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英国·1938年3月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
Posted 政策
篇首语: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 英国·1938年3月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国 英国·1938年3月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
1938年3月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
尼维尔·张伯伦(1869—1940),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1869年3月18日生于沃里克郡伯明翰市。早年在伯明翰市经商。1911年当选入伯明翰市参议会。1915年起任该市市长,1918年当选下院议员,1922年起任邮政大臣、卫生大臣、财政大臣。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任首相。辞职后在丘吉尔内阁中任枢密院院长至1940年9月。同年11月9日病逝于汉普郡涅克菲尔德。著有《演讲集·为和平奋斗》。
张伯伦在历史上是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38年3月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后,张伯伦政府声称英国在保障奥地利独立方面不承担任何义务,并于同年4月正式承认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同时,张伯伦政府同意大利签订条约,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占;并纵容意大利对西班牙继续进行武装干涉。在远东,张伯伦纵容日本侵略中国。1938年9月,张伯伦又积极策划将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纳粹德国的慕尼黑阴谋。9月30日又同希特勒签署《英德互不侵犯宣言》。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是引火自焚。1940年7月,战火烧到了英国本土。在此之前的5月10日,当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时,张伯伦在一片谴责声中辞去首相职务,这是其绥靖政策导致的必然结局。
相关参考
1938年9月“绥靖主义”达到顶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西方大国统治集团对德、日、意法西斯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20世纪30年代以来,德、意、日三国对外侵略扩张,严
1938年3月3日英国向德国提出解决殖民地问题的方案在希特勒德国对外侵略扩张计划中,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是其主要目标之一。英国既不愿意满足德国对英国提出的殖民地要求,又要执行绥靖政策,与德
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1938年9月13日晚11点,一份电报越过英吉利海峡飞向德国:“鉴于局势严重,我提议立即前来见您,以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法,请赐告会面的地点,盼尽早赐复为感。”这封电报乍一看很像一封
人物志 张伯伦 生平事迹简介,张伯伦个性品质,张伯伦怎么死的?
阿瑟·尼维尔·张伯伦(ArthurNevilleChamberlain,1869—1940),英国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任英国首相,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张伯伦于1869年3月18
1984年3月煤矿工人大罢工这是1984年英国发生的自1926年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煤矿工人大罢工。撒切尔政府为整顿过去工党执政期间推行的国有化政策而造成的亏损局面,于1984年3月6日宣布关闭全国17
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协定》签署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四国政府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南部的城市慕尼黑举行首脑会议,史称“慕尼黑会议”。9月29
1938年9月23日《戈德斯堡备忘录》《戈德斯堡备忘录》系法西斯德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份外交文件。1938年9月22日,希特勒与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德国戈德斯堡举行双边会谈。希特勒蛮横地要求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29日,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当时的纳粹德国共同签署了《慕尼黑协定》企图牺牲捷克,并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企图换来长久的和平。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大陆政策的又一次胜利
1935年赖伐尔推行绥靖政策赖伐尔(1883—1945),法国政治家、民族叛徒。生于奥弗涅山脉的沙泰勒东。曾就读于里昂大学和巴黎大学,毕业后取得律师资格。1903年参加社会党,1914—1919、19
职业:英国首相国籍:英国为什么出名:张伯伦在1937年至1940年担任英国首相,他的政府被纳粹德国在欧洲的侵略行动所引发的危机所支配。今天人们对他记忆犹新,主要是因为他未能安抚希特勒,特别是在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