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300年前,古人是如何用40噸鐵鏈,僅用1年時間,便建成瀘定橋的

Posted 竹筒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300年前,古人是如何用40噸鐵鏈,僅用1年時間,便建成瀘定橋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300年前,古人是如何用40噸鐵鏈,僅用1年時間,便建成瀘定橋的

中國工農紅軍在1935年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一代偉人為此寫下「大渡橋橫鐵索寒「,使得瀘定橋自此名揚中外,巍然屹立於大渡河上,向後人展示著不朽的革命精神,因此還被被譽為「東環瀘水三千里,西出鹽關第一橋」。
瀘定橋是大渡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建橋之前的渡河,遇到河水上漲季節靠溜索,遇枯水季可以擺渡。
瀘定橋的建造是在清康熙四十四年,清廷發動史稱的昌側集烈之亂,打箭爐營官昌側集烈欲憑藉固始汗之力獨霸一方,康熙後來派兵平定蒙古族和碩特部派駐打箭爐營官昌側集烈的叛軍之亂。
戰後為穩定西爐邊地,促進漢藏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還有為了國家統一和解決漢區通往藏區道路的梗阻。
康熙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橋樑。
這座橋在清康熙四十五年建成。這座橋修好了以後,按照慣例得先取個名。康熙皇帝親賜名「瀘定橋」,並御書匾額「瀘定橋」,寓意為騷亂已平,瀘河安定。
瀘定橋是一座享譽中外的歷史名橋。當時它是連接川藏交通的咽喉要地,也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跨度最大的一座鐵索橋。
橋的跨度100m,由13根錨固於兩岸橋台的索鏈組成。其中,9根索鏈為底,上鋪木板形成橋面,4根索鏈分置兩側,用作橋欄和扶手。每根索鏈由近千個手工鍛造的熟鐵環相扣形成,兩岸橋台上還設有風格獨特的橋亭。
這種由13根碗口粗的平行鐵鏈構成,橋欄直接由鐵鏈架設,底下並排鐵鏈鋪上木板形成橋面,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各鐵鏈環環相扣的橋樑,在古代,這種設計稱得上巧妙。
利用鐵索優秀的抗拉能力,將大橋的承載力提至最高,同時將橋的自重降至最低,在缺乏現代力學指導的年
代,這已經是古人能夠達到的最高水準。
古代造橋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當地的地形如何,而大渡河處在偏遠山區,河寬數百米,終年水流湍急、深不可測,瀘定橋工程在當時科技水平下幾乎無法完成,而古人又是如何將40噸鐵鏈架起來的呢?
據說,本來造橋之人是想要船夫將上噸的鐵鏈運到河的另一邊的,但是由於鐵鏈太重,而且大渡河水流湍急,很多次載有鐵鏈的船都被水流掀翻。
於是,古人就用了「索渡原理」。 用粗竹索用粗繩繫於兩邊,每根竹索上穿上短竹筒,再把鐵鏈系在竹筒上,然後從對岸拉竹筒上的繩索,把竹筒連帶鐵鏈拉到對面。鐵鏈被拉過去後,再花了很大功夫將鐵索拉緊並錨固牢靠,讓橋能夠承受足夠重的壓力。
建造瀘定橋的工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時了一年多才徹底完工。瀘定橋是我國勞動人民辛勤與智慧的結晶,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的一個奇蹟。
參考資料:《中國建築史》、《中國通史》

相关参考

300年前大清如何收復臺灣

作者:大伊萬說到臺灣,我們最先想到的是“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國時期衛溫、諸葛直“浮海至夷洲”,即使衛溫和諸葛直真的帶兵踏上了臺灣島的土地,他們在臺灣呆的時間也不算長,僅僅1年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300年前

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

45年前就發現秦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

縱觀歷史,秦始皇嬴政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完成了國家統一的壯舉,更重要的是,僅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完成法律的統一,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眾多影響後人千百年的大事。秦始皇嬴政而在

45年前就發現秦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

縱觀歷史,秦始皇嬴政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完成了國家統一的壯舉,更重要的是,僅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完成法律的統一,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眾多影響後人千百年的大事。秦始皇嬴政而在

历史军事 短短几十年時間,中國為何變得這麼強大

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軍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一個綜合性指標,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越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會越高。近年來,我國的發展有目共睹,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很多人都

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9年時間裡,為何變換了3個城市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各地區行政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河南省、山東省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城市的變化。眾所周知,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在呼和浩特市。其實,呼和浩特市在

历史秘闻 45年前就發現秦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

縱觀歷史,秦始皇嬴政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完成了國家統一的壯舉,更重要的是,僅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完成法律的統一,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眾多影響後人千百年的大事。秦始皇嬴政而在

古人寫詩作文需要多長時間

前言有人問:古人寫一首詩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這就不一定了。有人作詩很快,援筆立成;有人很慢,要閉門覓句;還有人一首詩要寫好幾年;甚至有人把幾年前贈給別人的題扇詩追回來,修改一兩個字再還給人家。一、出口成

一個5歲就能寫詩的男人,用7年時間,敲響大唐帝國的喪鐘

縱觀中國歷史,每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的末尾,總是伴隨著嚴苛的暴政、持續不斷的天災,然後百姓走投無路,最終爆發農民起義。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漢朝末年,張角發動黃巾軍起義。隋朝末年,瓦崗軍、

历史军事 從來不開第二槍,7年時間擊斃600名美軍,至今沒人見過他真面目

狙擊手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戰爭年代,可以說是整個部隊的精銳力量,有著能在千里之外神不知鬼不覺的取人首級的能力,他們非常擅長於偽裝、偵察和隱藏,在戰場上往往能幫助達到以少勝多的戰果。而且在戰場上想要鎖定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