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中国南北方过年的风俗有何各自的特色

Posted 民歌

篇首语:知识是种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中国南北方过年的风俗有何各自的特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南北方过年的风俗有何各自的特色?

过年的习俗,南方和北方有很大不同。比如,吃新年饺子。这对于北方人来讲,非常重要。不吃新年饺子,那就算不上过年。而南方人则更看重年夜饭,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围住在一起吃完一顿年夜饭,则就算过年了,有没有饺子则就无所谓了。
但南方人过年,除了年夜饭之外,大年初一的早餐也是非常讲究的。为了新年有个好兆头,大人小孩在大年初一都是不允许睡懒觉的。不管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初一早上六点多都得起床,七点多一家子要坐在一起吃新年早餐。
就在这顿早餐里,蕴含着一个南方人过年的特殊习俗。(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知道此习俗的朋友也不必奇怪。如有不同,欢迎大家一起来晒,算是相互拜年。)
什么习俗呢?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这顿早餐必须由家庭的男主人来烧。主要是考虑家庭妇女给家人烧饭烧了一年了,一直不得歇。乞丐过年还放三天假呢,家庭妇女为何就不能享受一次过年假的权利?但男人一般又盯不了主灶,做年夜饭也只有打下手的份。那就只好选一个简单的项目----做大年初一的早餐,来简单意思一下。也是充分考虑到男人大多不会做饭,所以大年初一的早餐都是成品。事先早就由女人准备好一蒸笼的馒头、发糕、米粿等,男人早上起来,只需搁到锅里点火蒸上十分钟即可,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但这事别看简单,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体现了夫妻互相体贴尊重的文化传统。现在形势可能变了,会做饭、管做饭的男人多了,女人倒成了厨房里的弱势群体。以前说女人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现在的女人一般只上商场,不下厨房。但不管女人怎么变,男人起早做大年初一早餐的习俗仍没有变(估计也不好变)。
虽然做早餐比较简单,但其他一些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复杂的。负责做早餐的家庭主男,一般会在五点左右起床。先把屋子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再用若干个果盘盛好花生、瓜子、水果等小吃放在桌子上。然后到厨房烧一壶滚烫的开水备用,最好点火做早餐。早餐做得后,还要用带盖的茶杯(平常只是客人来时才用的那种),给家人每人泡一杯放了白糖的茶水。家人洗漱完后,先是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干果,说一些过年的吉利话,为新的一年讨一些彩头。大概十分钟后,把桌上的小吃收起来,再把蒸好的早餐端上来,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大年初一除了不做早餐,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初一不洗衣服。这一天洗衣服的女人,不但不会被人看作勤快,反而会被认为懒惰。该洗的衣服,年三十必须全部搞定,绝不能留到第二年再洗。
还有一点。北方人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忙着给长辈嗑头拜年,但南方人(一部分)大年初一只是上山给已故的老人拜年(上新年坟),从初二才开始走亲。

中国南北方过年的风俗有何各自的文化习俗?

