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诸葛亮著名的一个战略计划 竟导致蜀汉衰败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诸葛亮著名的一个战略计划 竟导致蜀汉衰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诸葛亮著名的一个战略计划 竟导致蜀汉衰败
蜀汉败亡,始于隆中对。
说蜀汉败于隆中对,估计很多人会不解,甚至愤怒。
本来嘛,蜀汉成就于隆中对,没有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就没有后来的的三足鼎立。
但是,我们说蜀汉败于隆中对却并非全盘否定隆中对,隆中对作为诸葛亮经典的战略构思,固然有它高明的部分,我们要说的是,隆中对不太高明的部分。
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二、联合东吴,对抗曹操;三、一旦前面两种态势达成,则由刘备亲率益州主力出秦川,再命一上将率领荆州兵出宛、洛。
对于隆中对的不足,毛主席就明确提出来过。毛主席认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可见,对于隆中对一、二前两点,毛主席是赞同的,他不赞同的部分是最后一点:分兵北伐。
他认为这个错误导致了蜀汉的灭亡,所谓“致蜀汉亡。”
其实,毛主席并非第一个提出隆中对战略重大失误的人,早在宋代苏洵就认为:要想成为富豪,就要主动占领交通发达的州郡,而不能窝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做看门狗。
毛主席和苏洵的观点都是针对隆中对最后一点,即守益州和分兵北伐来说的。
那么他们认为的隆中对的重大失误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蜀汉究竟是否败于隆中对呢?如果不采取诸葛亮分兵北伐的战略,应该用什么方式北伐呢?
笔者认为苏洵和毛主席的观点完全正确,隆中对分兵北伐战略确实是一个重大不足。
诸葛亮的隆中对一个重要论点是“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指的是占领巴蜀汉中之地,以及效仿韩信暗渡陈仓,袭取关中的战役。
但是,汉中到关中是仰攻,道路曲折,极其难走,从这一路北伐,事倍功半,并不明智。当年刘邦之所以从汉中攻击关中,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诸葛亮设想的刘备率领主力部队从益州北上进攻关中,其实是将主力陷入敌人易守难攻的境地。
那么,那么蜀汉正确的北伐办法应该是什么呢?
正如上面分析的,从汉中攻击关中并不明智,实际上,蜀汉灭曹魏,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全部主力集中在荆州方面,只留一上将帅偏师在汉中,进行佯攻。
因为荆州北上宛城,直接威胁曹魏的统治中心许昌,道路易行,运输便捷。
关羽之所以能威震华夏,就是因为这个区域十分敏感,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灭于禁七军后,其游骑已经插至距离许昌不足百里的地方,曹操差点迁都避开关羽锋芒。
我们试想,若此时有刘备、诸葛亮、法正、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增援,曹操的命运几乎就要注定败亡了。
有人会说,即便刘备集结在荆州,孙权还是要背盟,蜀汉还是要被魏吴前后夹击。
这就是我们要说第二点,刘备主力在荆州,只要留下一员得力大将镇守江陵,东吴根本一点机会没有!
这么说绝不是夸张,关羽在荆州数年,除了扩军备战,他还亲自都督重修了江陵城。《水经注》就详细记载了坚固的古江陵城是由关羽亲自督造的。
可以说,建安二十四年的江陵城易守难攻,孙权之所以偷袭荆州时派出全明星阵容,就是怕打不下江陵城导致关羽回师。
古代攻城战十分困难,曹仁攻击壶关要塞,长期难克,最后是关中投降才拿下。周瑜在赤壁战后攻击南郡,率领东吴主力历时一年才逐走曹仁。张辽、满宠等人守合肥,几千步卒在长达数年的时间中挡住东吴大军,寸土未失。郝昭以一千孤军守陈仓,诸葛亮数万大军猛攻难以攻克。蜀汉末年罗宪两千孤军守永安,东吴军神陆抗三万大军围攻半年,结果失败。
假如刘备主力集结荆州,派得力战将镇守荆州后方,就不会有糜芳、傅士仁的投降,那样的话,面对坚固的江陵城,东吴想以偷袭的办法取下江陵城无异于白日做梦!长期顿兵坚城之下,东吴主力就有师老兵疲,全军覆没的危险!
如果隆中对不分兵北伐,而是取下益州后,只留一上将(如魏延)守汉中,佯攻关中,牵制敌人,而将全部主力集结在荆州,命一得力人物(如诸葛亮)镇守后方江陵城,刘备与法正、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等人,以全明星阵容攻击宛城、洛阳一线,则建安二十四年的曹操就会土崩瓦解,“恢复汉室”的梦想就有可能实现。
其实对于北伐最佳线路,真正看的明白的是周瑜!
