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处境是怎样的

Posted 文化

篇首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处境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处境是怎样的?

二十世纪中国与传统中国相比,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年间受到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冲击。总体上说,西方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起码三次重大文化转型,即从古希腊的两希(古希腊与希伯莱)精神,到文艺复兴以后的理性精神,再到二十世纪的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精神。而中国却延续了二千余年汉语文化形态的相对稳定的时代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在二十世纪初为西方现代文化所中断。这就使得中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之间面临总体危机。
百余年来,中国一直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即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价值层受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事实上是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然而问题在于西方这一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不易把握。一方面,西方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指从古希腊、希伯莱、古罗马、文艺复兴一直到现代和后现代的欧美文化;另一方面,西方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地理概念,指不同于东方地域的欧美地区即发达的第一世界国家。这种概念含义的复杂性导致中国话语图景中的西方成为一个自由阐释的对象,并使学西方的中国知识界面对成堆的问题:百年中国学西方是学古希腊文明中的民主、科学精神呢,还是希伯莱文明的基督神学精神?是古罗马的法律精神呢,还是启蒙主义以来的理性精神?是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呢,还是反现代反形而上学的后现代主义?这些历时态的西方文化精神在百年间尤其是近十几年共时态地涌入中国,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汉语思想界究竟该接受谁?可以说,现代人在现代或后现代社会所遭遇到的主要不是器物层和制度层的问题,而是观念价值层面上的迷失与失落。选择对象的复杂性和选择主体的多层性,使中国知识分子心境极为彷徨苦涩。如今又迭加上经济热潮和市民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冲击,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世纪末困境。
这种世纪末困境的文化表征是,中国文化面临从五四的古今之争到今天的东西之争、南北之争、灵肉之争,从而构成当代文化冲突的多元景观和杂色纷呈色调。古今之争是价值冲突问题,核心是反传统价值;东西之争是文明冲突问题,核心是否定东方;南北之争是后殖民问题,核心是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渗透;灵肉之争是个人与群体、升华与沉沦问趣,核心是沉重的肉身对沉重的精神的颠覆。这四种文化论争使今日知识精英与大众对话倍感失语和受阻,同时面对西方强大的后殖民主义话语,中西对话也十分艰难。
面对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并寻求解决之策,已成为跨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界。这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世界全球化中保持民族精神,清醒地分析和选择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中国现代化展示其前景;二是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性创造与批判性重建问题,只有通过转型性创造,才能在批判的反思中发现新世纪中国文化的曙光。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乐黛云
内容摘要:人类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变。空前巨大的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人类精神发生一次“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它期待一个多极均衡、多元共存的全球化,一个“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积累的可持续性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色如宇宙发展的不确定性、执两用中、一分为三、五行相生相克、“反者道之动”等多种思维方式,以及人只能镶嵌在他人的关系中才能生存的社会思想都可能对此作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自觉;多极均衡;多元共存;不确定性;多种思维方式
一、我们面临的复杂局面
