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兩度接任林彪職務的陳光後被軟禁,授銜前自焚了
Posted 度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兩度接任林彪職務的陳光後被軟禁,授銜前自焚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兩度接任林彪職務的陳光後被軟禁,授銜前自焚了
1928年1月初,朱德、陳毅率「八一」南昌起義的殘部1000來人進至湖南宜章縣。宜章縣的地下黨員陳光異常興奮,當即將「馬日事變」後收藏的12支步槍獻出,組建了一支農民赤衛隊,然後配合紅軍參加了湘南暴動。參加過湘南暴動的開國第一上將蕭克將軍解放後評價說:「陳光當時獻出的12支步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那時赤衛隊武器很少,多是一些大刀梭標、土槍,能有這十幾支步槍真不簡單,對宜章暴動的成功,有著重大的意義。」
湘南暴動成功後,陳光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1930年2月,蔣介石發動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紅四軍3個縱隊在紅六軍二縱隊的配合下,首先在富田一帶徹底殲滅了敵先頭部隊一個旅。
在此役中,林彪的指揮所為突圍之敵所圍困。在此緊要關頭,已是紅四軍一縱隊(縱隊長為林彪)一支隊副支隊長的陳光,帶人拚死突入前沿,將林彪安全救出,自己卻在戰鬥中掛了彩。事後,不善言詞的林彪到救護所看望陳光時,一再表示感謝並主動為他請了功。
長征期間,已任紅2師師長的陳光帶領全師突破烏江天險,攻取遵義,血戰湘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西安事變後,陳光接替已調任紅軍大學校長的林彪,成為紅1軍團代理軍團長。
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林彪擔任115師師長,陳光任115師343旅旅長。115師最出名的戰役是平型關大捷,參戰部隊主要是陳光旅的兩個團。
1938年3月1日,林彪被閻錫山哨兵開槍誤傷。誰來接替林彪的位置,成了當務之急。115師副師長聶榮臻當時已到了晉察冀,代師長的候選人只有羅榮桓和陳光兩人。
當天夜間24時,軍委聯名致電羅榮桓:「林之職務暫時由你兼代。」
但由於八路軍總部在太行山,情況緊急來不及與中央軍委協商,在軍委致電前數小時,八路軍總部決定由陳光代理師長。
後來毛澤東同意了這個決定。之後,陳光擔任了5年之久的115師代師長。
此後陳光和羅榮桓一道在山東抗日根據地,多次粉碎了日軍的掃蕩,取得了甲子山、梁山、剡城等著名戰役的勝利,其中在梁山之戰中日本天皇的外甥戰敗刨腹自殺。當初不到一旅人眾而入山東,到抗戰結束時,已發展到10餘萬人。陳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以致在日軍本部,有關部門專門撰寫了「陳光部作戰研究」的小冊子供他們指導作戰之用。
1945年,陳光在延安出席黨的「七大」,並成為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生性率直的他在出席七大代表的人選問題上,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於情於理,皆不為過。不料,此舉引來軒然大波,有人以「陳光欲抵制黨代會」為由,直接上書毛澤東,指斥其有「反黨行為」。
毛澤東對這位井岡山會師時的連長畢竟是了解的。他經過調查,當即給陳光回了封信,稱:「你的意見我是了解的。有些意見是對的。你在山東執行的路線是對的。『七大』要開成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相信你能致力於開好這次大會。故意見可以會後交換。」
陳光接信,釋然於懷,並將書信一直珍藏在貼身衣袋裡。
七大以後,毛澤東果然踐諾,特地邀請陳光和夫人史瑞楚一道來家中作客,同他們進行了親切交談。毛澤東對陳光參加革命以來所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以後的工作進行了很多指示和囑託。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根據中共中央決定,林彪、陳雲、彭真等率幹部晝夜兼程趕往東北,陳光率部也和林彪一道趕赴東北。
約兩月後,國民黨部隊開始進佔錦州一帶,惡戰一觸即發,這時林彪得知陳光所部有部大功率電台,連忙致電陳光,要求調電台和機要人員供他使用。陳光考慮林彪部已有兩台大功率日制電台,當即回電希望不要調走電台。林彪則兩度來電繼續催調,並嚴辭責問陳光扣押電台,妨礙其指揮作戰。見此情況,陳光忙抽調出電台及機要人員,準備送往林彪處。不料,錦州之敵大舉進犯陳光部,撤退之際,陳光只得帶走電台及機要人員,電台因此無法上交。
