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Posted 学生

篇首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 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2. 确定好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

  3.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建构认知体系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物理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学科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程理念强调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改变那种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取而代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趋于理性,富有成效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师要树立生生互动观
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实践来看,合作学习还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因为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案例1:某位教师在上“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公开课时。在引入课题时让学生分组合作先一起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提供下列器材:2ml菜籽、一只10ml量筒、一把塑料尺、一段铁丝,并提出问题“怎样测出菜籽直径,请提出多种方案”。同时说明以下几点:
(1)测量的方案可以是近似的。
(2)提供的器材供选用,可用可不用。
(3)每小组只研究讨论测量的方案,不必测出结果。
(4)每小组自定一个组长,将测量的方案列出。
(5)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方案既好又多。
上课的教师将全班54位学生按6人一组分成9个探究小组,每组男生和女生、物理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同时由于教师对每组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时非常热烈、认真,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大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形成了浓厚的积极探究的气氛,小组之间形成了积极的竞争氛围。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通过小组合作感受了成功的快乐,感受了合作的愉悦。
案例2:某位教师在上一节“楞次定律”公开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把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成随堂的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感应电流方向遵循的规律。由于上课的老师没有做好前期的引入教学和组织工作,结果虽然实验室里看似很热闹,但真正能动手研究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看着实验器材不知所措,有些小组甚至在互相嬉闹,小组汇报时也只是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设想是好的。但如果老师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不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科学家用了大量时间才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在一堂课就探究出来呢?试想,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生生、师生之间互动合作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因为如果教师把自己看作是工作者的话,那么他就会把学生看作是工作的对象,予以机械刺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2 应选取合适的物理内容,要避免只注重形式未注重实效的形式性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并非适合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都需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标背景下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探索的教学模式。因为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所以我也不例外的积极投入到探究之列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标背景下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探索的教学模式。因为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所以我也不例外的积极投入到探究之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合理分组,有效分工
要形成学生之间的合作 ,并使这种合作积极有效,就要使同学之间建立起积极互动关系,每个人要明确并积极承担在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中的责任。实施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策略是合作学习能否有效的前提,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作为物理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个人爱好、个性特征和家庭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分组分工。一般说来,合作学习的分组以互补性为原则。互补能增进对不同人的了解,从而增强合作的兴趣和共享性,使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增多。互补的分组就是要男女生搭配,学习基础好、中、差学生搭配,能力不同的学生搭配,不同特长的学生搭配,不同家庭环境的学习搭配…………..(我们学校每小组一般是6-9人分成一组。我们学校班额很大,每组成员人比较多。)每组中一定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并且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相当,这样才能在各个小组展开公平的竞争。小组建立后,首先选出小组长,然后共同讨论确定本组的口号和目标,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张贴到后边的黑板上,最后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例如谁组织讨论或实验、谁具体操作、谁作记录、谁主要回答老师或其他小组的提问等等。但这种分工并不是一层不变,他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轮换角色,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训练自己,让每位学生均衡发展,同时也曾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精心设计,组织好合作学习中的讨论与交流
“讨论”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的内容,一“观察员”的身份出现,要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在积极参与的互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中获得新知,拓展思维,发展能力。“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中心环节,它直接关心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内容,把握好讨论时机,组织好讨论过程,让学习有效的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的情景,把问题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纠正、解答做错的问题或练习,这样才学得牢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留给学习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差生人云亦云,不知所措。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社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的参与活动。要使发言的学生具有一种代表小组荣誉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强烈的自信心。
三、把握时间,精心选取合作学习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多次出现,并且往往和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自学融为一体。教师一定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自主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学完教材后,以学习小组为单元交流自学情况,讨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看看同组的其他同学能否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将问题汇总向其它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形成组内互动、组组互动,相互讨论,争辩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此期间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点拨,通过该环节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遵纪守规的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很多学生分组实验,目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不但器材不够,而且一个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大,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还有些学生根本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选择。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小组长及时收集组员们实验的信息,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实现最大程度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例如,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谁承担实验器材的连接和整理、谁主持实验、谁是记录员、谁收集信息和资料、谁汇报等等,这些每一小组都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从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去伪存真、求同存异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分组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只重现象,忽略数据的处理和规律的得出,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完全放手不管。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启发,及时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根据现象找出本质,尝试寻找规律的东西,以获得小组合作学习最佳的总体效果。例如,在测量电阻大小的实验中,学生发现几次计算出来的电阻大小不一样,就要修改记录的数据,这时教师就要巡回检查,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而不能放任自流。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的精神。
四、注意评价,促进发展
及时评价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因此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小组内的自评,二是小组间的互评。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都要坚持发展性评价的观点。教师引导小组自评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二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之间的互评,应总结出个小组的优点和不足,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目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包办代替,要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倾听学生的发言,起到观察者、引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对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再接再厉,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评价时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鼓励学生互评、自评、师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积极作用。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或大张旗鼓的表扬,让 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从而激发再学习的乐趣。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卸下教育教学的责任。教师只是积极地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充当观察者、引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适时适度地把握教学节奏,调整课堂进度,从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个是小组合作吗?最好是出一些题目,里面包含很多步骤,然后综合每个步骤结果来进行计算的。

