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历史 屡降屡叛最终被内讧给逼死

Posted 幽州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活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隋朝历史 屡降屡叛最终被内讧给逼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隋朝历史 屡降屡叛最终被内讧给逼死

高开道(?D624年),沧州阳信(山东阳信南)人,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盐户出身,骁勇善战。隋末参加格谦领导的起义军,任将军。格谦战死,他在沿海聚集旧部,发展力量。公元618年,攻克北平,攻取渔阳,自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建都渔阳(今天津蓟县)。旋从高昙晟,被立为齐王,不久杀高昙晟,兼并其众。

公元620年,接受唐朝北平郡王封爵,任蔚州总管。次年,复自称燕王,起兵反唐。公元623年,他第一次引突厥兵攻幽州,突地稽率兵击退。第二次以奚族兵攻幽州,州兵将其击退。第三次又引突厥兵两万人两次攻扰幽州,唐军不能控制。公元624年,其部将张金树反叛,高开道被迫自杀。

投奔义军

高开道,沧州阳信(山东阳信南)人。其家世代靠煮盐为生。少年时矫捷勇悍,跑起来追得上奔马。

隋朝末年,赋役繁重,灾荒连年,民不聊生。大业九年(613年),河间人格谦在豆子岗(今山东惠民境内)起义,拥众十万,自称燕王,高开道于是投奔义军。起初高开道不被格谦所看重。有一次格谦遭到隋兵围捕,左右奔散,不敢救援,高开道只身奋战,连杀数十名隋兵,解除围攻,格谦方才免难,随即委派他为将军。

自称燕王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将王世充受命剿灭起义军,格谦率军几经决战,兵败被杀。高开道率余党一百多人逃往海边。经过休整,军威复振,于是转战劫掠沧州,贼众渐附,因而北上攻掠戍堡,从临渝到怀远全都被他攻占。当时,隋朝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守卫北平(今河北卢龙),高开道率兵包围北平,一年多未能攻陷。辽西太守邓绷毂救援,李景带领部下迁到柳城;后来准备回幽州,在路上被强盗杀死。高开道于是攻取北平。

武德元年(618年),高开道率军攻陷渔阳郡(今天津蓟县),拥有甲马(披有铠甲的战马)数千匹,徒众万人,自称为燕王[9] ,都城设在渔阳。

兼并兵马

起初,怀戎县(今河北张家口)僧人高昙晟乘县令设斋来了很多百姓时,与五十名(《资治通鉴》作五千人)僧人裹胁参加斋会的人反叛,杀了县令以及镇守的将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姑静宣为耶输皇后(《资治通鉴》作邪输皇后),建年号为法轮。当天晚上,高昙晟派人招降高开道,封高开道为齐王,高开道率领五千人归顺了高昙晟。三个月后,高开道杀了高昙晟,兼并了他的全部兵马。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二十三日,高开道被唐朝营州总管邓贝虬堋

武德三年(620年),高开道重新自称燕王,建年号为始兴(一作天成),设置百官。

投降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九月,唐将罗艺守卫幽州(今北京),被窦建德军围困,罗艺向高开道求救,高开道率骑兵二千人前去援助,窦建德畏惧高开道军都是勇猛精锐之士,于是率军撤退。 十月十九日(11月18日),高开道便借助罗艺遣使奏请归降唐朝 ,唐高祖李渊下诏任命他为蔚州总管、上柱国,封为北平郡王,赐姓李氏。

高开道率轻骑五百到达幽州,想对罗艺下手。高开道带领随从骑士数人进入都督府,观察罗艺动静,罗艺设宴与他畅饮尽欢,高开道明白不能下手,便离开幽州。

联兵反唐

武德五年(622年),幽州发生饥荒,高开道答应输送粮食。罗艺派遣老弱前往就食。高开道接待很周到。罗艺很高兴,不加提防,随即调拨兵士三千人,车数百辆、马驴千余匹前往借粮,高开道全都留下而不予遣返。于是北与突厥连兵,且与罗艺断绝往来,重称燕王。

