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统节日财神节是哪一天? 财神节的由来

Posted

篇首语: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传统节日财神节是哪一天? 财神节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传统节日财神节是哪一天? 财神节的由来

财神节的由来:中国古代以商朝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关云长为武财神。每年正月初五专祭财神。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临清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为财神会,唱戏三天。潍县是七月二十一日为祭财神日。其财神庙有对联云:“颇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点上三柱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为难。”

财神节,中国汉族、土族等地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一般是农历七月廿二日,传说此日是财帛星君生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一、四大财神

财神,俗话财神爷,传统意义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共有四位。

(一)关公:作为中国的文武“全能”之神,财神只是其功能之一。

(二)文财神

旧年画中,文财神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踏元宝。神态慈祥,笑容满面。

1、比干:商朝殷纣王叔父,忠耿正直,因劝谏惨遭剖腹挖心。民间传说比干后来被姜子牙用灵丹妙药救活。因没有了心,不偏不向,办事公道,童叟无欺。比干因忠直和没有心眼儿被奉为文财神。

2、范蠡:春秋越国重臣,曾助勾践复仇灭吴,功成隐退(一说逃逸),民间有多种传说。有关经商的传说为范蠡出逃后,浮海到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三次发财,三次散财给穷人。后在陶邑定居,号为“陶(暗喻“逃”)朱(高官红袍的颜色)公”。因能发家致富和乐于散财,被奉为偶像。

(三)武财神赵公明

赵郎,字公明,又称赵玄坛(《封神演义》);又名赵公元帅或黑虎玄坛(《三教搜神大全》),陕西终南山人,与钟馗同乡。

1、晋代《搜神记》中,称“三将军赵公明”,以冥神的面目出现。

2、隋文帝时,传说赵公明等五瘟神至人间降瘟,赵公明又成为瘟神之一。

3、明朝,赵公明成为作恶多端的八部鬼帅之一,专向人间传播“下痢”(痢疾),后被张天师降服。在小说《封神演义》里,赵公明成为峨嵋山罗浮山修炼的道仙,武艺高强,骑黑虎,持铁鞭,备有定海珠、缚龙索等宝物,后出山助纣为虐,被射杀。后姜子牙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即“财神”),下辖招宝纳珍等四神,初具财神模样。

4、《三教搜神大全》称赵公明秦时避世山中,修行功成,被玉帝封为神霄副帅。后随张天师入鹤鸣山,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黑面多须,骑黑虎(后世以此为典型图像),守玄坛,护丹室,授为正一玄坛元帅。因能“驱雷役电”,且“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司财、致富的功能深入人心,瘟君鬼帅邪士的本来面目,反被逐渐淡化。 尊贵无比的财神,从此横空出世!

二、五路财神抢路头

民俗正月初五,是路头财神的生日。商家和盼财心切的人家,天未亮就烧香点烛,敲锣打鼓,五更时抢放头通炮仗,争先抢迎财神进门,俗称“抢路头”。这种由祈利求财心态所诱发的抢先祭神的风俗在清人蔡云的《竹枝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路头财神又称“五路财神”、“路头之神”。作为中国财神队伍中的一员,身份由来一直众说纷纭。“五路财神”的传世说法大致有五种:

1、指赵公元帅及属下的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又称“五显财神”。

2、指家住岑南的伍姓五兄弟,原是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后被捉杀。死后阴魂不散,能使贫者富,富者财落。又称“灵应财神”。

3、“五路财神”姓何,名五路。《无锡县志》载其为元末抗倭英雄,为倭寇所杀,民间祀之为神。

4、指“五通神”,又称“五郎神”,是横行乡野、淫人妻女的妖鬼,因专事奸恶,又称“五猖神”。来历复杂,一说指唐时柳州之鬼;一说是朱元璋祭奠战亡者,以五人为一伍;一说为元明时期骚扰江南、烧杀奸淫的倭寇。总之,五通神为一群作恶的野鬼。人们祀之是为免患得福,福来生财。遂当作财神祭之。