春节的风俗,南边和北方有很大不一样。比方,吃新年饺子。这关于北方人来讲,非常重要。不吃新年饺子,那就算不上春节。而南边人则更看重年夜饭,只需一家人团团圆圆围住在一同吃完一顿年夜饭,则就算春节了,有没有饺子则就无所谓了。
但南边人春节,除了年夜饭以外,大年头一的早餐也是非常讲究的。为了新年有个好征兆,大人小孩在大年头一都是不允许睡懒觉的。不论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头一早上六点多都得起床,七点多一家子要坐在一同吃新年早餐。

中国南北方民歌的特色各是什么

中国民歌的分类: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中国民歌的分布: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5.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至于每个民歌区的民歌分类。由于民族不同,各自有其传统的分法,不可能划一,只能存异。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中亚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阿拉伯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从事牧业。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渔歌、谜语歌等);(3)习俗歌(包括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哈萨克民歌中有中国音乐和欧洲音乐两种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闻名全国的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箭歌(即狩猎歌),最初流传在西藏的东南部林区。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里。该区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民歌大多为“诗、歌、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歌。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特殊的、多层次的文化现象。这一地区代表性民歌是多声部民歌。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三部民歌。民歌的分类有“大歌”、“小歌”。大歌以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大歌又分男声、女声、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较强,曲调明快。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旋律细腻、柔和。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内容以爱情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此外还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历史最悠久。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游方的起因等。曲调富于吟诵性,歌唱者多为老人。侗族大歌50年代即闻名全国,其他民歌如《桂花开放贵人来》、《阿细跳月歌》等,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满族筹),鄂伦春族在1949年前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这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民族节日,都要进行歌舞狂欢。他们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山歌,(2)歌舞曲,(3)萨满调。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有汉、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区域。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文化范畴。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该区民歌可分“家曲”,“野曲”两大类,“家曲”包括各种酒曲、宴席曲、小词、秧歌等;“野曲”包括“花儿”在内的各种山歌、牧歌等。野曲只能在室外唱。“花儿”为代表性歌种,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粗扩、淳朴。不论哪个民族都使用汉语演唱,而各民族有自己的衬词,中外闻名的曲目有《上去高山望平川》。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汉族民歌区在六个区中属于最大的一个,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的南方,从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虽同属汉语,但各地方言不同。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多种特征。另一方面汉族在北方草原民歌区、西北半农半牧民歌区以及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区都有千万以上的人口,因此,民歌区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基于以上情况,汉族民歌区又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l)东北都平原民歌支区;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3)江淮民歌支区;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5)闽、台民歌支区;
(6)粤民歌支区;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8)湘民歌支区;
(9)赣民歌支区;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11)客家民歌特区。
汉族民歌品种繁多,仅其不同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十大类:即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田歌、渔歌、茶歌、秧歌(包括灯歌)、风俗歌、儿歌、摇儿歌。
(1)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都、苏北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基本上是一个沿海平原地带。自古以来黄河下游属于文化比校发达地区。根据风格上的微小差异,该区又可分为两个小区,山东、河北及河北、苏北的一部分为第一小区;辽、吉、黑为第二小区。第二小区实际是第一小区的移民区。所以民歌同属近似风格。全区使用东部北方方言。这里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都、河南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岭以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去交通不便,民间音乐较少与外地交流,使用西北都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其次为秧歌、小调。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 《刨洋芋》、《绣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该区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秧歌、山歌次之。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历来有江南渔米乡之称。使用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5)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台湾当地汉族一直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6)粤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都,广酉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粤方言。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8)湘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东北角上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风,地袭楚俗,它与江汉民歌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区通用湘语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等。