隨後,林彪多次在公開場合指斥陳光「無理霸佔電台,抗命不交」。陳光與林彪的關係開始惡化。遼瀋戰役結束後,第四野戰軍(即東北野戰軍)入關參加平津戰役,不久四野勝利進駐北平,並在北平召開了師以上高級幹部會議,林彪傳達了中央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當講到「防止居功自傲」問題時,林彪當眾點名批評了陳光。此時剛被任命為四野副參謀長的陳光十分惱火,認為這是林彪有意打擊他。林、陳兩人由此徹底翻臉。
開國上將陳士榘曾回憶說我軍初到東北時,林彪就與陳光有了過節:「當時毛主席和黨中央命令林彪和彭真必須在蘇軍撤出一兩天內佔領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城市。但是林彪認為打長春沒有把握,建議攻擊長春的兵力向南集中,以便匯聚優勢軍力以利作戰。毛主席同意了林彪的部署。但幾乎同時,陳光火速進城,同蘇軍司令員聯絡,還換上了蘇軍的服裝到市裡轉了一大圈,發現偽滿的部隊已經變為國軍在佔領城市的一些要道。陳光感到事不宜遲,蘇軍中午撤出長春,他下午兩點就帶部隊猛攻長春,佔領了斯大林廣場和銀行的要地。他還親自到銀行樓頂指揮戰役,結果三四天就把東北重鎮長春拿下。毛主席知道後非常高興,致電林彪、彭真和周副主席、陳雲等領導,說佔領長春對東北和全國大局有極大影響,還要嘉獎有功將士。這個戰役在我軍很轟動,我們聽到後都覺得陳光打得漂亮。這件事情肯定讓林彪感到栽了面子,這對於爭強好勝的林彪來說是心腹大患,因為他不同意打長春,而陳光拿下來了,他心裡會感到陳光搶功。後來聽說他們在松花江附近的戰役也有過矛盾。」(見《一生緊隨毛澤東—回憶我的父親陳士榘》一書)
1950年1月,陳光被任命為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當時中央明確規定,在做港澳台情報工作時,必須遵守嚴格的程序和高度的紀律,結果陳光在掌握政策時,表現不夠審慎,粗心大意,致使一批台灣間諜從港澳地區滲透進來從事破壞活動,接著他又從個人利益出發,違反幹部政策,從老家拉來一批人到廣東進行軍事培訓準備安排工作。
被人舉報到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葉劍英那裡,葉劍英找陳光談話,陳光不但不虛心改正還發了脾氣,結果吵得拍了桌子。
由林彪任一把手的中南軍區決定撤銷廣東軍區副司令兼廣州警備司令的職務。1950年7月22日晚,這個處理決定由中南軍區電告了廣東軍區,鑒於陳光性格剛烈,又是戰功卓著的軍中元勛,電文強調盡量做到不擴散,具體實施由廣東軍區黨委安排,採取先撤換警衛,再行就地軟禁的辦法。
廣東軍區連夜召開黨委常委會(未通知陳光參加),由葉劍英主持,擬了幾套方案,都未獲認同,最後決定採取由李作鵬邀陳光游湖、再派人查抄住所的辦法。
陳光被軟禁後,據當時看守陳光的保衛幹事王大述回憶:盛怒中的陳光掏出珍藏在貼身衣袋裡的毛澤東1945年寫給他的信,氣憤地說:「有人陷害我,毛主席了解我,信任我,我要見毛主席。」說完,把信遞給了王大述。王大述看完那封信,嘆口氣勸道:「首長,你不要著急,事情會搞清楚的,你可以向毛主席反映情況嘛。」陳光點點頭,情緒才稍稍穩定下來。
這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陳光在王大述和其他警衛人員的護送下,被轉送武漢,軟禁在中南軍區的一座二層小樓里。期間,中南軍區不少舊部以各種方式探望過他。在以後長達3年半的時間裡,他一直被監禁於此,從來沒有離開過二樓。
1951年2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作出《關於批准華南分局開除陳光黨籍的決議》,決議指出:「陳光是一個歷史較長的共產黨員和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個高級指揮員。他在早年的革命鬥爭中,對黨對人民曾經有過一些貢獻。但到後來,由於他自高自大,不求進步,背上了老資格、功臣這個沉重的包袱,使他頭腦昏迷起來,在黨內黨外胡作妄為,目空一切,並從而發展到長期不接受黨的領導,對黨鬧獨立性。」
儘管當時的中南局、中南軍區先後派蘇靜、劉興元、梁必業找陳光談話,勸他認識錯誤,但陳光認為是林彪出於歷史過節,刻意加害他,因而拒絕接受組織對他的處理。事情就這樣拖了下來。
1954年6月7日,陳光在中南軍區的那棟二層小樓里,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終年49歲。
一年後,新中國首次授銜。陳光要是不出事,至少應是開國大將軍銜。
