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衰败始于曹丕成为接班人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衰败始于曹丕成为接班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魏衰败始于曹丕成为接班人

2、曹魏最后是被权臣司马炎以和平方式取代的

曹魏衰败始于曹丕成为接班人

曹操弃曹植而选择曹丕,究竟是对还是错?

有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缘于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如果当初选择曹植情况就不一样,曹植假如当了皇帝就没有司马懿、陈群这些人什么事了,司马氏夺权的一幕肯定不会出现。

这样说似乎有一些道理,如果曹植当上皇帝,司马懿不仅掌握不了大权,而且会被曹植首先收拾掉,确实没有后来的魏晋禅让了。但没有司马懿曹魏的江山能坐稳吗?这大概又是一个问题。

司马氏之所以取代曹氏开创了另一个朝代,他们自身的努力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原因在于曹氏子孙们自己把江山弄丢了。无论曹丕还是曹植掌权,关键不是看司马懿能否得势,而是看曹丕和曹植谁的政治素质更高,谁有当一代明君的潜质。事实证明曹丕不具备这样的潜质,但可以肯定地说,曹植更不具备。

与工于心计、颇有诚府的曹丕相比,曹植显得更加坦诚、率真。赤壁之战后的某一天,刚刚投奔曹操的著名书法家邯郸淳有事拜见曹植,邯郸淳成名很早,有神童的美誉。他见到了曹植,那时正值炎夏,外面很热,曹植见了邯郸淳不说一句话,既不问他来做什么,也不搭理他,把大书法家撇到那里自己走了,弄得邯郸淳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颇为尴尬。过了一会儿,曹植回来了,原来他洗澡去了,刚洗完澡的曹植披着头发、光着膊子,坐下就跟邯郸淳畅谈不止。曹植的口才极好,而且有表演天赋,记忆力也惊人,激动时一会儿击剑,一会儿吟颂诗文,一气吟颂数千言不带歇气的。

终于停下来喘口气,曹植这才问:邯郸先生,你来这里做什么?邯郸淳说了公事之后,曹植进内室换了衣服,整顿仪容,重新回来跟他谈天说地,曹植的知识很渊博,从三皇五帝说到历代贤君名臣的优劣,从古今文章的得失说到如何用兵,曹植谈性不减,索性留邯郸淳一起喝酒吃饭,还叫了一些人作陪,一边吃曹植一边继续聊,中间不忘让人过来添酒加菜,整个席间全是他一个人的事,坐席默然,无与伉者。

这是生活中真实的曹植,聪明、博学、热情、充满激情。读曹植的诗文,也深为其才华所感染,三曹中公认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谢灵运甚至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读他的诗作,最大感受是里面蕴含着的那些真实的情感,对友人的思念,对弱势者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种种看法,都发自于他的内心,加上文采卓绝,水平实在很高。

但是,文采与政治是两回事,中间不能划等号,历史上像曹操那样集文学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毕竟是极少数,曹植不属于这样的伟人,他长于文学而短于政治,他是性情中人,不是官场中人,更不是雄才大略的霸主。

与曹丕的深沉的相比,曹植更随性和浪漫。但随性再往前走一步就容易变成任性,浪漫再往前走一步就容易变成轻浮,曹植恰恰走得有点远。史书中说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他的这些缺点都能举出具体事例来。曹操开始觉得曹植坦诚、善良、有同情心,又极具才华,比较喜欢他,有意让他接班。但曹操吃不准,还想观察观察再说,于是让他们兄弟几个都开府,交给他们办一些事,用以考察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办事水平,曹操慢慢发现曹植在政治上不够成熟,感性的东西太多,有些作为还显得浮华和夸张。

曹操经过痛苦的思索最终决定把权力交给曹丕,尽管这不是他最满意的结果,但在他看来这仍然比交给曹植来得保险。失望中的曹植突然变得消沉和自暴自弃,经常酗酒误事,让曹操更加失望。有一回他喝多了,跟心腹杨修一起从只有帝王才能通行的司马门乘车而出,一边走一边大声议论,说他们兄弟们之间的坏话。曹操得知后大怒,杀了管理司马门的官员以示对曹植的警告,可曹值仍然不加收敛,以后又出现喝酒误事的行为。曹植有善良、坦诚的一面,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是一流的,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缺少必要的诚府,也不具备政治技巧,尤其是遭遇挫折后表现出来的不堪一击,更是不成熟的表现。可以肯定,曹操即使当初把权力交给了他,他也不会把江山治理得比他哥哥曹丕更好。

太浪漫就是轻浮,太温情就是不成熟。同一件事,对普通人来说属于浪漫,对领导可能就属于不成熟了。领导者肩负着与一般人不一样的责任,因而要求他们更加沉稳、成熟和老练。成熟的领导应该熟悉一切情况,将大局掌握在自己手中,能知人善任,同时能驾驭复杂的局面,也能驾驭各种类型的下属,始终成为本集团的核心。

领导者通常工作在舵手这个位置上,他应该站得高、看得远。当上领导也不排斥一些个人爱好,极个别领导也有可能成为与本人工作不太相干的某个专业领域里的专家,但那通常是凤毛麟角。对领导者来说,任何个人爱好都位于从属地位,领导的精力应该放在事业上,既然被推上了这个特殊的岗位,这一点就无法选择,该牺牲的就得牺牲。