(9)赣民歌支区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地处古代吴、楚之间,吴楚文化对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性质,民歌交融性强。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为小调、灯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闻名的曲目有《杜鹃花开》、《摘茶籽》、《送郎当红军》等。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南以及广西西北部分地区。北以秦岭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灯歌。此外川江船夫号子也很有特色。闻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赶马调》、《槐花几时开》、《我住贵州贵阳府》等。
(11)客家民歌特区
客家人分布较广,全国有八千余万人口,民欧特区主要指包括广东东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东南部三省交界地带。这里客家人比较集中,客家系古代因战乱由北方中原一带来的移民,保留有古老遗风,使用客家方言。民歌主要为山歌,闻名的曲目有《灯红歌》、《风吹竹叶》等。
-------------------------
中国民歌的发展轨迹:
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样的命运。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有关它的历史很少有文字记载。从出土文物考察,有关古代乐器的较多,而歌唱活动的较少。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那个有歌舞图像的陶盆实在非常宝贵,它显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歌舞活动。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淮南子》这本书上,曾提到古人抬木头时唱着劳动号子,可见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从兄弟民族来看,如阴山岩画上的歌舞图像、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满族的《萨满调》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与巫等原始宗教活动有关。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宜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从历史上看民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词以及明、清时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种民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它的鲜明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在形式与语言的整齐划一上,不难看出这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过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另一部长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辞》,这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词集。它的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它开始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且把《诗经》的四言体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汉魂六朝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里,汉《乐府》民歌实际是淮河流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汇合。这时已经有了故事歌,如《孔雀东南飞》、《本兰从军》等故事歌,其内容大多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以及封建礼教下的家庭悲剧。这样的故事从公元初流传至今,几乎家喻户晓。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为戏曲的著名剧目,可见其影响之深。乐府民歌的突出特点是不仅文字部分经过整理,而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相和歌。
从《诗经》民歌到汉乐府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内容之丰富,表现力之强烈,已相当完美,可以想象到在此之前,民歌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原始时代。在原始时代音乐文化无专业可言,到奴隶社会,奴隶主有了专为他们享乐的乐奴,才开始有了分化。真正划分为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两个范畴还是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为帝王、贵族的祭祀、仪礼、宴会、娱乐等演奏、演唱的人员,尤其是有了记谱法与专业作曲人员,才逐渐形成了明显的文野界限。在我国从汉代逐浙有了专业与民间音乐之分,汉代以后,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组织编纂的民歌集了。早期民歌的音调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难确认,但是如今流传在湖北秭归县纪念屈原的划龙船歌(包括《起桨》、《游江》、《竞渡》)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摇橹号》、《拉纤号》等)的音调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吧!也许就是千古遗音。
从汉代到隋、唐当中有一个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在历史上这是我国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歌明显的分为南朝民歌(南方民歌)与北朝民歌(北方民歌)两大部分。这一时期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不论北方民歌的粗犷、豪放;还是南方民歌的清新、活泼,都不是单一民族风格色彩。这种南北民歌的不同风格,在今天现存的南北民歌中仍然能分辨出其深远的影响。
唐代(公元615——967),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兴盛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边疆民族的歌舞艺术大量传入中原,对于中原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显然内外文化交流对音乐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唐代的专业音乐有了很高的成就。唐、宋以宋民间音乐中的说唱与戏曲逐浙形成。有关唐代的民歌,我们从敦煌所藏曲子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五更啭》之类。另从当时流传的《竹枝歌》也可了解一、二,竹枝歌是兴起于长江中上游巴渝一带的一种自由吟唱抒情山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白居易都吸收过这种民歌因素,写过一些文人创作的《竹枝歌》。直至今天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的田歌中还能找到《竹枝歌》的曲式结构痕迹。宋代的“曲词”很盛行,当时这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新型演唱形式。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闻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种,现今西北地区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元代的小令流传后世的很少,元代统治者对民间带有不满与讽刺时事为内容的民歌,视如洪水猛兽,严禁传唱。
明代(公元1368——1684),清代(公元1641——1911)是封建社会的末期,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中、小城镇市民阶层兴起,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民思想异常活跃,民歌特别兴盛,其数量之多,人民性之强烈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时已有半职业艺人演唱民歌小曲。到清代晚年(184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反封建,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成了近代民歌的时代特点。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文学家搜集编辑的民歌歌词集,如黄遵宪的《客家山歌》、冯梦龙的《吴歌》、李调元的《粤讴》以及华广生的《白雪遗音》等。由于个人的偏爱,这些民歌集在品种上大都偏重于民间抒情民歌。其中不少民歌今天仍在民间传唱。更值得提出的是清代著名民间文学家浦松龄的《聊斋俚曲》,选用了明末清初民间流行的五十几种民歌曲牌。其中有一些一直为民间艺人传唱至今,使我们能够听到三、四百年之久的民歌曲调,甚为珍贵。
