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真实曹操被历史埋没的三大领袖气质

Posted 太祖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上真实曹操被历史埋没的三大领袖气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历史上真实曹操被历史埋没的三大领袖气质

2、发小许攸骂曹操被诛全族 犯人陈琳骂曹操被说有才

三国历史上真实曹操被历史埋没的三大领袖气质

一.曹操遇事能够当机立断,是由其性格直接决定的,这一点是领袖必备素质。操初入仕途时,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治。当时宦官弄权,朝政混乱,而他能不畏权贵,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魄力: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螅莫敢犯者。换了别人,考虑到蹇硕的权势,恐怕也就算了,曹操则不然,其果决性格由此可见一斑。再来看看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扭转局面的: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合、高览攻曹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绍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

许攸献劫粮之计,这时“左右疑之”,曹操却敢于一博,亲自前往。乍看去,曹操把全军成败系于来投的敌将,实为孤注一掷,与赌徒无异,但如果考虑到当时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了:“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少粮尽,士卒疲乏。”可见若不用许攸之计,等于坐而待毙,与其这样,倒不如赌上一把,尚有取胜的机会。从这件事情中,足见曹操当机立断决策之明,比之优柔寡断的袁绍,高下立分。

二.所谓文如其人,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豁达自信的曹操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雄姿英发。曹操的这一性格本身并无特别之处,难得的是往往在逆境中凸现出来: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a不起。张合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兵败之际,毫无颓态,反而大笑,不愧为一代枭雄!可以想象,当时军心低落,主帅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士兵能否振作起来。一声大笑,一番狂语,有如冰天雪地里的一堆篝火,不仅会给将士们带来温暖,还能够鼓舞士气,这才是优秀主帅的风范。再有,官渡之战结束后,“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此事堪称中国权术史上的经典一幕,仔细想想,这一招实在是高明:若追究下去,难免造成人心惶惶,对于大战方息的曹操军团来说,内耗无异于自取灭亡;若既往不咎,小可收买人心,大可稳定局面,一举两得。可见曹操的头脑是很冷静的,狭隘之辈绝对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如此魄力从哪里来?还是要归功于他的豁达自信。

三.三国时期的军阀用人问题非常复杂,足够写一篇论文来探讨了,单就曹操而言,他充分做到了知人善任。史言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孙权谓操:“御将,自古少有。”下面举例说明之: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史家对曹操的教令颇为赞赏,胡三省认为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由上可知,操是善于用将的。此外,曹操还能够因才授职。建安元年,为解决军粮供应问题,操用枣祗、韩浩等议,兴办屯田,后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据《三国志・任峻传》记载:“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至于象郭嘉、荀等这样的卓越文臣,曹操更是招用有术,不复赘言。三分局面形成以后,曹操多有剪除异己、兔死狗烹之举,这是为子孙代汉做准备。封建统治者大都如此,对操也就不必苛求了。

发小许攸骂曹操被诛全族 犯人陈琳骂曹操被说有才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曹操的软肋碰不得。曹操又有什么样的软肋不容人所提及呢?

易中天先生是这么评价曹操的,说他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豁达大度,又心胸狭窄;大家风范,小人嘴脸;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我想说的是,使他爆发阎王脾气,露出小人嘴脸的人,那一定是碰了他的软肋。

曹操重用了很多对不起他的人,可见曹操的豁达大度。简单举两个例子,比如魏种,魏种一直受到曹操的重用,刚一开始就是曹操举荐他做了孝廉,还委任为河内太守。当时曹操刚占领兖州,他的父亲在徐州被杀,第一他想报仇,第二也想得到徐州,正好有了出兵徐州的理由,就去攻打徐州了。结果吕布和陈宫乘机偷袭兖州,让他几乎无家可归,当时曹操还比较乐观地说:“谁背叛我,魏种都不会背叛我的。”

结果,他的话还没落地呢,就传来魏种叛变的消息,曹操发誓赌咒,要抓住魏种,并说一定不会放过他。他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最后曹操攻下犬城,活捉了魏种,曹操不但没有杀他,却说:“魏种是个人才啊!”马上替他松绑,仍然重用他。

还有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当时袁绍攻打曹操,为了师出有名,显得是正义之师。袁绍请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他把曹操的祖宗八代都骂了,历数曹操的罪状,极富煽动性,据说曹操看完,刺激的头痛病都好了。

后来袁绍失败了,陈琳成了俘虏。曹操审讯陈琳时问:“你骂我可以,两军交战,发表声讨书,这个很正常,可是,你为什么骂我的父母,你还连我的祖宗八代都给骂了。你给个解释吧!”陈琳说:“两军交战,各为其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意思是我也是奉命写文章,当时文思泉涌,骂过头了,没控制住。另外谁给我工资,我得替谁说话啊!言外之意他那么做是没办法的事。

曹操一想,也对,为袁绍做事,那只能骂他,骂的那么狠,真是太有才了,不愧建安七子之一啊!不但不生陈琳的气了,这还感叹上了,曹操对人才的爱惜和他的心胸可见一斑。于是曹操把谋士劝杀陈琳的话都当了耳边风,还让陈琳做了他的笔杆子。

曹操也不是永远宽容的,虽然爱才,不是所有骂他的有才之人都可活命的。阎王脾气一发作,后果不堪想象。当时有一位名士叫边让,还曾做过九江太守,是个大学问家,也是大文学家,对曹操血洗徐州很不满,不满你就事论事的骂,可能还会活命。

