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嘴上的“子”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风俗习惯

Posted 土家族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土家人嘴上的“子”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风俗习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家人嘴上的“子”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族农民常常挂在嘴上的“子”,有些是无法转换成书面语言来表达真实意思的。不熟悉这些语言,有时还真的不懂得他们所表达的真实意思。

我是地地道道的土家族人,土家族应有自己的语言,但到底什么才是正宗的土家族语言?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能够界定。或许是阅历太少吧。倒是觉得“子”在当地土家族农民之中,有它的一些有趣用法,就权作是土家族农民的语言,或者叫方言罢了。

“房子”、“车子”、“票子”曾风行一时,尽管带“子”,但在当地农民的口中使用的频率却极低。原因非常简单,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相比太慢。这些“子”土家族农民还不敢奢望。

对牲畜的称呼带“子”,如“鸭子”、“鸡子”、“猫子”、“狗子”等。和其他地方、其他使用汉语的民族没有什么区别;用具也是如此,如“刀子”、“椅子”、“杆子”、“铲子”……

所不同的是对人或事的褒贬称呼,褒义的当面可讲出来,也好理解,贬义可就比较难理解了,甚至有些说法无法准确地转换成书面语言。如对一个有能耐的人,评价他(她)叫“搞架子”,承担主要责任(或起主要作用)的叫“老(扛)硬杆子”,借助(依靠)某人或某方面的力量叫“捎架子”,对某一具体事情所表的硬态,叫“拍坛子”,负担或者额外负担叫它“拖保子”……

贬意的统称是“日古子”,对不正经话,也可当面评说:这话完全是日古子话。至于评价谁是无能耐的人或做的不应做的事,叫日古子人或日古子事,往往是背后给予评价的,也可以说是个“殃乎子”……

评价其行为方面的,真就有点特别了。只说不做的,他们叫只会“煽调子”;先说后做但有始无终的,他们说是“涮坛子”;不顾实际情况贪大求全或过余浪费的,他们叫“绷壳子”,即“展虚面子”;讨好某人的行为叫“捧胯子”或“舔钩子”……

看来,老百姓口边的“子”真不少,可谓啥“子”都有,联糸到具体某个人的身上,啥“子”显得多?真的还很难定论,当然每个人都能套上几个“子”。

还是多与这些老百姓打交道,收集他们中间语言流传的“子”,闲时也来套套自己吧!

相关参考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你听说过为活人办丧事的事吗?用庆典的方式为活着的人像亡者一样办丧事?在土家族地区长阳就盛行着这种为世界所罕见的为活人跳丧的习俗。这种习俗叫做生斋,也叫吃斋饭。即60岁生日这天把拜寿当成丧事一样办,俗称

土家族的赶仗佬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风俗

赶仗佬是恩施土家族民间工匠“九佬十八匠”中的“九佬”之一。赶仗在当地又称赶山,是土家人由来已久的集体围猎活动,曾经是土家人谋生的重要手段和生活技艺之一。参与赶仗的人被称作赶仗佬。在赶仗过程中,赶仗佬们

土家族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族由于山川隔阻,很少与外界来往,生活相对比较封闭,也比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土家人是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的。因为与世隔绝所以他们的习俗也比较古老的,没有过多的改变。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吗?他们清明

土家族祭风神是怎么回事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祭风神,俗称“祭土神”,起源于元朝元贞二年(296年),距今有七百多年历史。清朝道光年间《思南府续志》记载:“印江则于六月六日,祭风神,或曰丰神,多以杨姓主其事,届日椎牛烹羔,鸡鹅鱼肉五牲毕具,跪

土家族跳丧舞的由来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跳丧舞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恩施土家族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土家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

土家人过赶年的来历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相传很久以前,土王杨格鲁带领族人沿辰水迁徙至梵净山脚下,见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葱茏,平坝遍布,下地可种阳春,上山可捕禽兽,下河可捉鱼虾,于是就带着族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有一年腊月,一支强大的外族队伍开进了

土家射虫日什么样的习俗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射虫日恩施土家族地区至今保留古老的习俗―――射虫,定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节头一天为射虫日,如今年农历正月二十五为惊蛰节(公历3月5日),正月二十四即射虫日。射虫日这天晚上,在田地边用石灰画一把

土家族婚俗中的猪脚有什么作用 土家族风俗

乡土性的土家族社会里,亲属、邻里关系交往密切,一家有事,大家帮助,尤其是结婚、生子、建房、丧葬等大型人生礼仪活动,不仅要去帮忙,而且还要去送礼。“礼尚往来是土家社会中村民们基本的处事准则。谁要是不守这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六月六是土家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被称为“晒龙袍”,和湖南汉族的“洗晒节”差不多,是一个民间的纪念性节日。六月六对土家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所以土家族六月

龙山县土家族编织工艺介绍 土家族的工艺

龙山县土家族编织工艺大致可分为藤编、草编、竹编三大类。藤编:龙山县地处山区,藤类植物多。主要采集青藤、绵藤、脱去皮,成为编织材料。按土家人的生活习惯和适用性,编织成藤箱、藤篮、藤椅、藤盘、藤席、藤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