20世纪以来,经历了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民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达到了高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随着广大农、牧民的觉醒,民歌得到了振兴。这个时期民歌的显著标志是,大量的内地新民歌向东部沿海地区传播,部分边疆兄弟民族的民歌也向中原地区传播,反映人民革命和团结一致抵抗外来侵略题材的新民歌,空前繁荣。此外,如争取婚姻自由、勇女平等、反对烟毒的民歌也为数不少。五四前后,李家瑞编《北平俗曲集》问世,已经有了民歌的曲谱记录。更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以后在延安兴起的向民间音乐学习的运动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揭开了现代音乐史新的一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才真正得到尊重,中国民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出来,不但题材新颖,而旦音乐格调更加活发、热烈、开朗、明快,充满了向上的激情合乐观主义精神,由于各个民族以往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有不少民族甚至尚无文字,民歌仍然是他们的主要艺术形式,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大都保留着“诗、歌、舞”相结合的形式。相比之下,汉族由于戏曲、说唱的迅猛发展,民歌演唱活动不如兄弟民族活跃,沿海不如内陆地区传唱的民歌多。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南北各地团圆饭的风俗

吃过了除夕的年夜饭,就是新年了。大年初一吃什么,全国各地习惯不同。 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苏、浙江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 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莱。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江南风俗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
北京风俗
北京民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中国南北各地团圆饭的风俗:
团圆饭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企盼家人团聚过年、来年平安的盛宴。又叫“年夜饭”、“团年饭”。 历史学家和民俗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夏民族“过大年”的习俗,保守的说法至今已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了,而除夕之夜守岁吃“团圆饭”的习俗是过年中富有标志性的活动之一。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家人的团聚能够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一家大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是一种幸福的时光。
同样吃“团圆饭”,全国各地的习惯也不尽相同,南方和北方也有明显的差别。传统的“团圆饭”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佳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或称长生果)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硬币,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现在的“团圆饭”就更加丰富啦,桌上的大菜、冷菜、热炒、点心,抑或是各种各样的吃食,既丰盛可口又各具美好的寓意。
在我国的南方,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象征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个好彩头;更有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年夜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除夕夜,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要多少喝一点。
而在我国的北方,“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如年糕、饺子、团圆饼、鸡、鱼、合菜、南瓜、芋头、炒花生、隔年菜之类,可谓应有尽有,每一种食品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或祝福阖家团圆,或寄托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希冀,或象征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或祝愿家人身体健康、诸事如意等等,年糕必须是用粘性小黄米加工而成的,象征美好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以及“步步高升”之意;饺子自不必说,但除夕夜的饺子里要包上各种各样的吉祥物,如硬币、大枣、栗子、花生、糖块之类,而每一种物品都有一个美好的、足以鼓舞人们乐观向上的象征意义;鸡与“吉”谐音,象征吉祥如意;用鱼做成的菜肴是不可少的,这也是人人皆知的,有“年年有余财”的美好期冀。更有许多家庭把长长的带鱼,不施刀工一圈圈把它圈摆在碗里蒸熟,谓之“圈福”;南瓜,民间誉为“金瓜”,主妇们在切南瓜的时候,嘴里还要念念有词,不过是一些祈望来年发财之类的吉祥民谣,其寓意不言自明;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团圆饼”,这“团圆饼”是用一般的发酵面团加工而成的,饼中间的夹层里放上大枣、红糖之类,饼的上面按家里人的属相做成鸡、狗、龙、虎等的形象,年前蒸熟,于除夕夜食用,每人把属于自己属相部分的饼吃掉,以示阖家团圆,象征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美美满满。
由此来看,传统的“团圆饭”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食品的运用考虑的主要是它们的美好寓意,人们既是在享受着满桌的佳肴盛馔,更是在享受着那份欢乐与喜庆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借助“团圆饭”中的种种食品来表达人们对家运兴旺和美满生活的祈望,表征了华夏民族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团圆饭”虽然是过年中的饮食活动,其实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吃”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文化娱乐与精神审美活动。确切地说,“团圆饭”是过年中人们借助饮食活动来表达华夏民族群体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说“团圆饭”首先是一个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民族“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 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视频]农历二十三祭灶王 [视频]灶也是家的象征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视频]农历二十四为什么要扫房子?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联的变迁 [视频]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是怎么来的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压岁钱”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春节团拜(《俊杰在位》)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大年初一拜年中国民间大体有四种形式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interCPU和AMDCPU各自的特色

#1 CPU参数大全
这里把目前市场上主流/曾经出现过的(现沦为二手)的CPU简略参数全部列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哈~~
1.===AMD篇===
A.Appelbred核心Duron,现在市面上已是难寻芳踪,属于传说中的CPU那一类。。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Duron1.4G Appelbred 0.13 1.4G 133M 10.5 266M 64K 1.5v
Duron1.6G Appelbred 0.13 1.6G 133M 12 266M 64K 1.5v
Duron1.8G Appelbred 0.13 1.8G 133M 13.5 266M 64K 1.5v
AMD2003年中推出的新毒龙系列处理器,跟以前的老毒龙(Man)相比,规格变化不大,L2都是64K,区别主要是前端总线从200MHZ提升到266MHZ,工艺从0.18微米升级到0.13微米,总体性能提升不少!此系列CPU性能决对优于C3 Tualtin,价钱十分便宜,性价比超高!加上超频性能强劲、功耗低、而且还有可能改造成Athlon XP,在当年决对是低端首选!
