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
Posted 礼节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
坐上龙椅,那真是唯我独尊的感觉,天下万物要啥有啥,没有得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八面。当然,等皇帝驾崩,离开龙椅的那一天时,同样也是风光无限,一来大办丧礼,二来以帝王之礼节厚葬,这也是封建皇帝享有的特权,无可厚非。然而,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王史中,也有不少皇帝驾崩后以百姓的礼节下葬。那么,到底谁才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呢?其实他就是开创帝制先河的秦始皇之子胡亥。胡亥,即秦二世,秦始皇第十八子,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少年,长于帝王家,生性造就的便是公子哥的脾气,根本就没有帝王之家应有的风范,更别提做皇帝了。可是,历史偏偏赐给了他一个做皇帝的机会,而成就胡亥皇帝梦的人便是太监赵高。因此,胡亥对赵高的这份恩情铭记于心,对他宠信有加,言听计从。
赵高仗着胡亥对自己的宠信,逐渐大胆起来,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坐上龙椅耍耍,故而先后拉帮结派,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无故诛杀忠良,并且怂恿胡亥深居后宫,说天下太平,陛下只管享受人生。结果,胡亥果真听了赵高之言,深居后宫,慢慢变得懒惰了,远离朝政。赵高乘机把持朝中大权,为所欲为。
后来,胡亥知道宫外的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的消息后,这才恍然醒悟,知道自己宠信的赵高居然是个大骗子、大坏蛋,自己悔恨不已,便传旨令赵高入宫见驾,借机处置赵高,而赵高却以有病为由不敢前往。此时,赵高的心中犹如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闷得慌,于是赵高下定决心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最终,无奈的胡亥被赵高逼迫自杀,从而结束了大秦帝国的统治。
胡亥死时年仅二十四岁,身为堂堂一国之君的他,按理说死后必然要按照帝王的礼节下葬。可是史料中却记载胡亥最终以百姓的礼节下葬,这其中到底有何缘由呢?因为胡亥死后,当时的赵高并没有垮台,仍手握大权,给不给胡亥以帝王礼节下葬,他最有说话的权力。
就这样,赵高以百姓的礼节将胡亥下葬于周杜国属地,也就是秦时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而胡亥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历史大地上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文/陈令申)
皇帝
相关参考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由于战乱频繁,诞生了无数名传后世的武将,不过由于古代女子地位地下,这些武将绝大部分都是男子。然而,即便女性受到严重禁锢,依然诞生了武则天这样的女皇,自然也就无法阻止女将的出现。实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的思想都是非常迷信的,不管是老百姓还是贵族,他们对自己的墓穴都非常注重,还有陪葬品,尤其是皇帝的陵墓,他们的陵墓陪葬品价值不可估量。民间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为了保护皇帝的陵墓防止被
平时只能单独用餐、家宴礼节又多到吓死人…你年年都吃的团圆饭,清朝皇帝却一生都吃不到
每逢除夕、春节等重大节日,中国传统的习俗便是要一家团圆、齐聚吃饭,然而紫禁城的宫墙隔出了两个世界,宫墙内的王公贵族享尽繁华权力,却永远无法像宫墙外的平民百姓好好吃上一顿团圆饭?原来清朝皇帝除夕家宴中,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任皇帝,比起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李世民的名气要大得多。 今天我们不说太宗,而是要介绍太宗的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后之礼下葬的公主。
在历史长河中,姚继可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姚继可是明朝后期的一位政治家,由于他敢于担当、功绩卓著,很受皇帝垂爱。可聪明诙谐的他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赋税,竟几次斗胆戏弄皇帝
慈禧是清朝的一位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的一位太后。慈禧为人喜欢奢华,不光是在生前还是在逝世之后,都要讲究一个排场。网络配图光是慈禧修建自己的陵墓,就耗费了巨资,并且还在死前提出了两点要求,第
历史人物 宋仁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为何他死后百姓都痛哭不已呢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仁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仁作为儒家思想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可谓是意义重大。仁义二字也是代表了儒家思想中做人的最高准则,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以仁宗为庙号的宋仁宗赵祯,他到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囊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来,不管任何朝代都有百姓起义者。有些或许是因为不满统治者的残暴,有些则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而起义。>不过纵观古代百姓起义的
关于高季兴简介,高季兴的原名是高季昌,字贻孙,是河南人。高季兴出生于858年,死于929年,享年71岁。高季兴是五代十国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南平的开国君主。高季兴当上开国皇帝,真的是创造了奇迹。因为高季兴最初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