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历史要是重来,刘协有可能打败曹操重夺政权吗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历史要是重来,刘协有可能打败曹操重夺政权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历史要是重来,刘协有可能打败曹操重夺政权吗

从谥法上看,刘协谥号为孝献皇帝,孝是汉朝皇帝谥号的惯例,而后一字的含义是聪明睿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由此可见献是一个美谥,而刘协也当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有史实为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董卓问话,少帝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答的头头是道,于是这位大汉朝的末代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既然刘协少年聪颖,那他在因年幼而成群雄傀儡之后,他为什麽不能凭借奇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呢?

董卓,李唷⒐汜掌权时间不长,而且那时献帝年幼也还不具备发动政变的可能,于是与权臣真正的斗争是开始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先是不断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博得刘协和朝中大臣们的好感,紧接下来就带着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此时也许献帝还没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还加封曹操为大将军。之后曹操开始打击异己,集大权于一身,终于献帝感觉到了曹操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安定汉室江山的贤臣。

此时献帝犯了他夺权的第一个错误,他打草惊蛇了,他居然对曹操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曹操的反应是大惊失色,这也能看出作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还是有些权威的,不然也不会使曹操惊惧如此。然而他却忘了前车之鉴,就是他的祖先,就是他的前任——汉质帝刘缵,当时外戚梁冀当权,他在朝堂上之上当着梁冀的面,对文武百官说:真是个跋扈将军!就因为这一句话梁冀被梁冀毒杀。对于质帝来说,他不过是8、9岁的一个孩子,他说出这样的话情有可原,而献帝说上面这话时却已经成年,难道还如此卤莽?

毕竟献帝不凡,最终还是走上了反抗曹操的道路,第一次交锋就是名扬后世的玉带诏之役。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献帝18岁,应该说他已进入一个成熟时期,一系列行动也算是雷厉风行,任命外戚董承为车骑将军,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可他最终却未动而败,,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曹操获悉,以至于除曹尚未开始,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就在次年被灭三族了。曹操有耳目,可难道真能神通广大如斯?恐怕还是献帝谋事不密要占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献帝这次行动的时机的确是可圈可点的,建安四年年底曹操离开许昌,亲率大军进驻官渡,如果夺权在之后即将拉开的官渡之战中开始,那成功的几率是不小的,只不过曹操这麽精明的人,实在不会给你献帝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不会留下后顾之忧。。所以献帝还是操之过急了,为什麽不等到曹操走后,与袁绍对峙之时,再策划发动夺权政变?当然献帝不可能未卜先知,然而这也足以看出献帝毕竟是年纪尚轻,急于求成。

下一次,献帝在某政权就是在十几年后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了,伏皇后又因早年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残暴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结果很惨,几乎没有什麽下文可言,发闻,后废黜死牵连到的伏皇后和其两个儿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都被处死。

这就没什麽意义了,这时候,曹操权位如日中天,别说朝中,就是整个天下也没有谁的势力可同、曹操相比,谁有本事去"勤王"呢?靠远在西川,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刘备吗?

献帝的两次失败,除去不够机密外,还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他干什麽非要借助外兵除曹操,难道不能用宦官?难道不能擒贼擒王?杀了曹操看谁还有话说!曹操长期不立世子,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合法继承人的地位方才正式确立。因而此前一旦曹操身死,何人主政将成为重大问题,曹氏兄弟首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何况曹操手下也不是没有人无视汉帝。因而我觉得曹操一死,献帝大有可能主掌朝政。

所以,献帝完全有条件效仿先皇来了如厕议事,计除权臣。当然曹操一代英雄自不是不学无术的梁冀可比,但是献帝毕竟是皇帝,他还不至于无一亲近之人?曹操起码的礼节还要讲吧?在皇宫动手也还可以吧?千多年后的异族康熙不是做到了吗?然而献帝对此连试都没试,难道他怕死吗?我想曹操既然不愿为帝,他就不想背弑君之名,再说,献帝也不会惜命吧?做个傀儡战战兢兢还不如壮烈而死。此点在曹家子孙身上就表现出应有的果敢。

