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军史上 职务跃升最快的开国上将
Posted 职务
篇首语: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军史上 职务跃升最快的开国上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军史上 职务跃升最快的开国上将
核心提示: 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职务跃升最快的,莫过于上将王新亭。王新亭,1908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涂家河王家岗村一个佃农家庭。1930年4月,王新亭参加红军,在鄂豫皖红一军一师三团十连当战士。
1931年1月,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王新亭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党务委员会书记。红四方面军成立时,王新亭被任命为红十师政治部副秘书长,先后参加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向西转移,他调任三十团政治处主任。1933年1月,王新亭任红十二师政治部主任。7月,红十二师扩编为第九军,王新亭升任军政治部主任,成为军一级的领导干部。此时,距他参军的时间,仅有短短的三年。
其时,四川军阀刘湘先后发动六路成团成旅的集团轮番进攻。在艰苦卓绝的反围攻战斗中,由于王新亭和各级干部扎实的政治工作,九军指战员一直保持旺盛的士气。
敌军在进攻大面山最凶时,一个上午竟发起8次冲锋,也未能越过九军阵地一步。在四个半月的反围攻日子里,他还带领九军机关干部,深入通江、营山、仪陇等地,做群众工作,建立地方政权。
反“六路围攻”胜利后,九军受到总指挥部表扬,所辖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七十五团分别获得“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奖旗。
1938年8月,王新亭奉命和陈再道一起,率领第三八六旅新一团、青年纵队、第六八九团等部,在第六八八团的配合下,进行漳南战役,消灭了伪军郭清、李台、王自全等部共4000余人。随后,王新亭又和杨得志率领由新宁团、第六八八团、第六八九团、青年纵队等组成的漳南兵团继续南进。
安儿寨战斗之后,王新亭与陈赓会合于威县以南之香城固附近,设伏歼灭敌人。1939年2月10日,威县日军第十师团第四十联队,出动8辆汽车载一个加强步兵中队向威县以南“扫荡”。我军经过8个小时战斗,全歼敌人,共毙日军大队长以下300余人,俘敌8人,缴山炮1门,九二步兵炮2门、迫击炮1门。
后来当地群众编了一首歌谣,歌颂这次战斗:“三八六旅好儿郎,领导是陈、王,沙滩布下口袋阵,香城四面撒罗网。大汽车冒火光,日本鬼见阎王。解解咱们心头恨,保住咱们好家乡。”歌中的“王”,即王新亭。
1945年8月,王新亭升任太岳军区司令员。1947年7月起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在围攻运城失利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于12月采取坑道爆破、多路突击战法终于攻克运城,歼敌1.3万余人。1948年3月率部参加临汾战役,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主攻方向和作战部署,并再次成功采用坑道爆破法,于5月拿下临汾,歼敌2.7万人,拔除了国民党军在晋南的最后一个据点,所部第23旅被中央军委命名为“临汾旅”。继又率部参加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均出色完成任务。1949年任第18兵团第6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第18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参加扶d、兰州、秦岭、成都等战役。
1950年起,王新亭任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先后协助刘伯承、贺龙、邓小平等贯彻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相结合的方针,参与组织部队先后在川西、川北、川东,川南、西康、云南、贵州等地剿灭大量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并协助邓小平组织部队进军西藏。1963年起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72年10月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肖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又名肖以尊,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政委、解放军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兰州军区政委、甘肃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肖华上将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所创造的各个阶段的最低年龄,均无人可及。
肖华出生于贫苦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他家是中共兴国县地下党交通站,他父母后来都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生命。肖华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代投身革命,经常担任送信任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20日参加兴国暴动(年仅12岁)。
在暴动的头一天晚上,他邀集几名共青团员,悄悄摸到全城反动分子门前,在门上用木炭画了记号。暴动时,大家按记号把全城反动分子一网打尽,伪公安局长肖敬安也被抓获。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4军第3纵队来到兴国城,肖华第一次见到了他。毛泽东在潋江书院崇圣举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肖华是年龄最小的学员(年仅13岁)。同年12月肖华便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
他奔走区乡,发动青年参加共青团组织;还以共青团员为骨干组织少年先锋队。他的组织才能深得毛泽东的称赞。1930年3月调入中国工农红军(年仅14岁),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4军军委青年委员、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委、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等职。
1933年夏肖华主持全军青年工作会议,向中央提出在青年中扩大红军,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不久在中央苏区掀起扩红高潮,组建起“少共国际师”,肖华被任命为师政委(年仅17岁),他与师长彭绍辉率领这支年轻的队伍,投入反“围剿”激战。
1934年在广昌驿前高虎脑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领少共国际师同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格斗,与兄弟部队一起挫败了敌军3个主力师的进攻。次年被选为国际共产主义青联第6届执行委员。
长征中肖华任红1军团组织部长、红2师政委。1935年3月21日他指挥抢渡乌江先遣部队,冒着风雨,勇猛果敢再渡乌江,巩固和扩大乌江渡口阵地,使红军主力安全渡过了乌江。
在越过大凉山时,他率先遣队向彝民耐心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协助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
在强渡大渡河战斗中,他带领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入敌阵,速战速决。到达陕北后,他参与指挥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战役。在东征的兑久峪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左腿负伤。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时,肖华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年仅21岁),参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此年11月任115师343旅政委,与陈光一起指挥了广阳、义棠镇、午城、井沟等战斗。
