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若答應,必滅族
Posted 功臣
篇首语: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泪奋斗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若答應,必滅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若答應,必滅族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宮中舉辦了一場盛大宴會,熱情款待了那些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們。但在酒酣耳熱之中,卻發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眾所周知,中國人喝酒講究座次。古代宴飲禮儀中,賓客的座次「 ”以左為上”。然而在大將尉遲恭的左邊,卻坐着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將領。或許,這只是宮廷禮儀官的一個失職。
對於這樣的安排,尉遲恭一開始只是生悶氣。但幾杯酒下肚後,尉遲恭心中的火山終於爆發了。他怒目圓睜,指着身旁的將領大罵:
「 ”你何德何能,竟然敢坐我的上席?”
說着,尉遲恭舉起沙包般大的拳頭,要痛毆這位將領。
實際上,尉遲恭確實有資本這么蠻橫,畢竟他曾經三次救下李世民的性命。自尉遲恭歸降大唐後,他便跟隨在李世民左右。在與王世充的戰斗中,是尉遲恭以一人之力襠下了號稱「 ”飛將”的單雄信。若不是他,李世民必然死於單雄信的長矛之下;
在與劉黑闥的戰斗中,李世民陷入敵軍重圍,尉遲恭一馬當先,和江夏王李道宗一起,將李世民救了出來;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在追殺李元吉的途中墜馬,李元吉反客為主,用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在萬分危急之中,尉遲恭拍馬殺到,救下了李世民,並親手砍下了李元吉的人頭。
正所謂功高莫過於救駕,尉遲恭三次救下李世民,自然是不世之功。因此尉遲恭在玄武門之變後,受到了極為豐厚的賞賜,不僅被賜予國公的爵位,還享有1300戶的食邑。
而在尉遲恭心中,也同樣自負其功,認為很少有同僚能和自己相比。當在宴會上遇到如此「 ”不公平”的待遇時,難免會火冒三丈。
正當尉遲恭要行凶時,江夏王李道宗趕緊來拉架。誰知尉遲恭狂性大發,一拳擊中了李道宗的眼眶,打得這位身經百戰的王爺血流滿面,差點瞎了一只眼。
在御座上,李世民親眼旁觀了這不堪的一幕。事後,李世民將尉遲恭叫到跟前,面露殺氣地對他說:
「 ”我曾經讀《漢書》,對劉邦誅殺功臣之事非常反感,所以總想和你們共保富貴,讓子子孫孫享受永世的榮華。但朕今天算是明白了,韓信、彭越之所以被滅族,被剁成肉醬,並非完全是劉邦的過錯。
國家綱紀,惟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常有!你要好好反省,好自為之!”
聽了李世民的話,在戰場上從來都悍不畏死的尉遲恭,卻嚇得汗流浹背,抖得像篩糠一樣。因為尉遲恭知道,自己老上司說的話可不是好玩的。對此,《舊唐書·尉遲敬德傳》記載:
「 ”敬德由是始懼是而自戢。”
從此以後,尉遲恭從一個莽撞粗野的壯漢,變成了一個謹小慎微的修道者。他學習漢代的張良,閉門不出,天天服用丹葯。雖然,尉遲恭已經做出了這樣的轉變,但李世民對他仍不放心。
貞觀十三年(639年),李世民突然對尉遲恭說:「 ”有人說你要造反啊!”尉遲恭一聽,立即脫下了自己的衣服,露出滿身的傷痕,並且悲憤地說:
「 ”臣隨陛下征戰四方,今天只剩下這身殘軀。如今天下大定,陛下竟懷疑臣要造反?”
聽了尉遲恭的話,李世民亦淚流滿面,並和顏悅色地說:
「 ”朕就是不懷疑你,才跟你說這事啊!”
有了這次尷尬的經歷,李世民是否就放棄了對尉遲恭的敲打?答案是否定的。
就在這一年,李世民突然給尉遲恭送了份「 ”大禮”。一次,他沒頭沒腦地對尉遲恭說:
「 ”朕欲以女妻卿,如何?”