-----------------------------------------------------------------------------------------------
B.当年传说中的“Althon 4",由此开始了Intel的不归路!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Athlon xp1500+ palomino 0.18 1.33G 133M 10 266M 256K 1.75v
Athlon xp1700+ palomino 0.18 1.4G 133M 10.5 266M 256K 1.75v
Athlon xp1700+ palomino 0.18 1.47G 133M 11 266M 256K 1.75v
Athlon xp1800+ palomino 0.18 1.53G 133M 11.5 266M 256K 1.75v
Athlon xp1900+ palomino 0.18 1.6G 133M 12 266M 256K 1.75v
Athlon xp2000+ palomino 0.18 1.67G 133M 12.5 266M 256K 1.75v
Athlon xp2100+ palomino 0.18 1.73G 133M 13 266M 256K 1.75v
该核心的Athlom XP超频性能一般,而且基本是锁了倍频的,超频难道更大。加上是0.18微米的工艺,发热量也大一点。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市面上比较难找到。
-----------------------------------------------------------------------------------------------
C.Thoroughbred核心,王者的忠实仆人(上)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Athlon xp1700+ TB-AO 0.13 1.47G 133M 11 266M 256K 1.5V
Athlon xp1800+ TB-AO 0.13 1.53G 133M 11.5 266M 256K 1.5V
Athlon xp1900+ TB-AO 0.13 1.6G 133M 12 266M 256K 1.5V
Athlon xp2000+ TB-AO 0.13 1.67G 133M 12.5 266M 256K 1.6/1.65V
Athlon xp2100+ TB-AO 0.13 1.73G 133M 13 266M 256K 1.6V
Athlon xp2200+ TB-AO 0.13 1.8G 133M 13.5 266M 256K 1.65V
Thoroughbred-Ao(简称TB-AO)核心的Athlom xp采用0.13微米的制造工艺,性能不错,价格也便宜,不过倍频依然是锁了,超频能力一般,是 AMD的过度产品,现在也基本被淘汰了,让TB-BO核心的Athlom xp完全代替了。
-----------------------------------------------------------------------------------------------
D.Thoroughbred核心,王者的忠实仆人(下)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Athlon xp1700+ TB-BO 0.13 1.47G 133M 11 266M 256K 1.5V/1.6V
Athlon xp1800+ TB-BO 0.13 1.53G 133M 11.5 266M 256K 1.5V/1.6V
Athlon xp2000+ TB-BO 0.13 1.67G 133M 12.5 266M 256K 1.6V
Athlon xp2100+ TB-BO 0.13 1.73G 133M 13 266M 256K 1.6V
Athlon xp2200+ TB-BO 0.13 1.8G 133M 13.5 266M 256K 1.6V
Athlon xp2400+ TB-BO 0.13 2.0G 133M 15 266M 256K 1.65V
Athlon xp2600+ TB-BO 0.13 2.13G 133M 16 266M 256K 1.65V
Athlon xp2600+ TB-BO 0.13 2.08G 166M 12.5 333M 256K 1.65V
Athlon xp2700+ TB-BO 0.13 2.16G 166M 13 333M 256K 1.65V
Athlon xp2800+ TB-BO 0.13 2.26G 166M 13.5 333M 256K 1.65V
Thoroughbred-BO(TB-BO)核心的Athlom xp,采用0.13微米工艺,核心面积从TB-AO的80平方毫米增大到84平方毫米。TB-BO性能强劲,性能跟P4 A/B系列处于同一水平,功耗也跟P4 A/B系列差不多,但价格相对P4 A/B系列来说,是超级便宜,性价比奇高!而且大部分都是不锁倍频 的,超频能力惊人,尤其是低频版本。如此低廉的价格加上不错的性能、出色的超频能力,绝对是少花钱,多办事的超值选择!
