卡廷法案》通过
1933年1月17日《豪斯—卡廷法案》通过
1933年1月17日,美国参议院在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和美国食糖托拉斯的影响下,以60票对26票否定胡佛总统的否决权,重新通过1932年12月由国会通过而遭到胡佛总统否决的《豪斯—卡廷法案》。该项法案规定菲律宾在为期12年期限内建立过渡性的共和国,控制菲律宾向美国移民的限额,中止菲律宾产品自由地向美国出口,规定向美国输出食糖的税率,准许美国保持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并控制菲律宾陆海军与法庭,菲律宾人民必须服从美国法律。该项法案遭到菲律宾议会的遣责。有鉴于此,该项法案在罗斯福执政后被修正为《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案》,1934年3月24由美国国会通过。主要修正有:独立过渡期由12年缩短为10年,同意撤退驻菲律宾美军,但仍保留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菲律宾必须承担对美国的一切债务,并制定为华盛顿所同意的宪法。此项法案于1934年5月1日为菲律宾议会所接受。此项法案为菲律宾独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过渡期内美国通过驻菲律宾高级专员仍控制其行政、立法、财政和军事大权。
相关参考
1933年6月16日国家复兴署设立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决定设立国家复兴署。这是罗斯福政府为应付大萧条建立的旨在刺激企业复兴的政府机构。法案规定,国家复兴署有权指导劳资双方
1941年3月11日《租借法案》生效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业经美国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该项法案的通过,是罗斯福在1月6日的国情咨文中重申纳粹侵略的危险并请求国会“授权并提供足够资金以
1938年5月17日《文森扩充海军法》通过1938年5月17日,在罗斯福总统敦促增加海军建设经费的特别咨文影响下,美国国会通过《文森扩充海军法》(因海军事务委员会主席卡尔·文森提出而得名)。该项法案允
1965年8月6日《选举权法案》签署美国取消对选举资格限制的法案。1965年8月6日,约翰逊总统签署了《选举权法案》并立即生效。这项法案规定,禁止以征人头税作为投票选举的先决条件,禁止为投票资格而设的
1940年7月19日《两洋海军扩充法案》通过1940年7月19日,罗斯福总统签署国会通过的《两洋海军扩充法案》。该项法案规定,1940—1945年期间,美国大西洋海军和太平洋海军实力将大为加强:建造总
1933年2月15日罗斯福险遭暗杀1933年2月15日晚,新当选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迈阿密的贝佛朗特公园结束演讲后受到刺客的袭击。罗斯福当时站在敞篷汽车上向聚集在公园内的1万多群众发表了简短的演讲
1979年3月13日美国《与台湾关系法》法案的通过1979年3月13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关于美国与台湾关系的立法议案,即《与台湾关系法》。由于这一法案多处违反中美建交协议和美方承诺,中国政府郑重表
美国 美国·1940年6月28日《史密斯法》(《外国侨民登记法案》)通过
1940年6月28日《史密斯法》(《外国侨民登记法案》)通过1940年6月28日,为了“限制法西斯团体的活动动”和限制美国共产党组织的罢工,美国国会通过《史密斯法》亦称(《外国侨民登记法案》)。该项法
美国 美国·1943年6月25日《史密斯—康纳利法案》(《战时劳工纠纷法》)通过
1943年6月25日《史密斯—康纳利法案》(《战时劳工纠纷法》)通过1943年6月25日,为防止工人的罢工运动,美国国会通过《史密斯—康纳利法案》(亦称《战时劳工纠纷法》)。该项法案加强战时劳工管理局
1984年1月17日民权委员会取消黑人晋升定额1984年1月17日,美国民权委员会投票通过一项决定,宣布停止执行在就业职务中保证晋升黑人的数量定额的规定。这项规定是6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成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