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美国·1947年10月20日好莱坞十人团案件

Posted 美国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国 美国·1947年10月20日好莱坞十人团案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 美国·1947年10月20日好莱坞十人团案件

1947年10月20日好莱坞十人团案件

好莱坞10名电影工作者因拒绝与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合作而被捕入狱的案件。1947年10月20日,美国国会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以电影业受激进共产党分子控制为名,由委员会主席托马斯挂帅,开始对好莱坞电影工业界进行调查。他们在好莱坞举行了听证会。演员罗伯特·泰勒在听证会上作证说,某些演员“即使不是共产党人,也一定极为卖力地工作,争取成为共产党人”。但当时任电影演员协会主席的罗纳德·里根及库珀和蒙哥马利等影星均作证决没有共产党人控制电影演员协会。但调查工作并未停止。此举激起好莱坞众影星的强烈愤怒,许多影星赶到华盛顿,抗议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工作。调查过程中,有10名演员拒绝回答委员会关于共产党渗透的问题,声称委员会无权侵犯思想领域,指责调查工作是反共歇斯底里。最后这10人被冠以蔑视国会罪而被捕入狱,被称为“好莱坞十人团”。11月25日,美国电影业界在委员会的压力下,宣布将这10人开除,“永远不雇用他们之中的任何人,直到他们被宣判无罪或洗清自己的罪行或申明他自己不是共产主义者”。这10个人中包括导演爱德华·德米特里克和剧作家林·拉德纳等。委员会的调查工作仍继续进行,最后查明整个电影业界才不到300名共产党人,约占电影业界总人数的0.5%,而且没有证据说明其制作的影片里有任何宣传共产主义的内容。调查工作就此不了了之。

相关参考

美国 美国·1947年6月28日有轨电车在纽约消失

1947年6月28日有轨电车在纽约消失1947年6月28日,纽约曼哈顿区举行了一个令人伤感的仪式,一辆有轨电车停在一条街头的拐角处,宣告完成历史使命。有轨电车从此在纽约市消失。有轨电车是20世纪初世界

美国 美国·1947年4月19日得克萨斯城发生爆炸

1947年4月19日得克萨斯城发生爆炸这是得克萨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灾难。1947年4月19日,得克萨斯城的居民面临了一场空前突难。自20世纪初得克萨斯州发现大量石油以来,这里就一直是美国最重要的石油

美国 美国·1968年10月20日肯尼迪遗孀改嫁

1968年10月20日肯尼迪遗孀改嫁1968年10月20日,已故肯尼迪总统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与希腊国王亚里斯多德·奥纳西斯在希腊外海一个岛上举行婚礼。杰奎琳1929年7月28日生于纽约州南安普敦。1

美国 美国·1984年10月15日江南被害案

1984年10月15日江南被害案美籍华人作家江南在旧金山南面的德利市被枪杀的案件,江南原名刘宜良,1949年从大陆去台湾,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1967年赴美学习,毕业后埋头著书。并曾以笔名江南撰

美国 美国·1960年11月16日影星盖博辞世

1960年11月16日影星盖博辞世威廉·克拉克·盖博,好莱坞明星中的泰斗,1960年11月16日在好莱坞停止呼吸,终年59岁。盖博曾是好莱坞几十年里最受崇拜和欢迎的男星。他1901年2月1日生于一个油

美国 美国·1980年7月20日比利门事件

1980年7月20日比利门事件比利·卡特受贿案件。比利·卡特是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亲弟弟,与利比亚有贸易关系。1980年正当吉米·卡特为竞选连任奔跑游说之时,7月20日《纽约时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

美国 美国·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出台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政策的开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转折点。1947年初,希腊政府在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部队打击下面临严重危机。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

美国 美国·1947年7月26日《国家安全法》通过

1947年7月26日《国家安全法》通过1947年7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安全法》,由杜鲁门总统签字生效。该法案旨在统一美国三军武装部队,并加强其防御能力。1944年美国众议院曾就战后统一武装部队

美国 美国·1947年6月23日《塔夫脱—哈特莱法》(《1947年劳资关系法》)通过

1947年6月23日《塔夫脱—哈特莱法》(《1947年劳资关系法》)通过1947年6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塔夫脱—哈特莱法》(即《1947年劳资关系法》)。该项法案是以《瓦格纳法》修正案的形式出现的

美国 美国·1947年3月21日《联邦雇员忠诚调查令》颁布

1947年3月21日《联邦雇员忠诚调查令》颁布美国政府压制民主权利、迫害进步势力、煽动反共情绪的法令。1947年3月2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布第9835号行政命令,即《联邦雇员忠诚调查令》,旨在清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