-----------------------------------------------------------------------------------------------
E.昔日王者--Burton!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Athlon xp2500+ BARTON 0.13 1.83G 166M 11 333M 512K 1.65V
Athlon xp2800+ BARTON 0.13 2.08G 166M 12.5 333M 512K 1.65V
Athlon xp3000+ BARTON 0.13 2.17G 166M 13 333M 512K 1.65V
Athlon xp3000+ BARTON 0.13 2.1G 200M 10.5 400M 512K 1.65V
Athlon xp3200+ BARTON 0.13 2.2G 200M 11 400M 512K 1.65V
BARTON跟TB-BO最大的不同就是L2容量增大一倍,L2提高到512K,前端总线也由266MHZ提高到 333MHZ和400MHZ,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该系列的性能。该系列还是保持着AMD一贯的高性价比,是现在高性价比产品之一。功耗比TB-BO核心的 Athlom xp稍高,不过比P4 C系列的低不少!超频性能虽然比不上TB-BO核心,不过低频率的2500+一般轻易上到3200+!该系列让人满意的高性能、高性价比(尤其是2500+),为Alhton XP系列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
F.化身为龙,翱游四海------Sempron出世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Sempron 2200+ TB-BO 0.13 1.5G 166M 9 333M 256K
Sempron 2300+ TB-BO 0.13 1.58G 166M 9.5 333M 256K
Sempron 2400+ TB-BO 0.13 1.67G 166M 10 333M 256K
Sempron 2500+ TB-BO 0.13 1. 75G 166M 10.5 333M 256K
Sempron 2600+ TB-BO 0.13 1.83G 166M 11 333M 256K
Sempron 2700+ TB-BO 0.13 1.9G 166M 11.5 333M 256K
Sempron 2800+ TB-BO 0.13 2G 166M 12 333M 256K
Sempron 3000+ Barton 0.13 2G 166M 12 333M 512K
Sempron 2600+ Paris 0.13 1.6G 200M 8 400M 128K
Sempron 2800+ Paris 0.13 1.6G 200M 8 400M 256K
Sempron 3100+ Paris 0.13 1.8G 200M 9 400M 256K
以上列出来的Sempron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型号,还有一些不好找的就没写出来了。Sempron是用来代替Athlon XP 2500+以上型号的,即有早期上市的TB-BO核心,也有后来采用512K L2的Barton核心,它们都是基于Socket A平台的。以后推出的面向中端市场的Paris核心Sempron实际上就是Athlon 64的简化版,对应的平台为Socket 754。做为Duron+Athlon XP两大CPU的“综合接班人”,Sempron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将对手斩落马下!
-----------------------------------------------------------------------------------------------
G.神龙摆尾,潜龙勿用,真假龙头,降龙十八掌,龙翔九天~~N句台词也不够形容的--史上最强桌面级CPU!Athlon 64!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A64 2600+ NewCastle 0.13 1.6G 200M 8 HyperTransPort 512K
A64 2800+ NewCastle 0.13 1.8G 200M 9 HyperTransPort 512K
A64 3000+ NewCastle 0.13 2.0G 200M 10 HyperTransPort 512K
A64 3200+ NewCastle 0.13 2.2G 200M 11 HyperTransPort 512K
A64 3400+ NewCastle 0.13 2.2G 200M 11 HyperTransPort 512K
A64 3200+ NewCastle 0.13 2.2G 200M 11 HyperTransPort 1MB
A64 3400+ NewCastle 0.13 2.2G 200M 11 HyperTransPort 1MB
A64 3500+ NewCastle 0.13 2.2G 200M 11 HyperTransPort 1MB
A64 3700+ NewCastle 0.13 2.4G 200M 12 HyperTransPort 1MB
A64 3800+ NewCastle 0.13 2.4G 200M 12 HyperTransPort 1MB
