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三征分别是哪三个人

Posted 将军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三征分别是哪三个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魏三征分别是哪三个人

2、盘点秦国失败的三次战役,分别是哪三次战役

曹魏三征分别是哪三个人

曹魏三征:王昶、胡遵、丘俭,皆乃魏朝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

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大臣、将领。少时知名,初为曹丕的文学侍从,曹丕继位之后,王昶由散骑侍郎转任洛阳典农、兖州刺史。魏明帝继位,出任扬烈将军、徐州刺史,封关内侯、武观亭侯。伐吴之后升任征南大将军,晋封京陵侯。镇压丘俭之后升任骠骑将军,又因平定诸葛诞有功而升任司空。王昶著有《治论》、《兵书》等数十篇论著。死后谥号穆侯。

胡遵,字以道,汉建安十一年丙申生,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魏卫将军。景初二年,辽东公孙渊反,司马懿遣遵等击破其将卑衍、杨祚。嘉平四年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遵、镇南将军丘俭等征吴。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正元二年七月,以遵为卫将军。甘露元年秋七月己卯,遵薨。

丘俭(Guànqiū Jiǎn,?-255年),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继承父丘兴爵位高阳乡侯,任平原侯文学。魏明帝即位后,上疏劝魏明帝停止加建皇宫的工程,升为荆州刺史。238年从司马懿攻灭公孙渊;244年至245年两次率兵征讨高句丽,攻破丸都,几亡其国,刻石纪功而还;253年击退吴国诸葛恪的大举进犯,战功累累。司马师废帝,丘俭感昔日魏明帝之恩,为曹魏政权做拼死一搏,于公元255年发动兵变,即后人所谓淮南三叛(王R、丘俭、诸葛诞)之一,惜准备不足,兵败身亡。

盘点秦国失败的三次战役,分别是哪三次战役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世上没有一直胜利而不失败的人,即便被称为常胜将军,也不能保证每一场战争的胜利。秦国灭六国的时候也是如此,虽然大秦铁骑最终踏平六国,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无比惊险。秦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三次败得很惨的战役,其中有一次还是全军覆没。那么,这三次战役分别是什么呢?

在人们眼中秦军是精锐的象征,是虎狼之师。他们灭掉了六国,笑到了最后。但是历史上秦国有三次惨败,但是每次都挺了过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知耻而后勇。

一、 第一次惨败,秦晋崤之战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xiao二声”)(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次年,秦穆公亲自率军伐晋,渡过黄河,焚烧船只,以示决心死战。

攻取晋国的王官及郊。晋人不出,秦军掉头向南,由茅津再渡黄河,到达肴山,封肴中秦军尸骨而后还。

二、第二次惨败,秦魏河西之战

秦国自秦厉共公之后,国内频繁更换君主,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亦未完成社会变革。秦国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明显弱于魏国。

针对秦国的特点,魏大将军吴起采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公元前419年,魏军首先在河西的少梁修筑城池,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即发兵进攻少梁,阻止魏军筑城。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备战。秦军则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阻止魏军向西扩张。

公元前413年,魏军开始向河西地区的秦军发动进攻,深入至秦纵深的郑地附近,大败秦军。公元前412年,魏文侯命太子击率军攻克繁庞,驱其民而占其地。公元前409年,魏军经过三年休整,再度发起进攻,连续攻克临晋、元里两城邑,并在临晋筑城。公元前408年,魏军攻克洛阴、邰阳两城邑,并在洛阴筑城屯兵驻守。至此,魏军完全占领河西之地。秦军则节节败退,至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邑以防御魏军,阻其继续西进。

魏国占领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虽然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公元前329年才完全收复该地区。

三、第三次惨败,秦灭楚之战

前225年,秦王赵政又派李信和蒙武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蒙武率一军攻打寝,均击败楚军。李信又攻鄢郢,再破之。于是引兵东,会师城父。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无备,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李信带残兵逃回。

秦王嬴政认识到楚虽已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具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他亲赴频阳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胡遵,是曹魏三征之一,曾参与征讨东吴

人物介绍胡遵,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三国时魏国大将,景初二年(238)公孙渊造反,胡遵在司马懿的指示下击破公孙渊将领卑衍、杨祚。嘉平四年(252)冬十一月,时任征东将军的胡遵与征南大将军王昶、镇

盘点秦国失败的三次战役,分别是哪三次战役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世上没有一直胜利而不失败的人,即便被称为常胜将军,也不能保证每一场战争的胜利。秦国灭六国的时候也是如此,虽然大秦铁骑最终踏平六国,但是这个过程却

历史上真实的悍匪座山雕有三绝,分别是哪三绝

《智取威虎山》是老一辈人记忆中,极其熟悉的一个故事,里面讲的是东北一悍匪,江湖人称座山雕的,他带领着百来号小土匪,再雪域林海中,无恶不作,经常干些抢夺良家妇女,甚至是抢劫绑票的勾当,一时间惹得天怒人怨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四种人,除了曹操以外分别都是哪三种人

我们所处的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想到达旅途的终点,我们必须适应它,并奋力向前!>说起大家最熟悉的历史,那么一定是三国的历史了,相信几乎每个网友都看过三国演义。今天要说的也是三国。看到了一位网友的评价,

蜀汉三杰是哪三个人

蜀汉三杰指中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

蜀汉三杰是哪三个人

蜀汉三杰指中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

历史人物 黄埔三杰是哪三个人

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他们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前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共产党,后又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蒋先云>蒋先云(1902-192

三曹指的是谁?建安七子中的三曹是哪三个人

三曹指的是谁?“三曹”指汉魏间曹操(155-220)及其子曹丕(187-226)、曹植(192-232),他们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均以各自的特殊身份,吸引了一代文人,开创了一代文风

历史人物 贺龙手下的三杆枪指的是哪三个人?

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作为军事家的贺龙,可谓有智有谋,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就表现出了他的这种风采。在贺龙小时候,有一个恶霸想吓唬吓唬年少的贺龙,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开了一枪,但是贺龙满不在乎,把恶霸都“惊呆了

历史人物 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哪三位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分别是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