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为什么哥特式建筑最早出现在法国

Posted 手工业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法国 为什么哥特式建筑最早出现在法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法国 为什么哥特式建筑最早出现在法国

城市的先驱者

罗马人征服高卢之前,高卢人处在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约有60个部落,人口约在500万左右。各部落为丛林、河流所隔,彼此独立,尚未统一。由于战争的需要,各部落建有防御性的城堡,粗糙而又坚固。这时候,高卢人已有等级划分,整个社会由氏族贵族、僧侣、平民和奴隶四个等级组成。氏族贵族包括各部落酋长、各氏族长老。他们利用自己的贵族身份,占有肥土沃地和成群的牲畜。僧侣阶层既主持宗教仪式,又握有部落的司法大权,同时享受免役的特权。平民是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主要是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奴隶为贵族所拥有,但数量不多,主要是做家务。部落酋长为显示自己的权威和体面,还常常拥有亲兵和豢养众多的门客。

凯尔特人的经济以农耕和牧畜为基础。早在进行军事远征和迁徙期间,凯尔特人已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征服新的土地后,集体占有宜于垦殖的田地,并在各部落间进行分配。他们会使用铁犁,懂得在当时可谓较先进的耕作方法。高卢北部的凯尔特人以灰泥作肥料施于农田,有的地方使用带犁刃和犁壁(拔土刀)的轮式犁翻耕草地。这种犁需由8头牛牵引,耕地深度比当时意大利人和希腊人所用的轻犁要大,宜于开垦多石和难以耕作的土壤。依靠铁器工具和较先进的耕作技术,加以凯尔特人懂得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选择不同作物进行种植,所以在正常年景下,高卢的农业收成是相当好的。凯尔特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辅以黑麦和燕麦,还栽培甜菜、芜青、亚麻、大麻、洋葱、蒜等作物。较为充裕的粮食产量,为人口的增殖提供了客观条件,据估计,高卢的人口从公元前1000年的70万人增加到公元前400年的300万人。

畜牧业是仅次于农耕的经济部门,饲养的动物有马、羊、牛、猪等,养马和养羊尤为普遍。有的部落联盟仅饲养单一的某种牲畜,将森林和林间开阔地作为养猪的场所,有的地区流行将半驯化的猪在橡树林中放牧的饲养方法。

从公元前5世纪起,高卢大部分地区的居民过着以农耕或农牧混合经济为生的定居生活。他们用木材和黏土建屋,室内在地面铺上干草或麦秆,覆以兽皮,住房旁的院子内大多挖有储藏谷物的地窖。

凯尔特手工工匠加工青铜、金、银等金属的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生产的带有装饰图案和雕刻花纹的手镯、别针、腰牌等驰名中欧和西欧。他们懂得镶嵌、镀金和镀银的方法,凯尔特人冶炼金属、加工、制造铁器和其他金属器的技术,在当时欧洲处于先进的水平。

除了金属冶炼和加工,凯尔特人的手工业还有皮革、陶器、玻璃、搪瓷、车辆制造等不同种类。公元前2世纪,高卢地区的陶器制造趋于完善,制陶作坊中不仅使用陶轮,还拥有结构较良好的陶窑。高卢人生产的陶器以高超的手工技巧和雅致的风格而著称。皮革除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外,广泛用于制造战士的皮上衣、佩剑的腰带、马鞍、马具、盾牌蒙皮和头盔等。

手工业的发展还反映在生产技术水平上。哈尔施塔特时代的四轮战车葬演变到拉登时代的二轮战车葬,不仅是葬俗的变化,而且反映了手工业制作技术的进步。二轮战车的车轮带有铁轮缘,在欧洲,凯尔特人最先懂得利用铁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把烧红的铁箍套在带辐条的木轮上,使箍冷却时紧紧固住木轮的技术。二轮战车是木匠、铁匠、制车匠熟练配合制造的产物,质量在欧洲堪称上乘。

手工业的发展还表现为某些产品不再是零星、断续地生产,而是成批地生产。由于铁器普遍使用后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对铁制工具、武器以及其他铁制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那些氏族贵族攫取越来越多的财富后为了享受的需要,不仅从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希腊等地输入青铜器皿、饰物等,也要求本地区生产更多的奢侈品。项圈是凯尔特人喜爱的饰物。在拉登早期大多为氏族贵族和贵妇人佩戴,到中期便广泛流行。已有专事项圈生产的工场,产品远销至中欧各地。

从哈尔施塔特文化晚期起,凯尔特人开始从事以交换为目的的手工业生产。凯尔特人各部族之间,凯尔特人与地中海沿岸及欧洲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也随之发展起来。公元前7世纪末,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出现一些希腊移民地。马西利亚(今马赛)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索恩河上的沙龙、马孔,卢瓦尔河上的奥尔良、罗昂,塞纳河上的巴黎、梅龙等都是水陆贸易的商品转口点。沙龙是当时南北高卢商业线路上的重要关卡。凯尔特语中的马古斯(magus)为商场、市场的意思,名字以马古斯结尾的地点大多坐落于渡口或桥边,是当时的贸易集散地。长距离的物品交换,也随着商路和贸易集散地的建立而出现。