人类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转折,这和过去从狩猎转向农耕,从农耕转向机械生产,从机械生产转向初期信息时代,都是完全不同的。首先是软件和计算机革命、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通讯的革新(如海选、群发集会、博客,一般大众可以向任何人发言,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自己意愿的主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大超越了过去所受的时空束缚,特别是新一代人的成长脱离了继往开来的代际传承,他们在网络的交互影响中长大,自我成长。我们不懂得我们的下一代,也就会对我们的未来深感迷茫。其次,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人甚至对自己的血肉之躯的存在前景也变得迷惘困顿。生命本是宇宙大化千百万年的亘古造化,但是,现在可以通过转基因、干细胞、克隆、体外受精等人为的手段加以复制、改变、优选。人存在的意义、人性的自我定义都受到了根本的挑战,也就是说,所有关于意义的领域都将面临冲击。此外,纳米技术最终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次。这些新发现和革命性的新技术贯穿到人类生活的每一细枝末节,迫使我们在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上都发生根本变化。在这样的物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帝国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战争给人类和地球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更重要的是,新的一代和他们的下一代正在成长,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自我观念都将与我们迥然不同。任何想用过去的陈规来阻遏他们前进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以上这一切大变动,加上20世纪的苦难历程(两次世界大战、绝灭人性的法西斯集中营,等等),使得人类精神不得不发生空前的大变革。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变动要求我们重新定义人类状况,反思我们需要塑造一个怎样的世界,需要建立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应对这一崭新的、影响全球的复杂局面。
二、西方对当前文化危机的认识
近世以来,西方文化始终处于强势文化的地位,西方今天的文化自觉首先表现在审视自己文化发展中的弱点和危机上。早在20世纪初,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在《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一书中已相当全面地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到了21世纪,这种反思和批判达到了更为深刻的程度。例如,法国著名思想家、高等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指出,西方文明的福祉正好包藏了它的祸根:它的个人主义包含了自我中心的闭锁与孤独;它的盲目的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道德和心理的迟钝,造成各领域的隔绝,限制了人们的智慧能力,使人们在复杂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对根本和全局的问题视而不见;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文化的破坏,造成了新的不平等,以新式奴役取代了老式奴役,特别是城市的污染和科学的盲目,给人们带来了紧张与危害,将人们引向核灭亡与生态死亡。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中更是强调,西方高度文明与高度野蛮其实是相通的和难以区分的;现代性是现代文明的结果,而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超越了人所能调控的范围,导向高度的野蛮。
总之,许多先进的西方知识分子提出,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单极统治的帝国世界,而是一个多极均势的“社会世界”,一个文明开化、多元发展的联盟。要达到这个目的,人类精神需要发生一次“人类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它表达的是一种全球化的期待,这就是全球的多极均衡、多元共存,也就是一个“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积累的可持续性的文明”。
为了突破危机,追求“人类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西方的思考者大致从三个方面来突破现状,以寻求文化的未来发展。首先是返回自身文化的源头,审视历史,重新认识自己,寻找新的出发点。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有一个新的参照系,即新的“他者”,以便作为参照,重新反观自己的文化,找到新的诠释。法国学者于连·法郎索瓦(Jullien Franqois)写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的著名文章。他说,要全面认识自己,必须离开封闭的自我,从外在的不同角度来考察。在他看来,“穿越中国也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他认为:“我们对希腊思想已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为了了解它,也为了发现它,我们不得不暂时割断这种熟悉,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而中国正是构成这种“外在观点”的最好参照系,因为“中国的语言外在于庞大的印欧语言体系,这种语言开拓的是书写的另一种可能性;中国文明是在与欧洲没有实际的借鉴或影响关系之下独自发展的、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国是从外部正视我们的思想——由此使之脱离传统成见——的理想形象”。他强调指出:“我选择从一个如此遥远的视点出发,并不是为异国情调所驱使,也不是为所谓比较之乐所诱惑,而只是想寻回一点儿理论迂回的余地,借一个新的起点,把自己从种种因为身在其中而无从辨析的理论纷争之中解放出来。”
