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楷书产生于何时
Posted 早产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楷书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楷书产生于何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楷书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楷书产生于何时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因字体端正规范,堪称楷模,故得此名。提起它,人门很自然地会想到唐代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和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以为这些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楷书。其实不然。那么,楷书最初产生于何时呢?
一些人认为可以上推至汉初,甚至有人提出秦始皇时代。例如宋代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宣和书谱》在《正书叙论》篇中叙:“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汉初建初(汉章帝年号,公元76—83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而或者乃谓秦羽人(羽人一说为职官名,掌征集羽翮作旌旗车饰之用;又一说是道士的别称——笔者注)。王次仲作此书献始皇以赴急疾之用。”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楷书始于东汉,也有的说是三国时代的魏时。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正、行二体始见于钟书。”钟,指三国时魏人钟繇。而今人钟明善在《中国书法简史》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从汉字书法发展上来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书法从小篆转向隶书,这是第一次重大的决定性变革,从此汉字由圆变方,一直至今都沿袭了这种方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真书、行书、草书这三种汉字书法的重要书体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魏甘露元年《譬喻经》墨迹、西晋元康六年写的《诸佛要集经》墨迹等,左弯的笔画为楷书的撇代替,斜钩代替了(隶书的)磔。此时真行草三体具备”。当时“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钟繇在这种崭新书体(楷体)的完善、推广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按照这种说法,楷书经钟繇的完善并推广得到了大发展,那么其先声当然还得在此以前了。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楷书作品《玄秘塔碑》(局部)近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汉未波、磔(左撇为波,右捺曰磔)纵肆极矣。久而厌之,又稍参篆分之圆,变为真书。”康氏又说:“汉隶中有极近今真楷者,如《高君阙》‘故益州举廉丞贯’等字,‘阴’‘都’字之‘邑’旁,直是今真书,尤似颜真卿。考《高颐碑》为建安十四年(公元209 年),此阙虽无年月,当同时也。《张迁表颂)其笔画直可置今真楷中。《杨震碑》似褚遂良笔,盖中平三年(公元186 年)。《子斿残石》、《正直残石》、《孔彪碑》亦与真书近者。至吴《葛府君碑》则纯为真书矣。”
赞成三国时期说法的还不乏名家,例如《中国书法简史》的撰者包备五说过,“汉隶的形体美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字画上又有了‘侧(点)’‘掠(长撇)’‘趯(直钩)’‘啄(短撇)’结体上更趋于遒丽、严整,这就形成了真书。”有关真书,清代书学家钱泳曾有一个颇给人启迪的说明,按其《书学·隶学》上讲:“篆用圆笔,隶用方笔,破圆为方而为隶书,故两汉金石器物俱用秦隶,至东汉建安以后,渐有戈法波磔,各立面目,陈遵、蔡邕,自成一体,又谓之汉隶。其中有减篆者,有添篆者,有篆隶同之者,有全违篆体者,鲁鱼之惑,泾渭难分,真书祖源实基于此。”
循着今存的一些历代碑碣墓志上的书法窥察,我们可以在隋朝《龙藏寺碑》中看见唐代《九成宫》的先声。而隋则是融合北(朝)碑南(朝)帖的时代。北碑中的《张玄墓志》、《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都是采用规范的楷体书写的。而北朝的书法,又可以在汉碑中发现其痕迹。如《经石峪大字》、《郑文公碑》、《刁惠公志》,则出于汉《乙瑛碑》;《贾使君碑》、《魏灵藏》、《杨大眼造像》各碑,则出于汉《孔羡碑》。
那么,楷书之根究竟在何处呢?
相关参考
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之一,它源远流长,贯穿古今,是我国自有文书以来的第二大书体,直贯秦、汉、魏、晋六朝,代篆书而盛行于世。唐以后虽然楷书占据统治地位,但隶书仍然流行,以至今日。由于隶书体
日本的神话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日本人最早的神话书是什么 神话故事是远古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对自然界产生的一些无法理解之事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远古人民结群而居,在集体劳动和共同生
柳公权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唐朝诗人,京兆华原人氏,字诚悬,生于公元778年,去世于公元865年。柳公权以楷体著称,是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在当时与另一个楷书大家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欧阳询是唐朝潭州临湘人氏,生于公元557年,去世于公元641年,字信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修以书法驰名天下,创“欧体”,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柳公权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唐朝诗人,京兆华原人氏,字诚悬,生于公元778年,去世于公元865年。柳公权以楷体著称,是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在当时与另一个楷书大家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有“颜精柳
欧阳询是唐朝潭州临湘人氏,生于公元557年,去世于公元641年,字信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修以书法驰名天下,创“欧体”,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
赵孟书陶渊明《五柳传》赵孟书陶渊明《五柳传》赵孟书陶渊明《五柳传》,是其楷书代表作,也是一本楷书书法的名帖。《五柳传》又叫《五柳师长传》,是东晋陶渊明的自传作品,喝酒、念书、写文,是陶渊明心中的人生三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
历史人物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的简介 欧阳询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欧阳询人物生平简介 欧阳询出生于唐朝时期,是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因其书法远近驰名,被成为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不仅在书法上颇有研究,更是书法理论家。他将自己的实践
历史人物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的简介 欧阳询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欧阳询人物生平简介 欧阳询出生于唐朝时期,是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因其书法远近驰名,被成为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不仅在书法上颇有研究,更是书法理论家。他将自己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