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和贸易活动的加强,从公元前2世纪起,凯尔特人开始铸造钱币,最初在高卢西部地区出现仿造马其顿腓力二世金币式样的钱币。后来,北部、南部和中部各部落群团都相继铸造钱币。钱币的式样和图案或模仿希腊,或铸造各种人物和几何图形,如布列塔尼流行的钱币,正面为戴月桂冠的头像,反面是拿着矛和盾的战士形象。

公元前7世纪末、6世纪初,高卢东部地区陆续出现许多较大的设防居住地——寨堡。最初,寨堡仅是部落的聚居地,在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争时作为避难所。

公元前5世纪后,寨堡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凯尔特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寨堡大多建造于人们不易到达的高地上或河流的拐弯处,占地辽阔,四周有城墙或深沟围住。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多数寨堡能贮藏较多的粮食,围栏大批牲畜,生产的武器、工具和饰物往往供应周围地区的需要。它们从最初单纯防御性质的避难地点,发展为带有手工业生产性质的部落聚居中心,其中有些成为部落联盟和部族的行政中心,或成为一个地区内的宗教和商业中心。

高卢中部艾杜依人的聚居中心毕布拉克德(今伯夫雷山)是高卢最大的寨堡之一,筑于4座山上,面积135公顷,周围城墙长7公里,内部包括居住区和手工工场区,有炼铁、炼铜、搪瓷、制陶等工场。

寨堡在当地的经济活动中起着中心作用,在军事活动频繁的时代,起到保持经济活动继续发展的作用。虽然寨堡还不是真正的城市,但像毕布拉克德这样的寨堡经过多次规划后翻造重建,还设有下水道,可以说已经是城市的雏形。凯尔特人选择的寨堡地点往往具有经济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后来罗马人在原有寨堡基础上建立的许多新城镇,不少发展为今天的都市,如巴黎、里昂、斯特拉斯堡、贝藏松等著名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凯尔特人是创立今天法国城市的先驱者。

相关参考

查理曼大帝,法国,德国与意大利的最早雏形

在欧洲史中,我们都熟悉的是,从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就开始进去了漫长的封邦建国的蛮族鼎立时期和中世纪教廷统治,不过在这之间却有一段小插曲,那就是欧洲出现了一位杨坚式的人物,并且差点统一了欧洲,但可惜的

法国 为什么说克洛维是法兰克之父?

克洛维统一高卢罗马帝国从3世纪出现危机后,原住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带的日耳曼人,加快了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的步伐。4~5世纪,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等部族举族入侵,分据高卢。武装殖民的开路先锋是

制度规范与责任落实是文物安全的两个保障

《中国美术报》第148期美术新闻本期话题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的反思颜培大/本期策划【编者按】有200年历史的巴西国家博物馆被大火付之一炬刚过半年,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晚,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

历史人物 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为何受到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呢?

1983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宣布,改建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法国卢浮宫。这一年,密特朗政府把这项任务委托给了一位华裔建筑师。然而,消息一公布,立刻引来法国各界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报纸和

法国 法国·1929年—1940年马奇诺防线的修筑

1929年—1940年马奇诺防线的修筑进入20年代后,消极防御思想在法国军界高层逐渐占了上风。为防备德国再次发动进攻,免遭一战时国土沦陷之苦,法国政府决定在从瑞士到比利时之间的东部边境上建筑一个防御阵

清朝法国外交官,拍下了被毁前的圆明园,改变了摄影史和建筑史

记者|蔡星卓「”就这样,我完成了出发的准备工作。临近七月底,我买了人们建议我携带的各种物品,包括新衣服、新出的胶片和照相机等。斯特宾教授好心地建议我带银溴胶片以及选择能够承受旅途湿润气候和北京干燥气候

中国有一特产堪称白色黄金,配方却被法国间谍盗走,结果损失惨重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提起瓷器,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曾是古代中国的特产之一,最初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瓦”。瓷器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到唐宋时期,制瓷业迈向繁荣,瓷器的烧制

用英语介绍法国

首都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卢浮宫博物馆和巴黎圣母院誉满全球,香榭丽舍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其地上与地下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每天客流量达1300万人。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

法国 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

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1968年5月前后,法国发生了一系列学潮、游行示威、罢工等群众运动,首先出现在巴黎,后来扩展到全国。戴高乐政权险些在这次巨大的冲击下倾覆。因而被称为“五月危机”。我国史学界则习惯

哥特字体的历史

哥特式字体的历史.英文版非主流最先源于美国。哥特式(Gothic):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於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拱顶、细长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