周瑜有“二分天下”战略,就是攻灭巴蜀刘璋和汉中张鲁后,东吴占领全中国的南方,然后以扬州、荆州和益州三路北伐曹操。
在这个战略构想中,周瑜的方案是:“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奋威是指奋威将军孙瑜,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希望与孙瑜一起西征,灭巴蜀,然后灭汉中张鲁。取得益州全境后,就让孙瑜留在汉中,与马超结盟。而我周瑜则回师荆州,与孙权将军您一起从襄阳北伐曹操。这样的话,就可以取得北方。
周瑜的战略意图多么清晰:他取得益州后,就会回师荆州,亲自帅东吴主力从这一路北进。周瑜看的很明白,真正关键和要命的北伐路线,就是荆州!
纵观后汉三国,荆州是魏蜀吴三国的枢纽和节点,要想统一天下,这里是必争之地,这就是苏洵认为诸葛亮隆中对将主力放在益州的不足,蜀汉应该全力争夺荆州!
可惜,诸葛亮的隆中对只是派一上将率偏师从荆州北伐,而将主攻路线放在难以攻击的关中一线。
可以说,诸葛亮分兵北伐已经是失误,而将主攻方向放在关中,更是错误中的错误。
说蜀汉败于隆中对,并不为过!
相关参考
蜀汉败亡,始于隆中对。说蜀汉败于隆中对,估计很多人会不解,甚至愤怒。本来嘛,蜀汉成就于隆中对,没有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就没有后来的的三足鼎立。但是,我们说蜀汉败于隆中对却并非全盘否定隆中对,
历史秘闻 蜀汉文有千古一相诸葛亮,武有万人敌关羽张飞,为何会最早衰败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峙是中国汗青上最出色的时期之一,自秦始皇开创皇帝轨制,并竖立真朴重一统的帝国起头,华农历史进入了封建权要时代,经汉武帝罢百家尊儒术以来,中国政权进入了高度的集权与完全地统一时代。从秦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峙是中国汗青上最出色的时期之一,自秦始皇开创皇帝轨制,并竖立真朴重一统的帝国起头,华农历史进入了封建权要时代,经汉武帝罢百家尊儒术以来,中国政权进入了高度的集权与完全地统一时代。从秦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峙是中国汗青上最出色的时期之一,自秦始皇开创皇帝轨制,并竖立真朴重一统的帝国起头,华农历史进入了封建权要时代,经汉武帝罢百家尊儒术以来,中国政权进入了高度的集权与完全地统一时代。从秦
庞统虽然和诸葛亮齐名,但他的人生就没有诸葛亮那么幸运了。虽然有才华,但投奔孙权,因长相上的硬伤,被孙权冷落,毕竟有个周瑜在身边,孙权自然也就高傲了些。庞统心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那就改投刘皇叔吧
历史人物 司马懿计划夺天下时一定没想到,几十年后竟又一个“司马懿”灭晋
司马懿不会想到,在西晋建国五十二年后,一个比他更加能忍的人物,在历经同样残酷的宫廷斗争之后,起兵直接杀向洛阳,抓住自己的子孙,最终导致西晋灭国,重演了一次司马家的历史,这个人就是刘渊。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从东汉中期开始,汉朝的选拔人才的方式逐渐被士族门阀所垄断,寒门人才很难有出头之日。伴随着东汉政权的瓦解,三国混乱时代的到来,选择真正的人才来辅佐自己,成为各个军事集团的首要任务。都说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
历史人物 贪污腐败如果不及时治理将直接导致一个王朝的衰败灭亡
在古代历朝历代贪污腐败是一个朝代大忌,贪污腐败如果不及时治理将直接导致一个王朝的衰败灭亡。在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作为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对此深有体会。贪污腐败长久下来,必生叛乱。朱元璋1328年出生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日本陆军并未计划出兵时即先发制人,围攻日海军陆战队,大大出乎日方之预料。在淞沪开战后,日本最初的计划是以2个师团与海军协同作战,击败上海中国守军的进攻。8月下旬,日军增援的2个
诸葛亮是三国中非常有名的一小我物,在《三国演义》中更是被神话的神乎其神,鲁迅师长就曾经评价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描绘的无所不克,就似乎一个神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