同年,刘黑闼进犯山东,高开道与他联合共同抵抗唐军。高开道率军进攻易州,未能攻下而退兵。又便派部将谢棱诈降于罗艺,并请求派兵救援。罗艺率众接应,将到怀戎时,谢棱纵兵将其击破。接着高开道引突厥南侵,恒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县)、幽州、易州(今河北易县)等州尽遭蹂躏。突厥颉利可汗因高开道部众善用攻城器具,与他一道攻拔马邑。当时群盗相继平定,高开道想归降唐朝,又怕多次反复,不能取信于人,仍然依仗突厥自保平安。但将士多是山东之人,思还家乡,众人更加厌恶作乱。

屡犯幽州

武德六年五月二十八日(623年7月1日),高开道带领奚族骑兵侵犯幽州,被唐朝幽州长史王诜打败。刘黑闼反叛时,H首领突地稽带兵协助唐朝,将他的部落迁到幽州的昌平城。高开道带领突厥侵犯幽州时,遭突地稽带兵阻截,而被打败。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高开道掠夺赤岸镇以及灵寿、九门、行唐三个县之后离去。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高开道率领奚族军队侵犯幽州,被唐朝幽州军队击退。

武德六年(623年)九月二十九日,高开道带领二万突厥骑兵侵犯幽州。

将反自杀

起初,高开道招募壮士数百人为养子,常在阁下护卫。刘黑闼部将张君立逃归高开道,高开道命张君立与爱将张金树分督其兵。武德七年二月十八日(624年3月12日),张金树暗自命令左右数人装作与高开道诸养子嬉戏,到了晚上,进入阁内,偷偷地断其弓弦,又取刀矛藏于床下。天黑后,张金树率其部下鼓噪来攻,先前派出的几个人抱着刀矛跑出阁来。高开道诸养子准备出战,但找不到兵器。张君立又在外城举火相应,帐下大乱,诸养子感到困穷,争先归附张金树。高开道知道此难难免,披甲持刀据堂而坐。与其妻妾奏乐酣饮,张金树畏惧而不敢进逼。二月十九日(3月13日)天将亮时,高开道先缢死其妻妾儿女而后自杀(一说被张金树所杀)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将祖大寿屡降屡叛皇太极何要招降他

宁远古城从南门望去的明代一条街,前面的建筑分别是:祖大寿石坊、祖大乐石坊。资料片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在清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祖大寿之师,从此明朝再没有成规模的抵抗。资料片令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寿失

皇太极为何仍要招降他? 明将祖大寿屡降屡叛

令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寿失信了。但皇太极却表现出了空前的宽容和耐性。要知道,祖大寿抗清二十多年,有多少满洲人都是在“取祖大寿项上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精明的皇太极怎能不深知收服祖大...

此人深得诸葛亮赏识,刘备器重,却逼死了魏延,最终下场很惨

对于魏延,刘备选择给他广阔的天地,诸葛亮却对他处处掣肘;对于马谡,刘备认为不堪大用,诸葛亮却对他委以重任。不过终究还是有人,能够被这二人一起赏识,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便是这样一个人。能够被刘备和诸葛亮

为何最终被孙权逼死 书生拜将破刘胜曹赢关羽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之前编者独孤雁曾介绍

为何最终被孙权逼死 书生拜将破刘胜曹赢关羽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之前编者独孤雁曾介绍

一个逼死皇帝,一个被皇帝逼死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需要身经百战,饱经战火洗礼才能得天下,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想当年他起家之初,就是从红巾军的小卒做起,每天拿着大刀冲锋陷阵,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得以成为一代帝王

历史秘闻 陆逊真的是被孙权给逼死的吗

在《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故事中,有一个叫陆逊的,因为火烧了刘备八百里连营,所以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其实,他是东吴开创基业以来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有名将领,在刘备为报关公之仇御驾亲征的要害时

历史人物 兰陵公主一生拒绝3次嫁人,最后被亲哥逼死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兰陵公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她就是兰陵公主,公主出身高贵,她的父亲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母亲则是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身为皇宫中最年幼的一位公主,她自幼就是父母心中最疼爱的

陆逊真的是被孙权给逼死的吗

在《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故事中,有一个叫陆逊的,因为火烧了刘备八百里连营,所以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其实,他是东吴开创基业以来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有名将领,在刘备为报关公之仇御驾亲征的要害时

陆逊真的是被孙权给逼死的吗

在《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故事中,有一个叫陆逊的,因为火烧了刘备八百里连营,所以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其实,他是东吴开创基业以来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有名将领,在刘备为报关公之仇御驾亲征的要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