關於這起建國初期的陳光事件,參與處理此事的李作鵬晚年這樣回憶:陳光資格老,是員猛將。在延安時,他因一件小事與林彪吵過一次架,結下了芥蒂。林彪在陳光問題上心胸不寬,記仇。到東北基本上沒有重用陳光,讓他在地方部隊工作。南下到廣州只讓他當廣州警備區司令,太小了。當時之所以要抓陳光,主要罪名是講陳光要叛敵,出逃台灣。陳光對職務安排不滿意是有的,經常發發牢騷也是有的,但還不至於通敵叛逃。比如他曾跟我說,解放海南島不用打。我問他有什麼辦法,他說他可以和在海南的陳濟棠聯繫,叫海南島部隊起義,但要給他一個廣東軍區司令的職務等等。
陳光脾氣暴烈,動不動就拔槍示威。李作鵬說,當時誰都不敢去抓他。最後想來想去叫我帶兵去抓,因為我和陳光關係比較好。李作鵬為此邀陳光至廣州荔枝灣泛舟遊玩,藉機解除了他住處的武裝,並誘捕之。李作鵬言,原來講陳光住處藏有武器,其實我們去搜查時什麼都沒有。後來,我到武漢任中南軍政大學副校長,陳光得知後要求和我談話,我沒有與他談,因為經請示不同意。陳光因此徹底絕望,將被褥、凳子等堆在一起,自焚了。
綜合各方面的視角,陳光的悲劇不能全怪林彪,葉劍英等也有一部分責任。但很大一部分是陳光個人性格所致,居功自傲,拒不認錯。
性格決定命運,歷史在這裡徒留一聲嘆息。(劉繼興)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美航母核心人物被軟禁,FBI特工全方面監視,到底在擔心什麼
美航母核心人物被軟禁,FBI特工全方面監視,到底在擔心什麼?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美國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更是最後一個非漢人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因此一直備受爭議。清朝國祚267年(有人說只有250年),傳承11位帝王,從這個時間和傳位人數來看清朝也算是一個比較長壽的王朝,畢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更是最後一個非漢人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因此一直備受爭議。清朝國祚267年(有人說只有250年),傳承11位帝王,從這個時間和傳位人數來看清朝也算是一個比較長壽的王朝,畢
历史秘闻 全軍唯一一個拒授上將被批准之人,軍銜雖低但職務卻很高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第一次授銜,這是眾所周知的,當時出現了很多高風亮節的將領,主動要求給自己授予低一級的軍銜,不過不少要求低授的將領在經過組織的說服後,都接受原本應該被授予的軍銜,只有一個人,拒授上
文章:黨史文苑,作者:周世新。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陳光,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長起來的我軍高級將領,先後任少共國際師師長,紅一軍團第二、第四師師長,紅一軍團副軍團長、代軍團長,八路軍第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成吉思汗曾帶領著蒙古騎兵征服了世界上700多個民族,將44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踏於腳下統治,此等戰功,稱之為戰神一點也不為過。成吉思汗死前將自己軍隊的絕大多數都留給了小兒子托雷
想必每個人都有聽過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當時的我們感嘆於他的冷靜機智果敢,甚至是智慧的代表。那麼後來長大的司馬光到底怎麼樣了呢?這也許是我們都一直好奇的事情,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下長大後的司馬光。十九歲時
1955年9月27日,我軍舉行了第一次大授銜,授予了十大元帥、十大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798位少將,影響深遠。那麼,您知道這次授銜典禮的主持人是誰嗎?恐怕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這位主持人,名
55年授銜時,3名國軍將領授上將軍銜,為何傅作義、程潛未被授銜
1955年9月,我軍對一批將領進行了授銜,評出了十大元帥、十大將軍和上將5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人中,有不少是原國民黨的起義投誠人員。但是大家驚奇地發現,在這些人中,像傅作義和程潛這樣的原國民黨重量級
導讀:司令員和政委,是一支部隊中職務最高的兩位主官,司令員負責軍事,政委主管思想後勤工作。雖然在級別上政委與司令員一樣,但在1955年,全國第一次大授銜時,大部分司令員的軍銜都高於政委,少數資歷、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