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英国·1934年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
Posted 因
篇首语:不怕山高,就怕脚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 英国·1934年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国 英国·1934年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
1934年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
汤因比(1889—1975),英国著名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早年曾在牛津大学的巴里奥学院学习古代史,后去雅典不列颠学院进修考古学。1912年回牛津大学任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外交部政治情报司任职,参加过巴黎和会。1919年任伦敦大学教授,并兼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研究部主任,同时主编《国际事务概览年刊》(1920—1946)。还担任过伦敦经济学院世界史教授,并获牛津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37年任英国科学院研究员。1943年—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1955年退休。1975年10月22日在英格兰病逝。
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从1934年起,他开始发表代表作即12卷本的《历史研究》。他认为人类历史表现为若干“文明”。每一种“文明”要经历发生、成长、破坏、崩解和死亡等5个阶段。“文明”的灭亡是可以用某种明智的、及时的措施来防止的。汤因比将人类历史划分成20多种自成体系的伟大文明,但其中大多数均已灭绝,仅存5种文明,即西方基督教文明、东南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北非西亚的伊斯兰教文明、南亚的印度文明、中国的东亚文明。汤因比以一种积极的姿态看待东亚文明。认为中国——东亚文明具有其它文明所没有的稳固安定性。汤因比的其它重要著作还有《在考验中的文明》(1949)、《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1954)、《我的经历》(1969)等。其史学理论在西方史学界有较大影响。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汤因比历史研究 汤因比名言 汤因比著作集 汤因比挑战与应战
中文名称: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外文名称:ArnoldJosephToynbee别名:汤因比国籍:英国出生地:伦敦出生日期:1889年4月14日逝世日期:1975年10月22日职业:历史学家、哲学家w
他闪烁的灵感对后人颇有启发——汤因比病逝汤因比(1889—1975)是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1889年4月14日,汤因比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青少年时期,汤因比受到了良好的古典教育。他
国外名人传 汤因比人物生平简介,汤因比怎么死的,汤因比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阿诺尔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JosephToynbee,1889—1975),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当代思辨的历史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汤因比于1889年4月14日生在伦敦,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认本题是历史探究型题.题干要求根据材料运用历史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探讨.首先解读材料,明确观点.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是文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
克伦威尔于1599年出生于英国,家庭条件富庶,父亲是这个小镇的乡绅。克伦威尔的家庭在当地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倡导清教徒的生活方式,生活艰苦,对自我要求比较高,想要通过自我清修的方式完成自我救赎。克伦威
克伦威尔于1599年出生于英国,家庭条件富庶,父亲是这个小镇的乡绅。克伦威尔的家庭在当地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倡导清教徒的生活方式,生活艰苦,对自我要求比较高,想要通过自我清修的方式完成自我救赎。克伦威
解密英国政治家克伦威尔的一生克伦威尔于1599年出生于英国,家庭条件富庶,父亲是这个小镇的乡绅。克伦威尔的家庭在当地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倡导清教徒的生活方式,生活艰苦,对自我要求比较高,想要通过自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