浅谈物理教学中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 2、明确个人在小组中的角色与责任充分成员的作用。

  • 3、合作学习中合理评价,巩固学习。

  •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有效进行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在教学中,我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因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小组的组成应该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笔者将全班分成10组(每组4人),将学生的座位按小组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且小组成员相对固定,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二、开展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学习活动一般可设计三种:
A、预习课文(包括查阅词典,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找出重点、难点,提出质疑以及预做课后练习等)。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做好准备,再相互讨论、补充,再指定代表小组发言的成员(答题的小组成员不能固定),记录小组的集体成绩。例如,在学习English names 这一课时,教师布置如下课前学习任务:a. How many English words have you learned? b. Are they the girls’ names or the boys’ names? c. What’s the difference beeen English names and Chinese names? d、搜集其他有关English names的材料。
B、课前表演。课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课开始的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围绕学过的,将要学的或课外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英语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课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对话表演、讲故事、看图说话、游戏、提问等。教师可以把表演的任务落实给某一小组,每一小组在学期中都有表演的机会。
C、课前活动还可围绕当日天气、学生出勤、班级记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活动。
(2)、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如在教学At the Sports Meet 时,可要求学习小组结合本校举行的运动会,以the long jump. the high jump, the relay race 和the 100-metre race 等为内容,共同编出一段有意义的对话。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
(3)、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且纵观全班各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缺点,进行及时表扬、鼓励、指导与建议。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协调意识。合作学习涉及多名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
(2)激发意识。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要能起到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的作用。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
(3)参与和监控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并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