5、指“路神”(又称“行神”)。先秦时就进入祭祀典仪,后喻东南西北中五方,处处有神,路路通财。

6、指五位与人们生计安全密切相关的五位俗神,即土地神、马(牛)王神、仙姑、财神、灶神。

以上说法都有背景,赵元帅形象广布民间,五通神以偶像形式在江南广受庙祀。路神内涵奇奥、源头最古。

三、小财神

民间供奉的文、武财神,身旁都要配备小财神——利市仙官。

利市仙官名姚少司,《封神演义》述其为赵公明的徒弟,姜子牙封其为迎祥纳福的利市仙官。

“利市”在俗语中为“走运”、“吉利”的意思,又指做买卖赚得的利润。古语“利市三倍”,三倍即为厚利!利市仙官的内涵迎合了商家图吉利、发大财的喜好,旧商家新年之际,将其像广贴门庭,以图吉利。小财神亦因此身价倍增。 宋元期间,利市仙官已经流行。元人《虞裕谈撰》云:“江湖间多祀一姥,曰利市婆官”。可谓是后世“财神奶奶”的源头吧!

相关参考

盘点中国古代的财神都有谁 古代财神的由来

古代财神的由来:在民间,除了赵公明外,另有三位历史人物被尊为财神:一是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他忠耿正直,反对纣王暴虐荒淫,被纣王开膛取心,即着名的“比干剖心”故事。民间传说他没了“私心”,所以办事公道。二

揭秘牛王节的传说与由来 走进仡佬族牛王节

牛王节是中国西南一带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相传牛王节是为纪念牛为人们的生活做出的贡献而举行的酬神节日。“牛王节”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当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线,...

天日节的由来和传说 正月初九天日节是什么节日

  天日节的由来和传说正月初九天日节是什么节日?  天日即正月初九,汉族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生日。农历正月第九天,一般都是在立春的节气刚过,恰是“一阳初始”是大自然开始“万象回春”的时刻。明王逵《蠡海

正月初九天日节是什么节日?天日节的由来和传说

天日即正月初九,汉族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生日。农历正月第九天,一般都是在立春的节气刚过,恰是“一阳初始”是大自然开始“万象回春”的时刻。明王逵《蠡海集》记载:“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

揭秘牛王节的传说与由来 走进仡佬族牛王节

牛王节是中国西南一带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相传牛王节是为纪念牛为人们的生活做出的贡献而举行的酬神节日。“牛王节”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当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线,

为什么正月初五要接财神? 接财神的传说

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五显财神或五路财神:传说有兄弟五人封号首

蒙古风情的马奶节,马奶节的由来及风俗

  马奶节。是最具有蒙古特色节日,马奶也是蒙古人最常喝的饮料。在每年,蒙古族人都要举办马奶节庆祝丰收和祈求健康。马奶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用马奶做出美味佳肴,烤羊之类的宴请客人。  马奶节是内蒙古传统的

历史秘闻 蒙古风情的马奶节,马奶节的由来及风俗

  马奶节。是最具有蒙古特色节日,马奶也是蒙古人最常喝的饮料。在每年,蒙古族人都要举办马奶节庆祝丰收和祈求健康。马奶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用马奶做出美味佳肴,烤羊之类的宴请客人。  马奶节是内蒙古传统的

2016年光棍节是几月几日?光棍节的由来竟有6种

每年的11月11日为光棍节。11月11日,被形象地称为光棍节,“11月11日”因有四个孤单的“1”字,和光棍们形单影只的形象很贴切,因而被富于创意地称为“光棍节”。据百度百科,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

广西彝族跳公节,跳工节的由来和习俗

  跳公节是广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一带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对于跳公节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说法是纪念救彝族祖先的金竹。  跳公节又称跳弓节,在当地,虽然过节的具体日期各村屯不尽相同,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