可边让说了很多曹操是阉党之后的话,言语之中句句是嘲讽。曹操忍无可忍,后来曹操逮住一个机会,毫不留情地就把边让杀了,还把边让全族三百多人一起诛杀。和边让一案的还同时有好几个文化人,其中有一个叫桓邵的向曹操自首,跪下磕头,痛哭流涕,求饶也没逃一死。可见曹操对边让那样的文化人是恨之入骨。

许攸之死也暴露了曹操的小人嘴脸,许攸是他的“发小”又有恩于他,官渡之战的胜利许攸功不可没,但最后还是一死。主要就是因为许攸居功自傲,经常跟曹操不叫丞相,叫他小名:“阿瞒,要是没有我许某人,你可是没有今天!曹操只好赔着笑脸说,是,许先生说得对,没有你的帮忙我确实是没有今天。”

但是许攸不停地说,他说说他的功劳也就罢了,以曹操的心胸也许不会杀了他。许攸还时刻“阿瞒,阿瞒”地叫着曹操的小名,叫的曹操直皱眉,这许攸也看不出个眉眼高低,这就让曹操很不爽了。许攸到死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也许到了阎王殿还会喊冤呢。

他们的死与不死不是因为运气,是边让和许攸碰到了曹操的软肋。

曹操的软肋来自于其不明不白的身世。他的父亲是曹嵩,当年他的爷爷为官清廉,后来又因为朝中党争被罢了官,等他爹出生时,他爷爷穷的竟然养不起了,就送给了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他父亲本名夏侯嵩,改名为曹嵩。曹腾虽贵为费亭侯,却自幼是一个太监。而在当时的社会,太监是被人歧视的阶层,深受那些出身名门的官僚士大夫的轻视。西汉之后宦官横行,到了东汉宦官更是盛行,东汉皇帝想利用宦官监督朝中大臣,没想到宦官更贪婪,最后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所以那些读书人、那些文化人、那些士大夫最看不起的、最痛恨的就是太监。

而曹操就等于是太监养子的儿子,边让因为这个瞧不起他,所以边让的骂和陈琳的骂导致不同的后果。许攸依仗是曹操的“发小”,一口一个“阿瞒”的叫着他的小名,这不是一般的不尊重领导,而是时刻在提醒曹操的身世,这个身世别人一提,他就如芒在背很不舒服。最后借许褚之手杀了许攸。

老虎屁股摸不得,比喻自以为了不起,不容他人触犯。原意是老虎屁股上的神经特别敏感,一刺激容易产生肾上腺素,引起它的暴怒,瞬间向人扑过来。曹操的“软肋”也碰不得,一旦碰了,死无葬身之地。

矬子面前不说短话,古人说的这话今天依然是真理。每个人都有“软肋”,这会成为这个人性格上的“短板”,不戳别人的软肋,有时是善良,有时是智慧。

相关参考

周瑜和曹操被罗贯中黑得多厉害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晋朝统一天下的故事,广义上一般也称之为"三国时期"。作为经典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它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描写也

周瑜和曹操被罗贯中黑得多厉害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晋朝统一天下的故事,广义上一般也称之为"三国时期"。作为经典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它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描写也

三国被埋没的将领,曹操欣赏他又愧疚他,为何被后人称赞?

三国被埋没的将领,曹操欣赏他又愧疚他,为何被后人称赞?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年代,这个时代虽然是乱世,但人才辈出,是我国最为精彩的一段历史。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

刘备谋害关羽的真实原因

《三国演义》中,华容道生擒曹操是刘备唯一成功的机会,但由于诸葛亮、关羽另怀心思,曹操被放,三足鼎立形成。诸葛亮希望在三足鼎立中实现与哥哥诸葛瑾的联吴抗曹,创立诸葛天下;关羽希望在三足鼎立中甩开心存异志

为何说曹操被三国演义忽略的牛人

真正被《三国演义》忽略的一个三国牛人,曹操长跪请教,曹丕说没他皇帝当不成他是曹操身边最神秘的一位谋士,曹操曾长跪请教他兵家之事,他死后郭嘉成了他的接班人,可是到曹丕称帝之时还在赞叹,没有这个人,他的皇

徐庶投奔曹操之后,为何被彻底埋没

喜欢三国文化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倒不是说徐庶本身少言寡言,而是赞扬他的忠义。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他本是刘备身边的谋士,却被曹操和程昱,模仿其母亲的笔迹,骗

历史上埋没人才的例子

一、举出历史上被埋没的人才的例子,重用人才后结果很好的例子埋没人才的例子:1、屈原为国为民,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但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后自沉于汨罗江

战功卓着的朱灵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

...的特质。尤其是他们对各路英雄的品头论足,就像是整部三国历史的微缩预告一样,那种对人性的洞察、对时事的把握堪称经典。可能由

战功卓着的朱灵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

...的特质。尤其是他们对各路英雄的品头论足,就像是整部三国历史的微缩预告一样,那种对人性的洞察、对时事的把握堪称经典。可能由

曹操被骂奸雄,刘备被骂大耳贼,孙权一听自己别称,就跳脚大骂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人有自己的别称,如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关羽被称为「”美髯公”,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诸葛亮被称为「”诸葛村夫”等等,这些名将谋臣尚且都有自己的别称。那么作为雄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