一个好人、有才情的人、天赋很高的人却未必是一名好领导。领导除了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摔打,在失败中逐渐成长、成熟。自控能力是领导者成熟的一个标志,在复杂或突然的情况下,要善于排除不良外在因素的刺激和干扰,运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领导者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下属,具有示范效应,领导者性格上是否成熟、稳健也决定着集团的共同命运。

曹魏最后是被权臣司马炎以和平方式取代的

曹魏国(公元220年-266年),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武帝,魏朝,计曹操共6帝。曹魏最后是被权臣司马炎以和平方式取代的。

曹魏灭亡原因:

1、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政策是错误的,那时的蜀国已经是疲于兵战了,应该休养生息,但诸葛亮却一意孤行地进行北伐,这是其亡国的原因之一。

2、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又受听小人——太监之言,不知道三多二少的笨蛋,这对于诸葛亮来说肯定是一个令他头痛的家伙。事事掣肘,不败才怪。

3、还是老诸葛的错误,如果按魏延所献计策,也不失为一个对于蜀国长治久安的国策,可惜的是诸葛就认为他有反骨,死后还把他给杀了。

4、杀马谡,绝对是一个错误,为了强求那个所为的严军令么?给自己戴高帽子沽名钓誉罢了。他难道忘记了,他出兵收拾孟获时,这个被斩的人儿还给他出过主意:“攻心为上。”最终收服了孟获。

5、人才严重匮乏。曹魏前期,曹操广纳贤能之士,后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执行,外部人才资源匮乏,并且大多数成为司马懿、司马师及司马炎一族的心腹。

6、用人严重不当。司马懿之心,曹操心里很清楚,并明确不可重用,但考虑到他的军事才能,还是没有杀他,但是仅仅作为辅政大臣最后一位。但后代曹睿即位后,改变这一政策,导致司马懿家族逐渐做大。

7、新魏主更换太快,后期太小,难以驾驭士族权臣;

8、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将领独大,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

9、九品中正制大大强化士族力量,削弱君权,使得一旦皇帝能力稍衰就容易导致权力旁落,埋下了曹魏最终为士族代表司马氏所取代的祸根。

司马氏一家的兴起有以下几个原因:

A、第一代司马懿极具谋略,他善于韬光养晦,其实曹操并不是很信任他,但他能够明哲保身,安然无恙;

B、司马懿寿命较长,他不敢欺负的曹魏前三代领导人都比他先走一步,留下来的人论智谋没有他刁、论威信没有他高、论形势没有他强,结果不言而喻;

C、司马懿的儿子中有两个人智慧超群,司马师、司马昭秉承司马懿的斗争路线,充分地把曹魏赶下政治舞台.

相关参考

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任皇帝曹丕是怎么死的

曹丕,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任皇帝,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自幼好文学,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同时,曹丕还是以为很有野心的人,从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且成为曹操的开国皇帝这一点就可体现,正所谓

曹魏不过三代帝王,为何衰败至被内部司马氏吞噬

东汉末年的曹氏和夏侯氏同穿一条裤子,这是看过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氏夏侯氏是官宦世家,曹操父亲曹嵩在汉灵帝时期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不是因为曹嵩多厉害,而是他的养父曹腾是权宦,侍奉了汉室四代天子,名望颇

为何曹操喜欢曹植,而让曹丕接班

为何曹操喜欢曹植,而让曹丕接班?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死于宛城之战,曹丕就成了曹操的嫡长子,按找中国立长立嫡的传统,无论如何他都应该是曹操的合法继承人。可偏偏曹操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从来没想过立长或是立嫡

曹丕托孤给哪些大臣

曹丕托孤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丕因为出兵攻打吴国而兵败,回来之后一病不起,曹丕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因此就想在自己临死之前安排好后事,这些后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国家的接班人。曹丕画像因为自己的子嗣还很小,

朱坤明:曹操为什么没有立曹植为太子

曹操是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和曹丕、曹植被后世称为「”三曹”。作为政治家,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深知作为曹魏集团的接班人,必须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懂得理顺文武大臣之间的关系,而这些曹植都是不具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之一朱铄

  朱铄(?—约226年),字彦才。三国曹魏将领。沛国谯县(治今安徽濉溪)人,建安后期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  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

曹丕心腹吴质简介,曹魏四友之一的吴质怎么死的

吴质(177—230),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

曹植才高八斗,司马懿为何不辅佐他而选择曹丕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以及谋略家,可能是基因好,他的几个子儿都非常有才。其中,曹操最为器重的是曹植,为卞夫人所生。曹操对他很是维护,有心将他培植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惜在最后的权位争夺中,曹丕

曹植才高八斗,司马懿为何不辅佐他而选择曹丕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以及谋略家,可能是基因好,他的几个子儿都非常有才。其中,曹操最为器重的是曹植,为卞夫人所生。曹操对他很是维护,有心将他培植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惜在最后的权位争夺中,曹丕

劉曄曾提出曹魏和蜀漢共同夾擊孫權,但被曹丕拒絕

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之後,劉備為奪回荊州,於黃初二年(221年)率兵向東吳進軍,夷陵之戰爆發。值此之時,劉曄建議曹丕趁機攻打建業,和蜀漢瓜分東吳,但曹丕並未采納。看起來,曹丕似乎錯失了一次良機,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