1938年6月,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年仅22岁)。他于此年7月中旬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晓行夜宿,渡过汾河,穿过同蒲路,横跨太行山,越过津浦线,深入敌后的冀鲁平原,于
国民党委派的乐陵县长牟宜之没想到肖华如此年轻,说他还是个“娃娃”,从此八路军“娃娃司令”的名字便在冀鲁边不胫而走。
挺进纵队到达冀鲁边以后,肖华深入发动群众,迅速打开了局面,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肖华出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年仅23岁),加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鲁西的政治、军事力量。由于肖华所部英勇善战,当地群众称之为“肖华支队”。
1940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讨逆军,肖华任华北讨逆野战军政委、鲁西行政公署主任。他和司令员宋任穷一起,发动讨伐汉奸石友三战役,共歼石军2万余人,铲除了石友三顽固派的社会基础,粉碎了敌人妄图挤走八路军的企图。
1943年3月中央批准成立新的山东军区,肖华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协助罗荣桓指挥山东军民粉碎了日寇的频繁“扫荡”。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肖华奉命率山东部队4个师横跨渤海,进军辽东,并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年仅29岁)。在东北,他指挥部队长途奔袭,歼灭日伪残余2万余人和难以计数的小股土匪。
撤出本溪后,肖华又指挥部队发起鞍(山)海(城)战役,歼敌184师551团和552团一个营,毙伤敌人1200余名,俘敌团长以下官兵2100余名,迫使敌师长潘朔端率2700多人起义。党中央、毛泽东专门致电表扬:“鞍山战斗打得很好。”
此年10月,杜聿明亲自指挥8个师计10万之众再次进攻辽东,与肖华较量。肖华成竹在胸,选择杜聿明号称“千里驹”的25师开刀,主动放弃安东城,诱敌孤军冒进,在新开岭打伏击。肖华亲赴前线指挥。
战斗结束,共毙伤敌团长以下3150人,俘敌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以下5877人,敌25师8000余人全部被歼。新开岭战役创造了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战争中首次歼灭敌人一个师的先例。
此年11月以后,肖华出任中共南满分局副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最早的领导人之一。
在围困长春战役中,他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积极展开政治攻势,争取了国民党60军和新7军先后起义和投诚,和平解放了长春。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肖华任“四野”第13兵团政委(年仅33岁)。
当肖华给毛泽东敬酒时,毛泽东笑着说:“肖华,你我多年不见,可是我的耳朵长得很,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哟!”同年被选为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肖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职。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肖华被授予上将军衔(年仅39岁),是十元帅十大将五十五上将(总共75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肖华身陷囹圄达7年之久。1975年恢复工作后,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他努力探索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总结新时期部队建设的经验,写出《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要论文。生前著作还有《铁流之歌》、《艰苦岁月》等。
1977年4月肖华出任兰州军区政委。司令员韩先楚上将在为他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说:“肖华同志在很长时间里担任军队重要领导职务,是我军主要领导人之一。
肖华同志文武兼备,军政兼优。论武,他有统军之才,当过纵队司令、军区司令;论文,他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从红军的青年部长一直到人民解放军的政治部主任;论才,他能诗善文,《长征组歌》早已家喻户晓。因此,周恩来总理说肖华人才难得……”
揭秘开国上将
相关参考
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个人很特殊,因为别人都是1955年授衔的,而他却是1956年才补授的(当然,还有一位李聚奎1958年补授上将)。>这个人,就是王建安。>很多人以为,第二年才补授上将,可能是王建
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个人很特殊,因为别人都是1955年授衔的,而他却是1956年才补授的(当然,还有一位李聚奎1958年补授上将)。>这个人,就是王建安。>很多人以为,第二年才补授上将,可能是王建
红军时期,军团长是红军中的高级职务,能够担此重任者寥寥无几,而最年轻的军团长寻淮洲被任命为红七军团军团长时,才只有21岁,再看他的人生履历也充满奇迹,他15岁参军,18岁就当上师长,20岁当军长,火箭
核心提示:萧克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的师长,后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120师副师长,当时的师长是贺龙;后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当时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聂荣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
核心提示:他曾经辅佐过五位共和国元帅,是中国建军史上辅佐元帅最多的参谋长;他足智多谋,战功显赫,有着超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领导才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屡建功勋。他就是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李达。李达资料图
历史人物 世界军史上的第一人亨利·哈里·阿诺德 两度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
五星上将作为美国军界的至高荣誉,时至今日也只有10个人获得过,毫无疑问都是万里挑一的大佬级人物,比如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等等。其中,还有一个人更加传奇,被两度授予五星上将的军衔,就是被誉为“美国现代空
在开国上将中,有很多传奇名将,比如萧克、许世友、李克农等等,其经历、成就都堪称空前绝后,独一无二。不过,还有一位上将,不光在中国独一无二,就是在世界军史上也是空前的。>这位上将,就是洪学智,安徽金寨人
徐向前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非常历史,原题:新中国“山头”最大的元帅,创造解放军史上18个第一1990年9月21日凌晨4时21分,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从此,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德高望
历史人物 历史上统一最快的开国皇帝,凭什么被史书和后世写成平庸老好人
李渊创下的两个历史之最:他是历史上称帝最快、统一最快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超过了其他所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汉高祖刘邦评判属下功臣,曾说攻城略地的曹参之流只不过是“功狗”,保障后勤的萧何才是“功人”,
核心提示:他是我们军中唯一一个能够担任参谋长职务长达四十年之久的人,更是唯一一个在抗战时期可以调动美军飞机的人,因为他卓越的分析推理和惊人的方向感更是拥有“活地图”和“诸葛先生”的美誉。李达资料图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