<------以上为Socket 754平台,不支持双通道DDR------>
A64 3500+ NewCastle 0.13 2.2G 200M 11 HyperTransPort 512K
A64 3700+ NewCastle 0.13 2.4G 200M 12 HyperTransPort 512K
A64 3800+ NewCastle 0.13 2.4G 200M 12 HyperTransPort 512K
A64 4000+ NewCastle 0.13 2.6G 200M 13 HyperTrasnPort 1MB
A64 FX-55 SledgeHammer 0.09 2.4G 200M 12 HyperTransPort 1MB
<------以上为Socket 939平台,支持普通双通道DDR------>
A64 FX-53 SledgeHammer 0.09 2.4G 200M 12 HyperTransPort 1MB
以上就是强大的K8平台了。我想也不需要我再花口水去捧它了吧,大家好好赚银子吧‘‘‘YY中‘‘‘
2.---Intel篇---
A.英特尔全球连锁店最新鸡肋---Celeron 4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Celeron1.7G WILLAMETTE 0.18 1.7G 100M 17 400M 128K 1.75v
Celeron1.8G WILLAMETTE 0.18 1.8G 100M 18 400M 128K 1.75v
Celeron2.0G Northwood 0.13 2.0G 100M 20 400M 128K 1.525v
Celeron2.1G Northwood 0.13 2.1G 100M 21 400M 128K 1.525v
Celeron2.2G Northwood 0.13 2.2G 100M 22 400M 128K 1.525v
Celeron2.4G Northwood 0.13 2.4G 100M 24 400M 128K 1.525v
Celeron2.6G Northwood 0.13 2.6G 100M 26 400M 128K 1.525v
Celeron 4是在P4刚出来时推出主攻低端的产品。不幸的是刚刚推出就被Man的Duron打败了。它的性能远落后于同频率的P4系列,甚至不如超频后的C3 Tualain。Northwood核心的Celeron 4超频性能还可以,不过INTEL的都是锁了倍频的,超频起来就很不方便了。这个系列都只有128K的L2,性能平平,毫无过人之处。
B.传说中的“屠龙刀”---低端新贵Celeron D/J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HT Intel EDB Thermal Monitor
Celeron D 315 Prescott 0.09 2.26G 133M 16 533M 256K N N N
Celeron D 320 Prescott 0.09 2.4G 133M 18 533M 256K N N N
Celeron D 325 Prescott 0.09 2.53G 133M 19 533M 256K N N N
Celeron D 330 Prescott 0.09 2.66G 133M 20 533M 256K N N N
Celeron D 335 Prescott 0.09 2.8G 133M 21 533M 256K N N N
Celeron D 340 Prescott 0.09 2.92G 133M 22 533M 256K N N N
Celeron D 345 Prescott 0.09 3.06G 133M 23 533M 256K N N N
Celeron D 350 Prescott 0.09 3.2G 133M 24 533M 256K N N N
Celeron D 320J Prescott 0.09 2.4G 133M 18 533M 256K N Y Y
Celeron D 325J Prescott 0.09 2.53G 133M 19 533M 256K N Y Y
Celeron D 330J Prescott 0.09 2.66G 133M 20 533M 256K N Y Y
Celeron D 335J Prescott 0.09 2.8G 133M 21 533M 256K N Y Y
Intel为了一雪C4之辱,在推出Prescott核心P4后紧接着向低端市场投下一颗重镑炸弹:Celeron D。0.09微米的制作工艺加上低电压,让它成为了新一代超频王。一时间市场反应热烈,颇有当年C2投放市场的感觉。Intel再接再励,趁热打铁的推出了采用E0步进的新Celeron D。E0使用LGA 775接口,为915/925平台多了份选择。新核心Celeron还支持Prescott最新的防病毒技术Intel Execute Diasable Bit(总觉得是在模仿AMD```)和温控技术。(嘿嘿,山不转水转,现在轮到Intel做“火车头”了)。不管怎样,Celeron D系列总算为Intel重新挽回了低端市场和品牌形象,其性能也确实出众(特别是CD 320,325等)。个人认为这是自Intel力推P4以来最为成功的产品。
-----------------------------------------------------------------------------------------------