其次,不仅将非西方文化作为参照,还要从中吸收新的内容。2004年理查德.罗蒂访问复旦大学哲学系时说:“我隔了20年再次来到上海,中国的变化简直可以用奇迹来形容。这个奇迹不是改变了我的思考,而是进一步印证和强化了我已有的看法,那就是中国是未来世界的希望。”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举办的“多元之美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巴柔(Daniel—Henri Pageaux)教授特别提出:“于连·法郎索瓦对于希腊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正好印证了我已经讲过的经由他者的‘迂回’所体现出来的好处”。他还强调说:“从这次研讨会的提纲中,我看到‘和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概念的重要性……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定将成为重要的伦理资源,使我们能在第三个千年实现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一些美国汉学家的著作也体现了这种认识论的改变,如安乐哲(Roger Ames)和大卫.霍尔(David Hall)合著的《通过孔子而思》、斯蒂芬·显克曼编撰的《早期中国与古代希腊——通过比较而思》等。
再次,改变殖民心态,自省过去的西方中心论,理顺自己对非西方文化排斥、轻视的心理。这一点也很重要。罗马大学的尼兹教授认为,克服西方中心论的过程是一种困难的“苦修,,过程。他把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称为“非殖民化学科”。他在《作为非殖民化学科的比较文学》一文中指出:“如果对于摆脱了西方殖民的国家来说,比较文学学科代表一种理解、研究和实现非殖民化的方式;那么,对于我们所有欧洲学者来说,它却代表着一种思考、一种自我批评及学习的形式,或者说是从我们自身的殖民意识中解脱的方式……它关系到一种自我批评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改造。这是一种苦修(askesis)!”没有这种自省的“苦修”,总是以殖民心态傲视他人,多元文化的共存也是不可能的。
西方的这种文化自觉与自省使全球文化的多元共存成为可能。
三、中国需要直诚的文化自觉
中国人长久以来,强盛时以“大国心态”傲视他族文化;贫弱时,或自卑投降,或演变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因此,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自觉首先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因为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认识一种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和种子。例如中国人重视世代之间的联系,崇敬祖先,重视养育出色的孩子;中国人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相信不同的东西可以凝合在一起,形成“多元一体”;中国人推崇“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行为准则,反对以力压人,倡导以德服人,等等。这些并不是虚拟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培养出来的精髓。
但是,一种文化只有种子还不行,它还需要发展,需要开花结果。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灭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所谓“创造”就是不断“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也就是说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此外,今天的文化自觉还要求特别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这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面对的。全球化的现实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只有同情和理解多种文化,才有可能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并在此语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我们需要知道,在这一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处于何种地位,能为世界的未来发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90高龄的费孝通先生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文化自觉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履行的时代赋予的责任,而他要过的“最后一重山”,“就是要把这一代知识分子带进‘文化自觉’这个大题目里去”。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化解文化冲突可能作出的贡献
文化自觉在当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过去一味封闭地崇尚“国粹”,而致力于从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审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研究在当前的文化冲突中,中国文化究竟能作出何种贡献,同时,在与“他者”的对话中对自己重新再认识。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中国文化所固有而又可以作为当前世界文化重构之参照的重要方面:
(一)不确定性与“在混沌中生成”的宇宙观
