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 協約國統帥斐迪南· 福煦

Posted 世界

篇首语:也许就是那么一颗不甘服输的心带着我奋斗下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 協約國統帥斐迪南· 福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 協約國統帥斐迪南· 福煦

本文已經獲得話說世界公號授權發布
本內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話說世界》20卷叢書
斐迪南·福煦(1851—1929年), 法國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幾個月協約國軍總司令,被公認為協約國獲勝的最主要的領導人。
1918年代表協約國在貢比涅森林簽訂對德停戰協定,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
福熙具有超凡的軍事協同組織能力,他成功地指揮英法美等協約國部隊取得了對德國最後決戰的勝利,也為未來戰爭中多國聯合部隊的統率、組織和作戰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進攻精神
福煦出生於上比利牛斯的塔貝斯,其父拿破崙·福熙是個文職官員。
1869年,福煦考入著名的麥茨地區的聖克里門耶穌會學院,為報考工藝專科學校做準備。
在麥茨,他親身經歷和目睹了普法戰爭中弗朗索瓦·阿希爾·巴贊的被圍與投降。法國的失敗,給他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他奔赴家鄉,報名入伍,但沒趕上參加戰鬥。
停戰以後,他回到聖克里門,這時麥茨已經成為德國的城市了。
戰敗的悲痛與恥辱使他立下誓願:入伍當兵,光復阿爾薩斯和洛林!
福熙從工藝專科學校畢業後進入 炮兵學校成為教官。
1885年,他被調到高等軍事學院工作,1891年調陸軍總參謀部三局任職,晉陞少校。
不久,又入高等軍事學院攻讀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主要講授戰略課。
1901年福煦返回軍隊,1903年升任上校團長,1905年調任第五軍參謀長,1907年調回總參謀部。
1908年,他晉陞准將,同時被總理克里孟梭任命為軍事學院院長。
在該學院的25年中,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軍事理論,不僅為法國培養了整整一代軍官,而且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理論。
他的理論的核心是進攻學說:進攻是作戰的最高原則,是獲得勝利的唯一途徑,即使瀕於失敗也不要放棄進攻。
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這種軍事思想在法國軍事界一直占統治地位。
喬治·克里孟梭
揚名一戰
1911年,福熙離開軍事學院,升任第十三師師長,1913年8月,出任第二十軍軍長,坐鎮南錫,守衛著洛林前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初期, 福煦率領他的二十軍成功阻止了德軍的進攻,一舉收復三個城鎮和10英里的國土,穩住了法軍右翼的戰線並實施了熟練的撤退。
在接下來的馬恩河會戰中,福熙與德軍狹路相逢。
他在給霞飛的電報中說,我的左翼在撤退,我的右翼在撤退,我的正面受到敵軍的猛攻,好極了,我正在進攻。
福煦成功地阻止了氣勢洶洶的德軍進攻,守住了陣地,使危在旦夕的巴黎轉危為安。
福熙在這一戰鬥中名聲大震,成為法軍的中流砥柱,被法國輿論界譽為「歐洲第一軍事家」。
福煦,法國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就任最後協約國軍總司令,公認的協約國獲勝的最主要的領導人之一。1918年代表法國在貢比涅森林簽訂對德停戰協定,後又在巴黎和會上發揮重要作用。著有《戰爭原理》《戰爭指南》等,強調殲滅思想和集中優勢兵力原則。
三國元帥
1918年3月,德國垂死掙扎,魯登道夫竭盡全國之力,發動了最後的突襲。
德軍迅速突破了英法聯軍的數道防線,兵鋒直指巴黎。
英、法、美聯軍由於意見分歧,導致了指揮上的混亂,聯軍的防線出現了漏洞,面臨崩潰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眾人推舉福煦出來協同指揮。1918年4月14日,福熙就任協約國盟軍總司令,統一指揮協約國軍隊對德軍發起總攻。
在協約國軍隊的強大攻勢下,德軍防線土崩瓦解,這時德國內部也爆發了革命,德國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被迫於11月7日與協約國開始停戰議和。
11月11日,福煦代表協約國與德國代表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自己的車廂里簽訂了停戰協定。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福煦成為戰爭的英雄,英國和波蘭都授予他元帥稱號,他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三國元帥。
福煦車廂內景。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協約國與德國代表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的福煦車廂里簽訂了停戰協定,11時,各戰勝國鳴放禮炮101響,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戰後,福煦車廂被放入了博物館。
—END—

相关参考

為什麼說一戰是不徹底的戰爭

大多數人都認可《凡爾賽和約》,戰勝國對德國的過於苛刻,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但很少有人知道,協約國對德國軍事打擊的不徹底性,是導致其戰後軍事力量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不完

唯一能阻止希特勒的男人,卻因戰場上的善良舉動,引發了世界大戰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時間先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時候歐洲戰火不斷,協約國與同盟國爲了各自利益發起一次次殘酷的戰役,這其中就包括了伊普爾戰役。這是發生在1918年9月28日,英德兩國

為何趙匡胤是五代十國終結者

五代十國,是繼魏晉南北朝之後,另一個頻繁更換朝代,各地藩鎮割據,整個中原地區混亂不堪的年代。與漢末相同,唐朝末期也是宦官把持政權,搞得朝堂烏煙瘴氣。也就是說,唐朝已到了所謂「氣數已盡」的地步。此時的大

歐洲小城薩拉熱窩,如何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28日上午10時多,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乘坐一輛敞篷汽車,經過薩拉熱窩的一座石拱橋邊時,遭到一名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的刺殺。斐迪南大公夫婦倒在血泊中,不久去世。這座

戰神粟裕成爲終結者,日軍獻出指揮刀

作者:槍騎兵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佈投降,標誌着二戰東方戰場的結束。然而這個日子在當時僅僅具有象徵意義,在廣袤的中國、亞洲、太平洋戰場,還有幾百萬虎狼一般的日軍依

三國最後的名將終結者,一人滅掉三大頂級名將

263年8月司馬昭發動三路伐蜀之戰,戰前曹魏朝中上下反對者多,原本以為這是一場要持續較長時間的戰役,卻沒想到鄧艾兵行險著突破陰平小道的天險,連續拿下江油、涪城、綿竹後一路挺進到成都,在姜維的蜀漢主力大

有些小細節隱藏在這些一、二次世界大戰的老照片中,等你看見了,就會大受感動。

當年的戰場是很可怕很沉悶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可怕。也難怪,這些士兵要尋求一點慰藉、一種「家」的提醒。tumblrtumblrImgurImgurtumblrtumblrtumblrI

有些小細節隱藏在這些一、二次世界大戰的老照片中,等你看見了,就會大受感動。

當年的戰場是很可怕很沉悶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可怕。也難怪,這些士兵要尋求一點慰藉、一種「家」的提醒。tumblrtumblrImgurImgurtumblrtumblrtumblrI

历史秘闻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51個小知識

1,蘇聯是二戰傷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大約有2100多萬。2,在二戰中死亡的每五名德國士兵中,有四人死於東線。3,據估計,大屠殺期間有150萬兒童死亡。其中約有120萬是猶太人和數以萬計是吉普賽人。4,出

历史秘闻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51個小知識

1,蘇聯是二戰傷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大約有2100多萬。2,在二戰中死亡的每五名德國士兵中,有四人死於東線。3,據估計,大屠殺期間有150萬兒童死亡。其中約有120萬是猶太人和數以萬計是吉普賽人。4,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