此后,献帝彻底失去了抗争的可能,因为连他枕边人都成了曹家女子,曹操已然是国丈,一切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连他尝试的机会都不再有。现在他只能去指望有人可救他于危难,好在毕竟大汉还有忠臣,党锢之祸中党人的气节还有所保留,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时有京兆全t,字德伟,自以代为汉臣,乃发愤,与耿纪、韦晃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后汉书》注)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三国志》)结果事败,夷三族。《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曰:收纪、晃等,将斩之,纪呼魏王名曰:‘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群儿所误耳!’晃顿首搏颊,以至于死。汉臣虽肯死节,有能如何?

大汉自此也就真的成为历史,成为后人凭吊的回忆了。

《后汉书》对献帝的评语说: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诚然,天命如此,人力实难违之,献帝可悲可叹,却也无奈了。

天时,地利,人和,献帝不占其一,想成功,真的很难很难,但他虽聪明,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显得稚嫩,时机,保密,方法都不够深思熟虑,注定他只能为一生傀儡,为亡国之君。

全榜网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汉献帝刘协有几个儿子?他儿子们结局如何?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弟弟,中平六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拥立刘协为新帝,刘协于是先后成为董卓、曹操傀儡。  建安元年,刘协随曹操迁都许昌,被曹操控制号令天下。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

曹节与汉献帝刘协有多少子女?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汉献帝刘协英年早逝,临终前献帝将亲弟弟刘平召回皇宫代替他当皇帝。后来,刘平与伏皇后以及曹操的女儿曹节都有感情戏,那么刘平最喜欢的人是谁呢?  历史上的汉献帝刘协自九

历史人物 三国机密中刘协结局是怎样的?刘协有历史原型吗

三国机密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受到不少网友们的热议,三国机密是一部以三国为背景题材展开的历史片,里面有很多的人物形象都有历史原型,这这部电影中,小编最感兴趣的一个人要数刘协了。相传,当时刘协的命运不好,

汉朝历史 汉献帝刘协为何被董太后抚养长大

  《三国机密》中,汉献帝刘协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刘平,刘协自幼身体不好,而刘平则身强体健,性格也很是不同。实际上,历史上汉献帝刘协的生命力简直顽强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根本不可能青年早逝!  刘协的母亲名

汉献帝刘协为何被董太后抚养长大?刘协之母是谁?

  《三国机密》中,汉献帝刘协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刘平,刘协自幼身体不好,而刘平则身强体健,性格也很是不同。实际上,历史上汉献帝刘协的生命力简直顽强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根本不可能青年早逝!  刘协的母亲名

三个因素注定曹操难以完成一统大业,他要是有刘备一半优势就好了

大家都说三国,但是曹操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三国,当时只有一国,天子也只有一个,也就是大汉天子刘协。孝愍皇帝是刘备睁着眼睛说瞎话给活山阳公的谥号,也不知道刘协听到这个消息是该哭还是笑;刘协那个汉孝献帝的谥

关羽张飞是忠臣,诸葛亮赵云是什么

忠臣、能臣、纯臣是有区别的,这区别不仅仅是字面上,更在深刻的内涵中。在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都可以算能臣,但是他们对大汉天子刘协有多少忠心,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可以说曹操曾经是个忠臣,刘备是个

阿斗要是没有诸葛亮的压制,可能还扶得上墙

诸葛孔明先助刘备后扶阿斗,拉孙权战曹操擒孟获斗司马,一生聪明盖世、机关算尽,可以说是为了蜀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武候,受到蜀人的世代敬仰膜拜。但是,蜀国的灭亡也正是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为了

曹操最初势单力孤只是袁绍的 ”马仔”,得到此地才有争天下的资本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专权乱政,擅自废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此举引起各路诸侯的不满,十二路诸侯推袁绍为盟主,共同发兵讨伐董卓。除此以外,兖州和冀州等地农民起义卷土重来,声势浩大。此时的曹操

历史人物 曹操和刘协是什么关系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和刘协关系如何?既是君臣,又为父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直以来,曹操的汉贼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所以大家都认为曹操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曹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