中国道家哲学强调一切事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不一定有预定的答案。答案和意义形成于千变万化的互动关系和不确定的无穷可能性之中。由于某种机缘,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变成了现实,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成”(郭店竹简作“有状混成”)。一切事物都是从这个无形无象的“混沌”之中产生的,这就是“有生于无”。“有”的最后结局又是“复归于无物”。“无物”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无物”、“无状”并不是真的无物、无状。老子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象”和“物”都存在于“无”中,都还不是“实有”,它只是一种在酝酿中的无形无象的、不确定的、尚未成形的可能性,它尚不存在而又确实有,是一种“不存在而有”。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理。
从中国的宇宙观出发,最重要的就是不拘泥于人们以为是“已定的”,其实仍在不断变化的“确定性”,而是去研究当下的、即时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从现实当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可能性。这也许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哲理之所在。只有“摸着石头”,向“未知”进发,才能创造新路——一切都已固定的,只能是老路。既然一切事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一定有预定的答案,而是形成于千变万化的互动关系和不确定的无穷可能性之中,那么,基于不变的立场和观点的世代复仇就不一定有一成不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中国“和为贵”的哲学反对“冤冤相报,无有已时”,提倡“仇必和而解”、“一笑泯恩仇”。从鲁迅的小说《铸剑》中可以看到对“世代复仇”的反讽,在金庸的一些小说中也能看到复仇与和解的双重变奏。
其实,随着主体视角和参照系的改变,客观世界也呈现着不同的面貌。甚至主体对本身的新的认识也要依靠对“他者”的重新认识和互动来把握。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改变了由“两个凡是”锁定的僵死的“规律性”和“普适性”,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纠正了过分强调固定的规律性和普适性的西方思维模式,而运用了中国传统智慧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正如朱熹所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天”要由“人”来彰显。只有通过具有充分随机应变的自主性而又与“天”相通的“人”的自由创造,“天’’的活泼泼的气象才能得以体现。
前述《道德经》中论述的“惚恍”和“不存在而有”的宇宙观,与当今的混沌科学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一书的作者指出:“《易经》对我们特别有启示。混沌的科学思想源于研究人员对气象学、电路、湍流等复杂物理系统的研究。很明显,《易经》的作者和注疏者曾长期深入思考过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的秩序和无序间的关系,他们最终将这种关系称为‘太极’。”作者又说:“欧洲、美国、中国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正如过去《易经》的作者和注疏者那样,此时此刻人们正试图洞察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寻求永恒变易中的稳定。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来自方方面面的思想和感知产生出巨大能量的时代。当代世界的社会状况类似于物理系统中的非平衡态。新的相对稳定和意外结构有时会突然产生。或许,当未来社会朝我们未曾指望的方向发展时,混沌科学会帮助我们理解所发生的一切。”持有这种观点,就可以找到化解文化冲突的思想基础。
(二)与西方不同的多种思维方式
1、执两用中,一分为三。西方文化长期以来习惯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如罗素所说,笛卡儿体系提出精神界和物质界是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他们重视以主体为一方对客体进行切割、分类而加以认识。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从客体抽象出来的“规律”,并将之崇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他们崇尚抽象的规律性远远超过关心事物的特殊性和具体性。由此出发,现存集中的权力系统只能通过普适化、均一化、互相隔离的分类方法来管理世界,这就损坏了事物广泛联系的复杂性,也损坏了真正有创意的自由发展。不可改变的规律性、普适性发展到极端,就是文化霸权的理论基础。
中国的思维方式与此全然不同。首先是“一分为三”的原理和由此而产生的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一开始就提出了“一分为三”的原则。作为中国文化支柱之一的八卦,每一卦都是由三画组成的,由三而深化,至于无穷。所以说“太极元气,函三而一”。《史记·律书》提出:“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为什么说“成于三”?当两种原不相干的事物相遇,而构成“场域”,就产生了新的、不同于原来两者的第三个东西,这就是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系辞传》明确提出:“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礼记·中庸》强调:“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天、地是不够的,必须有第三因素“人”来“赞天地之化育”,才能成其为世界,这就是天、地、人。《中庸》的真精神也就是要从“过”和“不及”的两端,找到一个中道,即所谓“执两用中”。这个“中”并不是两项旧物的“折中”,而是从“两端”构成的场域中产生出来的那个新的“三”。《汉书·何武传》中说:“(何武)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验。”这就是执文吏和儒者必端,而得到一个既非“文吏”,亦非“儒者”的第三个新的意见。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首先要“执其两端”,然后“求其中道”。这就是儒家的最高理想:“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智慧的结晶也许能救助日益趋向暴力、恐怖、极端的世界。
