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开始和结束?
Posted 议会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法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开始和结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法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开始和结束?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1944年6月,以戴高乐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称临时政府。9月,临时政府改组,组成“举国一致内阁”,戴高乐任国防部长。战争结束之后,各政党就法国的政体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戴高乐期望能够制定一部加强总统和政府权力,使之不受政党制约的新宪法。但是,他的这一主张却遭到大多数政党的反对。眼看着自己的政治主张无法实行,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戴高乐在1946年1月20日宣布辞职。他在声明中说:“排他性的党派制度又要卷土重来了。我是不赞成这个的。但是,除非用武力建立一个我所不同意的、无疑也不会有好结果的独裁政治,我无法制止这种尝试。因此,我必须告退。”
同年4月,制宪议会通过了该委员会起草的宪法草案。新宪法草案规定,建立一院制的共和国,国民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选举总统和任命总理,可以随时推翻政府。同年5月,制宪议会将新宪法草案付诸全民表决。由于人民共和党和社会党中的右翼坚决反对建立拥有绝对权力的单一议会制,加之不少选民对这种与苏联的苏维埃制度如出一辙的单一议会制心存疑虑,因此,该草案在全民表决时竟未获通过。
新宪法草案在全民表决中被否决直接导致了此届制宪议会的解散。同年6月2日在新制宪议会的选举中,反对新宪法草案最力的人民共和党得票最多,成为制宪议会中的第一大党。不久,人民共和党领袖皮杜尔领衔组阁。新内阁重组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并竭力在宪法草案中反映各派政治力量间的平衡。8月2日,人民共和党和社会党联合提出了一个草案,并和法共达成了妥协。9月29日,新制宪议会通过了第二个宪法草案。该草案在同年10月13日举行的公民投票中以微弱的多数获得通过。
新宪法规定,第四共和国为多党议会制国家。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共和国参议员组成。国民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中包括立法权以及建立和解散内阁。较之国民议会,参议员的职权非常有限,除了在某些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外,一般只是一个咨询机关。共和国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合选举产生。总统有权向国民议会提议任命内阁,并有权主持法兰西联邦和全国最高司法委员会。与第三共和国时相比,总统的权限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缩小。该宪法还规定,内阁必须严格对国民议会的多数派负责。这些都清楚地表明,第四共和国将是一个典型的议会制国家。
在新选出的国民议会中,法共重新成为第一大党。按照议会传统,法共作为第一大党理应组织政府。法共提出多列士为总理候选人,遭到了资产阶级政党的联合抵制。人民共和党提出皮杜尔出任总理,也遭到法共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转向社会党的勃鲁姆。勃鲁姆最初试图组成一个大联合政府,但在分配部长职务问题上遭到失败。于是,他在取得了法共和人民共和党两方面的同意之后,在12月16日组织了一个清一色的社会党人“看守内阁”。勃鲁姆内阁成立后不久,进行了共和国参议员的选举。紧接着,国民议会和共和国参议员根据新宪法举行联席会议,选举共和国总统。在总统选举中,共产党人和社会党联合竞选。人民共和党、激进党和温和派则各自提出自己的候选人。选举通过无记名投票进行。1月16日,刚当选的国民议会议长、社会党人奥里奥尔以452票得多数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月21日,国民议会选举赫里欧接替奥里奥尔担任议长。至此,共和国临时政府的使命宣告结束,第四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最终确立。
然而,第四共和国是各种势力妥协的产物,三大党内部矛盾重重,所以不久之后便走向分裂。1947年10月,共产党宣布结束同其他两党的合作关系,三党联合正式破裂,社会党和人民共和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受到威胁。11月,拉马迪埃政府辞职,政权落入所谓的“第三种力量”之手。
“第三种力量”并非一个党派,而是指排除了共产党和法兰西人民联盟之后由社会党、人民共和党、激进党以及温和派所组成的政治力量。如果说在此之前的三党联合政府属于拼凑的话,那么“第三种力量”的政府就更是大杂烩了,因之亦不可能稳定法国的政治局势,终于在1952年倒台。之后,法国政府在各党派之中几经易手,但始终难以建立一个坚强而稳定的政府,这为戴高乐的东山再起无疑创造了条件。
相关参考
战后法国政局动荡不安——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1944年8月24日,戴高乐率领法军进入巴黎。之后,他着手改组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吸收共产党、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参加内阁。但由于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建立1958年5月,当法国陷入因旷日持久的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而触发的严重危机,面临着军事叛乱和内战威胁的紧急关头,隐退12年之久的夏尔·戴高乐东山再起,担任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末任总理
法兰西共和国的成立和吉伦特派执政1792年9月,法兰西共和国的诞生和吉伦特派统治的建立,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阶段,是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土底狱而开始的革命的深入和发展的必
普法战争普法战争(1870—1871年)是在法兰西第二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之间进行的一场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战争期间两国的政体皆发生变化,最后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和约,结束战争。普法战争敲响
1947年4月7日法兰西人民联盟成立随着第四共和国政局日趋动荡,戴高乐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立强有力的总统制政府的政治主张。1947年4月7日,戴高乐在斯特拉斯堡发表演说,宣布成立法兰西人民联盟,并宣称该
第四共和国生存的12年中,法国政府危机不断。政局动荡不定。1958年刚刚摆脱印度支那战争,就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受到严重挫折,接之又陷入阿尔及利亚战争。1958年5月13日,法国驻阿尔及利亚殖民将领马絮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1年制定的宪法是一部伟大的宪法,它规定了法国为君主立宪国。然而,君主立宪政体出台之后,法国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在国内,反抗派教士煽动农民暴动;在国外,以阿图瓦伯爵为首的逃亡贵族伺
学目标基础知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发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雅各宾派的措施,雅各宾派统治的结束,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战争。思想认识:通过对法国大革命背景的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初,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反抗运动高涨。为此,法国政府增兵50多万,耗资巨大,但却仍然束手无策。阿尔及利亚殖民当局和驻军以及法国本土的资产阶级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收拾
1958年9月法兰西共同体建立1958年9月制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把原先由法国和它在非洲的殖民地组成的“法兰西联邦”改为“法兰西共同体”。共同体内各成员国可享有自治权,都能行使自己的行政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