皇帝與功臣聯姻,歷朝歷代皆不少見,功臣們也以尚公主為榮。然而尉遲恭聽了李世民的話,竟嚇得冷汗直冒,他趕緊推辭道:
「 ”我的妻子出身微賤,但與我好歹同甘共苦好多年。我雖然愚魯,聽也知道富貴不換妻子的道理,希望陛下收回成命。”
面對這天大的好事,尉遲恭為啥怕成這樣呢?原來,李世民生於公元598年,尉遲恭生於公元585年,尉遲恭比李世民整整大出13歲。
公元639年時,李世民41歲,其最大的女兒也不過16歲。反觀尉遲恭,已經54歲了。這是何等的年齡差距。與同時代功臣聯姻,李世民一般將長公主,也就是自己的姐妹嫁給他們。而李世民自己的女兒,一般都嫁給功臣的兒子。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李世民的決定都太離譜,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好在尉遲恭浸淫官場多年,知道李世民只是說說而已。同時他早已記住了李世民當年對他的告誡:
「 ”橫恩不可數得”。
也就是說超出常理的恩典,不是隨便能得到的。倘若向非分之恩伸手,亡身滅族之禍就盡在眼前了,而這就是盛滿則溢的道理。
對於尉遲恭的回答,李世民非常滿意。之後,尉遲恭無病無災地渡過了晚年,並於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去世,時年74歲。
尉遲恭能保全身家性命與富貴,除了李世民的寬容之外,還在於他知錯能改,從死亡的重壓之下,明瞭為臣之道。而所謂為臣之道,也就是權謀。
同樣的,李世民也從史書中吸取經驗,總結出保全功臣的方法。因此他利用試探、敲打等軟手段,在震懾不法功臣的同時,也保住了他們的身家性命。因此在唐太宗時,功臣們只要不是謀反,一般都不會受到誅戮。
因此,我建議大家,要多讀歷史,多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要學會陳平所擅長的權謀之道。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鑒》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筆者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資治通鑒》原本就是一本帝王教科書,教得全是權謀。只要學好了《資治通鑒》里的權謀,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游刃有余。
宋朝以後,《資治通鑒》便是帝王的必修書籍,一代明相張居正甚至以該書為藍本,為萬歷皇帝編寫教科書。
由此可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確實是一本相當厲害的書,越讀越有韻味,越讀你的腦子就越清醒。
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鑒》。
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台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台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鑒。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鑒》本義。不以「 ”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里面有重要人物畫像
有簡明皇帝譜系表、官制簡表。出來後得到了國學大師錢穆跟台靜農的推薦。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劃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獲。因此陶陶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相信讀完這本書,你將比別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4000多本賣完了,現在又新進一批,數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
相关参考
導讀:西漢霍氏一族,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龐大的家族,在漢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權傾朝野,極盡榮光,最後慘遭滅族。霍氏一族的發跡,始於漢武帝時期,在宣帝霍光輔政期間達到頂峰。霍去病是漢武帝時期有名
導讀:西漢霍氏一族,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龐大的家族,在漢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權傾朝野,極盡榮光,最後慘遭滅族。霍氏一族的發跡,始於漢武帝時期,在宣帝霍光輔政期間達到頂峰。霍去病是漢武帝時期有名
在中國歷史上,張居絕對算得上是一代牛人,他不僅是赫赫有名的改革家,而且還是明朝時期最強勢的權臣;按理說,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對明王朝進行了一個全面改革,使得明王朝國力日益興盛,而且還重用戚繼光抵禦
據說2019年的古裝電視連續劇會有一波宋朝題材的爆發,除了《知否》外,還有《大宋少年志》《大宋宮詞》《孤城閉》等,時代背景均設定爲宋朝。不知這將會帶動一波宋朝熱呢,還是屬於要毀宋朝的節奏?看以宋朝爲背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尤其是經濟領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極大的推動了全球經濟的發展。而如今中國也正在積極
历史军事 日本並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提了一個強硬條件,不答應就死戰不降
日本並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提了一個強硬條件,不答應就死戰不降眾所周知,德日兩國同樣作為戰敗國,但他們的態度卻截然相反。德國深刻意識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錯誤,這麼多年以來也一直非常安分守己,甚至他們開始
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底蘊,無論是國家建設還是軍工技術發展,都必須以科技為前提。也正是及時意識到這點,美國在戰後迅速帶走了德國大批技術人才,奠定了發展基礎。在戰後的發展中,美國的科技實力迅速增長,而
日本當初並不是無條件投降,提出3個無理要求,結果美國都答應了
一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家肯定都清楚,一場以德意日法西斯三國所發起的全球戰爭,全球有64個國家都捲入到其中,人數佔了二十多億,尤其是日本在1931年得時候就開始入侵我們國家,就在二戰時期到了白熱化的階
历史军事 主動歸還島嶼只需日本答應一條件,普京此計妙絕深知美國必會反對
眾所周知,近年來日本在軍事上的發展可以說是緊跟美國的腳步,隨著其軍事實力越來越強,開始逐漸暴露出在領土上的野心。幾十年來,日本就因為北方四島的問題和俄羅斯多次展開博弈,以前蘇聯實力過於強大,日本只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