2、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思想是中国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另一个系统,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后来的《左传》、《国语》等多有论述,意谓世界万物皆由五种元素及其构成的关系所组成。这五种元素是:木、火、土、金、水,它既代表颜色——青、赤、黄、白、黑,又代表人体——肝、心、脾、肺、肾,也代表方向——东、南、中、西、北,时令——春、夏、长夏、秋、冬,等等。五种元素既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又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循环往复,无有已时。从多种元素相生相克、广泛联系出发,就必然重视事物的多样性,重视差别和相互关系,其结果必然是崇尚多元、尊重自然。
3、“反者道之动”。数百年来,无论是西方还是在西方影响下的东方,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进化论的影响都十分深远。人们竭尽全力往前飞奔,对自然资源榨干了还要再榨,人的生活享受到不要再享受,人类走向未来的速度快了还要再快……这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至于未来是什么?“新”是不是一定比“旧”好?万众所趋的目的地何在?人们究竟奔向何方?除了作为个体的人必然走向坟墓以外,没有任何真正具有确定性的回答可以被提供出来。而中国古训所强调的与此截然不同,从老子的《道德经》开始,就强调“反者道之动”:道的萌动,总是从回归开始,万物的运动都有一种复归的倾向,都要回到运动的原点,在新的认识和新的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再出发,从而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是战国竹简所说的“反辅”:“太乙生水,水反辅太乙,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可见“回归”、“反辅”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条件。中国哲学不重视以时间为主体的线性发展,而更重视向原点的复归和重新再出发,这就是“反本开新”。既然万物都在不断“回归”、“反辅”和再出发,而不是向某个方向盲目“飞奔”,也就没有匆忙的必要。中国文化强调“听其自然”,强调“万物静观皆自得”,强调“无为”,强调协同发展,但同时它又反对停滞不变,作为中国文化远古根源的《易》的核心就是发展变易。这对于“可持续发展”,对于制止当今社会的盲目狂奔正是很好的参照和缓冲。其实,每当历史转折关头,人们总习惯于回归自己的文化源头,去寻找新的途径。欧洲文化的发展往往也要回顾和重新参照古希腊和希伯来。目前在西方,回到原点,重新再出发,也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果人们改变了“直线狂奔”、盲目奋进争夺的思维定式,习惯于回头看看,文化冲突就可能得到很大的缓解。
4、“负”的思维方式。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车轮、器皿、房间的有用之处,都不是其实体,而是非实体的空间。又如中国画中,画月亮不是画其本身,而是画周围的云彩,中间那个空白的、没有画的地方才是月亮。这些都是强调要给人以空间,强调“有容乃大”,强调包容、宽厚。
五、人与社会的关系
西方对个人权利、自由意志的强调已发展到极端,但人只能镶嵌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生存。一个人的权利只有在其他人能负责保证这些权利得以实现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在他索取自身权利的同时,必须负起保证他人权利得以实现的责任。一如戴震所说:“欲遂其生,亦遂人之生,仁也。”儒家思想既不像自由主义模式那样,将社会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种手段,也不像集体主义那样,将个人作为实现某种社会理想的手段。儒家认为,作为人类社群的“民”是天下国家的根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孔子既是精简政府职能的倡导者,又是建立自治的人类社群的积极支持者。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理想中的社会是一个政府少折腾、百姓无官司的社会。儒家的这些主张也许可以修正西方民主的弊端,有助于创造一种新型的、兼顾身心的、更合理的民主,也可以化解以一种意识形态一统天下、强加于人因而爆发的文化冲突。
总之,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均衡发展的多元文化的世界,我们就应该有更深刻的文化自觉,同时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更加了解,关于他种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描述,也要更加了解。这对于在全球化时代欣赏其他文化、与之共存并交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之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诠释,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开展对话沟通,并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

