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沙漠猎手蒙哥马利

Posted 阿拉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 沙漠猎手蒙哥马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国 沙漠猎手蒙哥马利

沙漠猎手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最猎奇的,就是他的帽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充满硝烟的前线,蒙哥马利常戴着将军和装甲兵两个帽徽的军帽,他认为,一个统帅人物要在部队中具有威信和感召力,就必须使下级官兵经常能够在前线看到他。他说:“各部队官兵看到这顶帽子,就知道我来了,就知道我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非常关切,就知道我不只是坐在安全的后方,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1887~1976年),英国陆军元帅,著名军事家。出生在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才正式上学,文化成绩低劣,但体育成绩极棒。1907年,他奇迹般地考入了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12月毕业后,加入了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当一名少尉排长。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负重伤,差点送命。1918年大战结束时,任师司令部中校一级参谋。

1920年1月,蒙哥马利跨进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大门,同年12月毕业后,参加过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被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0年,陆军部选派他担任步兵教令的重编工作。1934年被任命为奎达参谋学院的首席教官。1937年,调任第9步兵旅旅长,因带兵有方,得到当时南部军区司令韦维尔的赏识。1938年10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武装暴动,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8月,调回国内接任以“钢铁师”著称的远征军第三师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三师随同英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用闪击战进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后被迫随英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1941年先后任第五军、第十二军军长。12月又升任东南军区司令,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八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在英军濒临崩溃之际,丘吉尔于8月命他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与隆美尔对阵,指挥二战历史上著名的阿拉曼战役。

1942年5月27日,沙漠之狐隆美尔在非洲率领纳粹非洲军团重新展开攻势。由于油料弹药充足,非洲军的坦克投入了长达一周的战斗。由于动作急速,又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在连续不断的打击中,英国的沙漠部队再度逃回距埃及边境不远的地方。

6月21日,隆美尔只用了一天的工夫,便攻下了英军曾固守了9个月的托卜鲁克,2.3名英国和澳大利亚守军成为俘虏,这里屯集的大批作战物资补充了非洲军。结果,非洲军再向东推进时,用英国卡车运兵,用美国坦克开道。英军大踏步后退,撤退的车辆把公路挤得水泄不通。他们倒不是溃逃,而是退到一个适当地点组织对苏伊士运河的防御,打阵地战。

6月底,德军挺进到距亚历山大港和尼罗河三角洲仅90公里的地方,这里叫阿拉曼。非洲军团如果再冲过阿拉曼防线,亚历山大港失守只是倾刻间事,而从亚历山大港再往东,则是苏伊士运河出口处的塞得港,那时墨索里尼策划的切断英国补给线的“阿伊达计划”就实现了。英军已不可能再后撤。双方在阿拉曼防线顶死了,真正吃紧的时刻来到了。

当年盛夏,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埃及,这位眼光独到的谋略大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反复叮嘱一句话:“千万不能让德国人到达苏伊士运河。”

要在阿拉曼一线抑制住隆美尔的进攻,只能让马耳他岛再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削弱通过地中海航线对非洲军的补充。此时,虽然地中海已成为轴心国的内湖,但英国人苦苦经营了100多年的马耳他岛还在英国人手中。9月初,由4艘运输船组成的船队,在海军护送下,从苏格兰出发,定于9月中旬到达马耳他。马耳他岛上的英军阻截着德国对非洲军团的补充,而他们自己也需要补充,尤其是粮食和油料,当船队到达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时,遭到德军的舰艇和轰炸机的疯狂拦截,9艘运输船被击沉,只有5艘冲出火网,到达马耳他岛。美国油轮俄亥俄号6次被击中,船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船舱里却是舰艇急需的燃料。船上的货刚刚卸完,它便沉入港口。

马耳他岛得到了急需的补充,美国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的战斗机也驻到了岛上,使小岛有了防空手段,它又成了德国运输船队的屏障,向德军非洲军团提供补充的供应船3/4被击沉。

同年9月,隆美尔从非洲飞回柏林,见到希特勒。他向希特勒极力陈述,非洲军团推进到阿拉曼已付出了极大代价,他希望得到足够的补充。没想到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予他一根元帅手杖。事后隆美尔对别人说,与其给我这根棍子,不如给我增援一个坦克师。其实此时的希特勒也是有苦难言,他手中的精锐当时正困在苏联,手中已没有部队,就算有,也运不到北非。

那边隆美尔正在为补给发愁,这边的英军补充却源源不断。随着美国新式谢尔曼坦克的大量补充,这支惊魂甫定的沙漠军团渐渐恢复了生气。大战前夕,英军走马换将,新任的第八军团司令就是蒙哥马利,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蒙蒂”。

1942年10月23日晚9时40分,蒙哥马利一声令下,整个英军防线上的1000多门火炮打响,拉开了阿拉曼战役的序幕。23万沙漠军团向不足8万的德国非洲军团开始全面进攻。当时隆美尔正在维也纳住院治疗,等他第二天赶到前线指挥所时,非洲军团已败下阵来。他没有坦克,没有汽油,也没有预备队,他说:“我平生头一次不知该怎么办了。”

