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在山西战死也绝不流亡于异乡的阎锡山

Posted 阎锡山

篇首语:知识比金子宝贵,因为金子买不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宁愿在山西战死也绝不流亡于异乡的阎锡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宁愿在山西战死也绝不流亡于异乡的阎锡山

全国最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是哪的人?那不用说了,肯定是山西人,山西人会理财名遍天下。那说到山西你会想到谁?不知道您各位会给出什么答案,反正对中国近现代史敏感的小编第一反应,当然是那个山西大军阀,阎锡山啊!山西人,不仅精打细算,而且非常重视传统,同时也有很浓重的乡土情怀,今天小编就给您讲一个关于阎锡山,“宁愿在山西战死,也绝不流亡于异乡。”的故事。

阎锡山,出生在晚清时期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爸爸是做生意的,那肯定的。。晋商富甲天下吗,也正是因为这样,阎锡山早年经历还算良好的教育,读了几年私塾,18岁那年考入了山西武备学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山西陆军军官学院。3年后,阎锡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前往日本振武学堂深造,是个典型的士官系军官。1905年在日本秘密的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自此投身辛亥。

说实话,阎锡山这个人和那个年代整天就知道抽大烟逛窑子的纨绔们不太一样,是个精明能干,吃苦耐劳的主儿。1909年回国后,考中了晚清的“举人”,在晚清时期山西任职标统军官,相当于今天的上校。可是那年,辛亥革命如火如荼,年轻气盛的阎锡山也怀揣着美好的理想,身为同盟会会员的阎锡山带头造反起义,山西当年10月28日宣布脱离清廷,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五个独立的省份。

山西这个地方今天看来是个有钱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不少人都发了财,现在又有古都大同,旅游业发展的也蒸蒸日上。但是,您知道吗?100多年前的山西,那可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没办法嘛,大西北既不沿海,也没有发达的铁路交通,穷也是没办法的。在民国创建之后,中原大地四分五裂,军阀为争夺名利混战的时候,阎锡山绝不参与军阀之间的角逐,安心发展山西,这让山西免受战争的摧残。

1917到1925,短短8年时间,山西的水利,畜牧,缫丝,农作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最为可贵的是,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彻底禁掉了鸦片的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山西这个地方,至少人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阎锡山这个军阀做的不一般,确实有一方诸侯将相,保一方水土安宁的感觉。

1927到1937年,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的黄金十年,全国形式上全面统一,轻型工业发展迅猛,民生一点一点改善,山西更是如日中天,景象一天比一天好。可是好景不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满洲沦陷,北平沦陷,天津沦陷,冀中华北平原告急,战火终于烧到了山西。山西和绥远被划为第二战区,而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就是阎锡山。面对日本人的金戈铁马气势汹汹而来,阎锡山坚定的提出了口号“宁愿在山西战死,也绝不流亡于异乡。”于是在山西领到了8年的抗战。

相关参考

你不知道的阎锡山,执掌山西38年都干了些啥?

说到过去的山西,始终绕不过一个人,此公便是掌权山西三十八载的阎锡山先生!外省人称阎老西,有人说他特小气,请客吃饭,一盘豆芽,一盘花生豆。修建的窄轨铁路,蒋介石和日军的火车也没办法开进来,人们谈论阎锡山

你不知道的阎锡山,执掌山西38年都干了些啥?

说到过去的山西,始终绕不过一个人,此公便是掌权山西三十八载的阎锡山先生!外省人称阎老西,有人说他特小气,请客吃饭,一盘豆芽,一盘花生豆。修建的窄轨铁路,蒋介石和日军的火车也没办法开进来,人们谈论阎锡山

古人都讲究衣锦还乡,独霸山西的阎锡山,回家乡时是怎么做的

阎锡山号称「”山西王”,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阎锡山旧照)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一个小地主家庭。从读书开始,到入伍参军,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血拼,最终成为了山西的实际掌权者。古人

抠门的阎锡山 为什么对教育却是那么慷慨

阎锡山小气抠门简直出名,甚至现在山西人被全国认为抠门都跟这个阎老头的所作所为分不开,更过分的是,据说他因为抠门把本来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定的民国主席,也就是民国第一把交椅白白丢掉了,让人哭笑不得。当然这只

为何阎锡山掌握山西38年无人敢动

民国时期大小军阀无数,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虽然说不上举世无双,但是其地盘是最为稳定的一个。阎锡山执政时期,山西各方面都位居上游,对内推行“六政三事”(水利、蚕桑、植树、禁烟、天足、剪发、种棉、造林、畜牧

唯有教育不能省钱! 一代军阀阎老西阎锡山名录

被人戏称为“阎老西”的阎锡山其实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风云人物。他从1912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离开山西,主政山西30多年,一度把山西建设成了民国时期全国的模范省。从当时全国看,“同侪之中鲜

唯有教育不能省钱! 一代军阀阎老西阎锡山名录

被人戏称为“阎老西”的阎锡山其实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风云人物。他从1912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离开山西,主政山西30多年,一度把山西建设成了民国时期全国的模范省。从当时全国看,“同侪之中鲜

历史典故 重耳流亡异乡

 历史典故:重耳流亡异乡  晋公子重耳的父亲晋献公生了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和卓子五个儿子。晋献公年老时听宠妃骊姬的话,要把他和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杀了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也分别逃到

历史典故 重耳流亡异乡

 历史典故:重耳流亡异乡  晋公子重耳的父亲晋献公生了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和卓子五个儿子。晋献公年老时听宠妃骊姬的话,要把他和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杀了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也分别逃到

民国历史 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如果不是阎锡山将军,我的命早没了!”今年88岁的张日明,1949年随阎锡山撤退来台,为最年轻侍卫兵,阎逝世后58年间,拄着拐杖、驱车上山扫墓不间断,部属之情,溢于言表。被称“山西王”的阎锡山统理山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