在中国传统文化狼的形象是怎样的

我们能直接接触到的千年前开始就有的直接面向传统文化的就是成语了,看看成语中是怎么形容狼的就能知道中国国传统文化中狼是什么样的形象了。大概列举几个:声名狼藉、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奔豕突、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不堪、拒虎进狼、如狼似虎、鹰视狼顾、官虎吏狼、豺狼当道、羊狠狼贪……就可以发现,狼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形象,它凶狠、残忍、阴险、狡猾、贪婪。

羊是怎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查阅有关“羊”的大量考古与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羊”已经远远不再是作为一种生物存在,而是作为一种观念或者说精神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它甚至渗透进传统中国人的性格中,并在极大程度上准确地表达了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据考古发现,距今大约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出现了陶塑羊的形象,长江流域在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也出现了陶羊。大量的考古报告表明,羊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是人类的伙伴。通过对字源、语源进行文化学研究,我们还能进而捕捉到大量关于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最早可见的文字资料卜辞表明,殷商时期已经“六畜”俱全。从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收字情况来看,以“六畜”为字根的字,其字数依次为:羊部45文;豕部36文;犬部33文;牛部20文;马部21文;鸡部3文。其中羊部字占明显优势。羊在六畜中占据头等地位,这就为中国古代人首先将情感价值投入并凝聚到羊身上提供了物质基础。殷商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生发的重要奠基时期,殷人对羊的特别关注也使羊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塑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历西周与春秋战国的文化整合和沉淀,最迟不晚于西汉,一些关于羊的文化观念最终定型,现将其荦荦大者列举于此。
羊食为养——羊与中国传统膳食
“养”字语源是“羊”。《说文·食部》:“养,供养也。从食羊声。”许慎把“养”字视为形声字,但分析“养”字的原始结构,它又是一会意字,乃一人献羊之象,其字根就是羊。与“养”字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字是“羞”字,其原始意思与“养”相似。《说文·丑部》云:“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两字比较,均有“持羊进献之象”。不过,前者意思倾向于由食物带来的滋养,所以有供养之意;后者则倾向于食物本身,所以“羞”乃“馐”的本字,是食物的总称。
中华民族自古以素食为主,所以,许慎在《说文》中说:“食,一米也。”但以米为食毕竟为果腹之需。因此,中国人在原始时代便有了家畜的喂养和食用。当时,豢养的家畜主要有羊、豕(猪)、犬、牛、马、鸡六畜,羊居首位,其原因在于“羊在六畜中,主给膳也。”正因为如此,意指膳食的“羞”字和意为供养的“养”字都把羊作为它们的字根。所以王筠说:“凡食品,皆以羞统之,是羊为膳主,故字不从牛、犬等字而从羊也。”
羊者祥也——羊与中国传统宗教信仰
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渊源极早。《墨子·明鬼下》云:“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这里的“羊”字就是“祥”的意思。出土的西汉铜洗,纹面“吉祥”二字常写作“吉羊”。许慎《说文·羊部》云:“羊,祥也。”《示部》“祥”下说:“福也。从示羊声,一曰善。”王国维《观堂集林》也说:“祥,古文作羊。”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羊”显然是吉祥的象征。
羊被视为仁义祥物,原因应首先在于羊性温顺,易于驯养,并可为人们提供鲜美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在崇尚甚至迷信自然的时代,羊的这种品格极易被神化,或被寄予种种美好的想象,或视为神物,或视为精灵。古代的祭祀活动将羊作为三大用牲之一,用以作为人、天沟通的使者,其原因也在这里。
正因为羊常常作为祭品出现,所以,羊实际上具有了宗教上的含义。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先生在《关于美》一书中指出汉语“美”字中的“羊”字一定要和《论语》中“告朔之饩羊”联系起来理解,是牺牲的象征。他说:“美比作为道德最高概念的善还要高一级,美相当于宗教里所说的圣,美是与圣具有同等高度的概念,甚至是作为宗教里的道德而存在的最高概念。”他的这种见解不无道理,在他看来,“美”是羊这种牺牲的衍化,因而具有一定的宗教意蕴。
羊被古人视为远古先民的仁义祥物,并被视为具有一定宗教意义的圣物,很自然地演化成了一些民族的图腾。古代西北地区有羌族,最初大约为西北地区一个牧羊为生的民族,《说文解字》云:“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由于羊在羌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古代羌人十分崇羊,长期以羊为民族图腾,其风习一直延续到今天。另外,瑶、侗、苗等民族也大致出于同样的原因以羊为民族图腾。
羊大为美——羊与中国传统审美取向
在研究中国古代人审美观念的形成中,“美”的字源学考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国内学者臧克和在其《汉语文字与审美心理》一书中提出了较系统的看法,书中指出:我国古代人审美价值判断活动与饮食、与自身的繁衍、与物产丰盛的追求以及与初民的祭祀活动有关,古代审美价值取向的古文字符的字源涵义基本上来源于视觉的感受性和味觉的感受性。臧氏的看法是正确的,他从味觉和视觉两方面看到了“羊”与“美”的关联,但是不够全面,从中国古代的具体情况看,中国传统审美取向的形成与羊的确关系密切,“美”字不仅产生于对羊的味觉感受和视觉感受,同时还产生于对羊的精神感受。味觉感受和视觉感受是直观的,精神感受是意象的。它们尽管都是“美”产生的重要条件,但后者似乎更为重要。