非洲军团的底子不错,指挥系统也是有经验的。它的各师团飞快地来回调动,抵挡来自各方的进攻,甚至还组织了反攻,但无济于事。英军掌握了制空权,无情地轰炸德军的前沿与后方。11月2日,蒙哥马利的步兵突破了战线,德军全线发生了动摇。

隆美尔给希特勒发去电报,称现在撤退尚不晚。但希特勒坚决不同意撤退。两天之后的11月4日,隆美尔决定把残兵败卒撤下来,但为时已晚,机械化兵团可以从容撤退,两条腿的步兵只能听任命运摆布了。在15天中,德军撤退了1000公里,一直撤到班加西以西,但伤亡2万人,被俘3万人。非洲军团成为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支向盟军投降的轴心国部队。

阿拉曼一役,英军沉重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在北非战场的军事力量,德、意联军伤亡和被俘达5.9万人。这次战役成为北非战局的转折点。

蒙哥马利临危受命,一举击溃隆美尔非洲军团,扭转了北非战局。随后,他又挥师乘胜追击,协同美军将德、意军队围歼于突尼斯,他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蒙哥马利因功被提升为上将,受封为爵士,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

1943年7月,他率英军在西西里登陆。9~12月,协同美军实施意大利战役,进军意大利半岛。1944年1月,调任盟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1944年6月率领第21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此后转战西北欧,参与指挥了沙纳姆战役和阿登战役。1944年9月1日,蒙哥马利被英国王室晋升为元帅。1945年3月,蒙哥马利率英美联军强渡莱茵河,之后便日夜兼程,向波罗的海进发。5月,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向蒙哥马利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国代表。1946~1948年任英帝国总参谋长,封子爵。1948年10月出任西欧联盟各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委员会常任主席。1949年4月,美国与西欧11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2国共同结成防务联盟。1951年4月2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部成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最高司令部司令,蒙哥马利任最高副司令。

1958年,蒙哥马利结束了50年的军旅生涯而退休,他是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

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虽然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蒙哥马利治军严格,注重从实战出发训练部队;强调鼓舞部队士气,认为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主张做好战前准备,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蒙哥马利著有《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通向领导的道路》、《战争史》、《从阿拉曼到桑格罗河》、《从诺曼底到波罗的海》等书。

1976年3月25日,一代名将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病逝于在英格兰的伦敦汉普郡奥尔顿,享年89岁。

相关参考

隆美尔和蒙哥马利 隆美尔为何被称为“沙漠之狐”

被称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是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手下的得力干将,为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被后人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名号是由英国人给的。在北非的战事中,意

隆美尔和蒙哥马利 隆美尔为何被称为“沙漠之狐”

被称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是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手下的得力干将,为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被后人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名号是由英国人给的。在北非的战事中,意

历史人物 蒙哥马利简介生平 蒙哥马利如何战胜了沙漠之狐隆美尔 蒙哥马利为什么失败于市场花园行动

  中文名: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外文名:BernardLawMontgomery  别名: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  国籍:英国  出生地:伦敦  出生日期:1887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

蒙哥马利是哪个国家元帅 对蒙哥马利的评价是什么

蒙哥马利有“猎狐手”的外号,这是他在北非沙漠地区战胜“沙漠之狐”隆美尔之后人们对他的认可。蒙哥马利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将领,他的赫赫战功使得士兵、友军以及民众对蒙哥马利的评价非常高。对蒙哥马

蒙哥马利是哪个国家元帅 对蒙哥马利的评价是什么

蒙哥马利有“猎狐手”的外号,这是他在北非沙漠地区战胜“沙漠之狐”隆美尔之后人们对他的认可。蒙哥马利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将领,他的赫赫战功使得士兵、友军以及民众对蒙哥马利的评价非常高。对蒙哥马

历史人物 英雄难过美人关,蒙哥马利的绝世爱情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也是重要战场之一。战时初期德军以誉为“沙漠之狐”称号的隆美尔将军为首,在北非横冲直撞,打的英军节节败退。就在英国即将以失败告终的时候,迎来了一位伟大的将军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蒙

世界历史 希特勒春风得意打苏联,蒙哥马利“瞒天过海”,戏耍“沙漠之狐”

二战作为德国同盟国的意大利,屡屡给忙于战争的希特勒挑起事端,让正在着手力战的德军,抽空去援助意大利。这不,意大利妒忌德军横扫欧洲战场,于是也赶紧效仿,去开辟北非战场,但是德军屡战屡胜,意大利却被北非的

世界历史 蚂蚁吃掉德军精锐部队

 蚂蚁吃掉德军精锐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的著名战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节节败退于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国军队。隆美尔为挽回败局,派出一支德军精锐部队长途跋

英国 英国·1958年蒙哥马利退休

1958年蒙哥马利退休1958年,蒙哥马利宣布告退,从而结束了近50年的军旅生涯。蒙哥马利是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一生战功显赫,深孚众望。蒙哥马利于1887年11月17日生于伦敦,1908年毕业于

英国传奇将领蒙哥马利是如何功成名就的

蒙哥马利是是二战期间英国著名的将领,他的一生是无比传奇的。他出生于1887年,但是他真正名垂青史却是在1942年。此时的蒙哥马利已经54岁,在军队中已经算年纪比较大的了。但是他却在这个时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