如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物理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学科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程理念强调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改变那种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取而代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趋于理性,富有成效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师要树立生生互动观
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实践来看,合作学习还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因为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案例1:某位教师在上“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公开课时。在引入课题时让学生分组合作先一起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提供下列器材:2ml菜籽、一只10ml量筒、一把塑料尺、一段铁丝,并提出问题“怎样测出菜籽直径,请提出多种方案”。同时说明以下几点:
(1)测量的方案可以是近似的。
(2)提供的器材供选用,可用可不用。
(3)每小组只研究讨论测量的方案,不必测出结果。
(4)每小组自定一个组长,将测量的方案列出。
(5)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方案既好又多。
上课的教师将全班54位学生按6人一组分成9个探究小组,每组男生和女生、物理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同时由于教师对每组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时非常热烈、认真,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大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形成了浓厚的积极探究的气氛,小组之间形成了积极的竞争氛围。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通过小组合作感受了成功的快乐,感受了合作的愉悦。
案例2:某位教师在上一节“楞次定律”公开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把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成随堂的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感应电流方向遵循的规律。由于上课的老师没有做好前期的引入教学和组织工作,结果虽然实验室里看似很热闹,但真正能动手研究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看着实验器材不知所措,有些小组甚至在互相嬉闹,小组汇报时也只是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设想是好的。但如果老师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不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科学家用了大量时间才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在一堂课就探究出来呢?试想,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生生、师生之间互动合作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因为如果教师把自己看作是工作者的话,那么他就会把学生看作是工作的对象,予以机械刺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2 应选取合适的物理内容,要避免只注重形式未注重实效的形式性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并非适合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都需要用或都必须用合作学习来完成,要防止合作学习的泛化论。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各学科教学目标设计和内容均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学科,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内容形式的组织也是不同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评估性等特点。如有的教师在上“电阻定律 电阻率”、“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学习小组自主探究学习。选择这些内容进行合作学习都是很恰当的。选取合适的内容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会想办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感性体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多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显然不够,这时如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案例3:在一节高三物理复习实验课“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中,我将学生带到实验室,给每一实验小组提供了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索测定E和r的方法。要求每组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想出了多种测定方法。每个小组结合桌上的实验器材,都想出多种实验方法。接下去的环节就是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测定。由于多种方法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无法完成上述任务,此时我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其中的某两种方法,讲明20分钟后派出代表进行交流,于是各个小组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进行思维加工,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的进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科学设想能力,真正发挥了物理小组学习的功效。
3 合作学习小组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组内、组间要有一定的分工
合作学习是有着明确目标和分工的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总体方案,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将合作学习的总目标分配到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各个小组的成员间为了完成组内目标,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果目标不够明确,分工不落实必将导致合作学习费时、费力,难见成效。事实上,在合作学习实践中,有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有没有进行合作学习,而对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没有充分的考虑,较少关心或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则更少过问,以致于合作学习的目标不能达成,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很差。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为学生增加了不少参与的机会,但在日常的操作中,往往发现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常常以小老师的角色出现在小组中,若长期让少数学生独霸讲坛,那么胆小的、内向的、表达不流畅的、思想较易开小差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听众”就会渐渐在集体中落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在一个组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愿意说话或是不敢说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杜绝“搭便车”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案例4:某位教师在上一节“电阻定律”公开课时,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把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它的横截面积S及导体的材料的关系。教师将实验器材发到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课本电路图连好电路后开始做实验。但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教师没有做好前期的组内分工指导,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时都比较混乱。另一个是组间又没有分工,而实验需要测量的量较多,学生又不熟练。由于组内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又要独自完成整个实验,结果一节课的大半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小组完成所有实验,眼看要下课,上课的教师只得让所有学生停止实验,匆忙将结论告知学生,探究式合作学习的目标根本没有达到,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如果改变一下方式,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9个小组,其中1~3小组研究导线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的关系,4~6小组研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S的关系,7~9小组研究导体的电阻R与不同材料的关系(如果学生基础较差,还可以将每个小组的任务分得再少些)。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明确分工、明确具体的小组目标,就不会出现前面的匆匆收场的尴尬局面。当全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组织、合作下得到电阻定律时,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体会到的合作的愉快、合作的成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4 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
在建立物理合作学习小组时,一种是学生自愿组合,另一种是教师按照学生物理素质(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好、中、差比例分配、平衡。一般采用后者更合理,以利学生共同提高,达合作学习之目的,否则会形成两极分化严重,影响整体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合作学习的目标,使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能获得认可(或奖励)从而使学习积极性越来越浓厚,这样可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每个合作小组的人数多少为宜,应根据课堂所讨论或探究的问题情况来定。例如合作学习小组通常可由4~6人组成。以4人为例,其中1名是优等生,1名是差生,2名是中等生,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应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典型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其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也有着重大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小组(如兴趣小组)往往是同质小组,而合作学习小组则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性格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信息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进步,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摒弃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以学习方式改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热点。在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中,从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到实验教材的编写,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倡导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以创设“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为突破口,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新的地理学习方式提倡除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外,还有合作学习,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更生动,富有亲切感。例如:在学习《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这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记中国大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歌诀,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学习,教师把已准备好的具有国家名字的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找到与卡片上的国家吻合的顺序站好,看哪一组用的时间最短。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探索
1.讨论式
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合作学习中应用最广泛,因为设计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场面热闹。地理教材内容如果是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建议采用讨论式。例如《气温的分布》这一节课,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提高阅读等温线图的技能。由于内容抽象,按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肯定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差。故根据教学要求由教师设计问题,交由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把课堂交回学生的手上,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先进带动后进,教师讲的时间少了,辅导学生的时间多了,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2.互助式
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是经常化的,在地图中要寻找某一地理要素,如果采取同桌互助,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不同的页面中寻找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时,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翻到不同的页面,进行对照,可以减少页面的翻动,而且直观明了,方便同桌之间讨论学习。例如:要查看人口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翻开地形图,一个翻开人口密度图来一起看,一起分析。这种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利用,效果相当不错。
3.竞赛式
地理课堂上经常要求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特别是中国的山脉、大洲和大洋、中国的铁路分布等内容。这些内容单一,要求记忆量大,单单是老师讲,学生听,肯定非常枯燥。在讲授《地形复杂多样》这节课时,课前老师准备好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和剪好的中国山脉的名称,在课堂上,在把中国各种走向的山脉落实在图上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式来完成。先明确告诉学生活动的目的,就是将不同走向的山脉粘贴在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以前后两张桌子四个同学组成的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活动完成之后,由老师和同学共同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还有讲授《大洲和大洋》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利用课前剪好的大洲轮廓图,通过竞赛,粘贴在小黑板上,看哪一组贴得又快又准确。就这样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记忆,又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
4.辩论式
在课改前,对于人文地理部分,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考试时学生背一背了事。而初中人文地理的学科地位,重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对人文地理部分的掌握,教材也相应增加了篇幅,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对人文地理的掌握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辩论式在地理课堂的应用是很有效的。对学生分组,根据不同的观点,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如:人口的增长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问题、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等都是很好的辩论题目。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地理课堂合作的人数,因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而定,可以是同桌两人一小组,可以是前后四人一小组,也可以是正、反方两大组等等。合作的形式可以只选择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广泛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确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为了合作学习能顺利进行,减少时间上的空耗,教师要帮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给每人分配一项任务,如小组长、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等,这样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避免一些不劳而获的学生“搭便车”现象。不过小组分工不宜实行终生制。终生制负面影响较大,压抑了更多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热情。为了调动全班的积极性,可以实行轮流担当,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得搞全套,划分的小组要参与所有学科的活动,有具体的评价系统,那才有有效性小组学习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模仿外国教学方式。站在我的立场,小组长的立

知识大全 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中被广泛

知识大全 浅谈怎样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

浅谈怎样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

知识大全 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

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1)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

知识大全 如何有效避免小组合作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如何有效避免小组合作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通过思维的碰撞融合两方的思想可以互相倾听对方的想法指出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双方的观点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一、问

知识大全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当老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代表展示,开展小组竞赛。或者是学生当演员。把课本上的内容用校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学生很愿意展示自己的才

知识大全 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优势

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优势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但这种方式如果运用的不恰当

知识大全 下午就用

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合作急!下午就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

知识大全 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以前后两座四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的作用各不相

知识大全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动意识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动意识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通常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其特点为:主动参与,合作探索,交流获益,达到共同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