“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许慎在《说文》中的回答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许慎、王筠、段玉裁都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谈美的字源意义。
宋代的徐铉在整理《说文解字》时对许慎关于“美”的解释有个补充,他说:“羊大则美,故从大。”他试图从人们对羊的视觉感受上谈美字意义的起源。这一解释应当是对许慎说法的一种补充,从段玉裁的解释中看,他似乎既赞同许慎的味觉说,也赞同徐铉的视觉说。
美的价值取向还来自对羊内在特质的认识,即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在传统文献里,羊常常被描述为具有各种美德的义畜。《毛诗注疏·小雅·无羊》里说:“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郑玄笺注言:“此者美畜产得其所。”这里,羊被郑玄视为美畜。《惠氏易说》云:“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羊在这里又是坚强和顺从的形象。《春秋繁露》则说:“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也就是说,在董仲舒的眼里,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美德于一身,所以是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总之,羊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人们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而正是在这种感受和意象概括中,“羊”与“美”产生了联系,并最终导致“羊大为美”观念的生成。
“羊”成为“美”的化身,于是它的美德就具有了人格的意义,而“美”的意义也随之得到了扩展和引申,有了素质优良、价格贵重、完美淳良、巨大功业、志趣高尚、称赞褒奖等意思。
羊言为善——羊与中国传统道德标准
善的古字由“羊”和“誩”字组成,写作“譱”或“善”。其意为:“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从字形来看,“善”为会意字,有“竞言羊”或“羊竞言”之意,但不论从哪个方面讲,善字都与羊字关系密切。“善”还有善良、慈善、正确等意思,但这些意思都是从对羊的认识中演化出来的。
“羊”与“善”的关系,同样来自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视觉感受和精神感受。羊被视为“善”的化身,不仅在于它是人类优秀的生物伙伴和食物来源,更在于它的品格被人类认同,并融入人的价值观中。羊性情温顺、宽厚仁义、知礼有仪,其美德让人景仰,因此,受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普遍推崇。羊作为人们祭天祭祖的牺牲,而且具有如此众多的优良品德,很自然地,这些品性也就成了人格化的道德准则。所以,徐中舒先生说:“盖人以羊为美味,故善有吉美之义。”从有关文献来看,人们很早已经把“羊”的“道德”视为人的道德准则和榜样。《诗经·召南·羔羊》序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为什么说人“德如羔羊”?孔颖达解释道:“《宗伯》注云: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士相见》注云:羔取其群而不党。《公羊传》何休云: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死义生礼者,此羔羊之德也。”序成于汉代,疏制于唐代,从中看出,羊的品德至迟在汉代已经衍化为人格的道德标准。《后汉书·王涣传》也有类似的说法,其文云:“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所谓“羔羊之义”,说的也是人格化了的羊的优秀的道德品质。
羊我为义(仪)——羊与中国传统礼仪法则
羊被视为有仁、义、礼之德的动物,它的“德”是中国传统道德标准制定的重要参照。然而,在“以德治国”的传统中国社会里,道德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具有“法”或“礼”的意义,于是,“羊”在字源学上,又与“义(仪)”、“法(灋)”等礼法概念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关于“义”的含义,《说文》云:“己之威仪也。”朱骏声《通训定声》云:“经传多以仪为之。”因此,“义”实际上是仪则、法度的含义。就字形分析,“义”是由“羊”和“我”组成的会意字,其意为,“我”把“羊”置于头顶,人羊一体,羊的品质也就内化为“我”的品质,于是“我”就像“羊”一样有了仪则,有了法度。
“我”之为“羊”,为什么就有了仪则、法度的含义?从分析“法”的字源意义中可以找到答案。“法”的原文做“灋”,是个会意字。《说文》云:“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灋”从“廌”,“廌”即“獬豸”,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羊,有明辨是非曲直的本领。古典文献对此记载甚详,《尔雅翼·廌》云:“廌似山羊,一角,一名神羊,一名獬,东北荒中兽也。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后汉书·舆服志》云:“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晋书·舆服志》云:“獬豸,神羊,能触邪佞。”《述异记·獬豸》则说:“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因为在古代法制文化中,“羊”(廌)是法度的象征,“水”有公平之意,所以,“灋”从水、从廌。这反映了“羊”与“法”的渊源关系。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字所传递的往往又是人类文化最基本的或最原始的信息,分析文字的字源学意义,是把握文化最早脉动的重要途径。有赖于对文字字源意义的考察,使我们得以窥探到“羊”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渊源关系,以及文化生发时代的最原始意象。
揭示“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关系,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当人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审视羊,并向羊的所谓优秀品德学习的时候,人正在外化为“羊”;反过来,“羊”也正在外化为人。于是,羊就成为人化的羊,人则成为羊化的人。传统中国人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这样的生成关系。

这说起来话长,讲一小点吧。周时,少牢(不是太牢)三年祭祀以羊,求吉(非避灾)供(牺牲)羊,因求吉祥,故羊就是“祥”,古文字写羊,就代表祥,今篆刻家书法家常不雕刻书写“示”字旁就是这个道理。羊就是这样进入周文化的,当然周的祭祀承商。

中国传统文化 富和贵是怎样来的

可以从命理学来看。
命理学中,以财为富,以官为贵。 所以你也可看出来了。权倾向于贵,富倾向于财。
如果从其它的传统来看,那更不一样了。
比如 佛家角度来看,明心为福,见性是贵,正所谓非大丈夫不能为之。
从道家来看。道德经上说的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根本 就没有宝贵之说,金玉满堂 是富,莫之能守,守不住的。 什么是真富贵呢?
功隧身退 天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命运的困境分析

你知道,为了使中国走向富强,仿照文艺复兴进行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主张反孔孟思想 主张西学东进,反八股,反中国传统文化,文言运用等,使人们慢慢接受了新事物,对旧事物有了空前的抵触 , 后解放后,文化大革命摧残传统文化,到了心痛的地步, 改革开放后,利益金钱,使人民大众不能静心学习文化,追求利益,快餐文化,后,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新,文化,在网上有了更大的平台,但是,信息充斥,雅俗共赏的人们,又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了一个尴尬地位

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翻译。

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Sprea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world.

要怎么来看待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青少年上的继承与发扬?

当代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中国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孝亲敬长等一系列传统美德的根源,我们的青少年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为之增添性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五千年的积淀、五千年的传承走到了今天,时至今日又有多少青少年对此有更深的感悟呢,哈韩、流行、追星……现以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了,青春时尚没什么不好,可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究其原因不能全部怪到他们的身上,这个时代,这个环境给了他们什么呢,很值得大家反省。教育是很重要,而环境濡染又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参考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_____。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B、多放平衡,共同发展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_____答案:正确解析:经济的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识。

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__

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_____。A、民族矛盾的根源已完全消除B、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C、社会主义制度的

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__

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_____A、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B、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但南南合作太少C、国际政治经

知识大全 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大的前十个国家分别是

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大的前十个国家分别是世界经济实力的评价一般是通过国家的GDP进行测评的假如按照2010年的数据,排名前三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后因为数据的有限依靠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可以得

知识大全 目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

目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

为什么说当今已悄然步入“精神疾病时代”?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精神障碍在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0.5%,占发达国家的23.5%。当今世界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就有5种是精神疾病,包括单相重症抑郁症、精神

为什么说当今已悄然步入“精神疾病时代”?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精神障碍在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0.5%,占发达国家的23.5%。当今世界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就有5种是精神疾病,包括单相重症抑郁症、精神

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其原因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是

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其原因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是_____。A、国际恐怖主义猖獗B、国际经济贸易的摩擦C、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领土争端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答案:D

知识大全 少见的男士英文名大全

中国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和世界上的国家进行着交流,世界早已经离不开中国,中国也早已经离不开世界。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长大的我们,更懂得世界文化融合的趋势,外国友人纷纷取起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