C.不再奔腾的“芯”----Pentium 4 Willamette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Pentium4 1.4G WILLAMETTE 0.18 1.4G 100M 14 400M 256K 1.75V
Pentium4 1.5G WILLAMETTE 0.18 1.5G 100M 15 400M 256K 1.75V
Pentium4 1.6G WILLAMETTE 0.18 1.6G 100M 16 400M 256K 1.75V
Pentium4 1.7G WILLAMETTE 0.18 1.7G 100M 17 400M 256K 1.75V
Pentium4 1.8G WILLAMETTE 0.18 1.8G 100M 18 400M 256K 1.75V
Pentium4 1.9G WILLAMETTE 0.18 1.9G 100M 19 400M 256K 1.75V
Pentium4 2.0G WILLAMETTE 0.18 2.0G 100M 20 400M 256K 1.75V
Willamette是最早的一批P4处理器,0.18的制造工艺,256K的L2,光看这些表面参数,还以为是P3的升级呢。采用Socket 423接口,现在基本找不着了。性能相当一般。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D.黎明前的黑暗:即将登上王座的 Pentium 4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Pentium4 1.6A Northwood 0.13 1.6G 100M 16 400M 512K 1.5V
Pentium4 1.8A Northwood 0.13 1.8G 100M 18 400M 512K 1.5V
Pentium4 2.0A Northwood 0.13 2.0G 100M 20 400M 512K 1.5V/1.525v
Pentium4 2.2A Northwood 0.13 2.2G 100M 22 400M 512K 1.5V/1.525v
Pentium4 2.4A Northwood 0.13 2.4G 100M 24 400M 512K 1.5V/1.525v
Pentium4 2.5A Northwood 0.13 2.5G 100M 25 400M 512K 1.525v
Pentium4 2.6A Northwood 0.13 2.6G 100M 26 400M 512K 1.525v
<------以上为采用NorthWood核心P4,Intel为和老P4区别在频率后加上A以示区别------>
Pentium4 2.26B Northwood 0.13 2.26G 133M 17 533M 512K 1.5V/1.525v
Pentium4 2.4B Northwood 0.13 2.4G 133M 18 533M 512K 1.5V/1.525v
Pentium4 2.53B Northwood 0.13 2.53G 133M 19 533M 512K 1.5V/1.525v
Pentium4 2.66B Northwood 0.13 2.66G 133M 20 533M 512K 1.525v
Pentium4 2.8B Northwood 0.13 2.8G 133M 21 533M 512K 1.525v
Pentium4 3.06B Northwood 0.13 3.06G 133M 23 533M 512K 1.55v
<-以上为采用NorthWood核心,533MHz FSB的P4,Intel为和老P4区别在频率后加上B以示区别->
Northwood核心的P4 A/B系列,凭借0.13工艺,512K的L2,400/533MHZ的前端总线,性能比前一代的WILLAMETTE核心的P4有较大的提高,性能不错,不过现在的Athlon XP完全有能力跟它对抗!功耗也不低,跟Athlon XP比没什么优势。该系列低频版本的超频性能还是不错的。总的来说性价比一般,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型号还有P4 1.8A ,2.0A,2.4B等。
-----------------------------------------------------------------------------------------------
E.说爱你真不容易---我还是说了~让我等到不耐烦的真正成熟P4:800 FSB Northwood!
CPU 核心 制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电压
Pentium4 2.4C Northwood 0.13 2.4G 200M 12 800M 512K 1.525v
Pentium4 2.6C Northwood 0.13 2.6G 200M 13 800M 512K 1.525v
Pentium4 2.8C Northwood 0.13 2.8G 200M 14 800M 512K 1.525v
Pentium4 3.0C Northwood 0.13 3.0G 200M 15 800M 512K 1.525v
Pentium4 3.2C Northwood 0.13 3.2G 200M 16 800M 512K 1.55v
Pentium4 3.4C Northwood 0.13 3.4G 200M 17 800M 512K 1.55v
Pentium4 3.6C Northwood 0.13 3.6G 200M 18 800M 512K 1.55v
C系列是P4家族中的高端产品,跟P4 A/B系列比,依然是Northwood核心,不过是采用D1步进,前端总线提高到800MHZ,并且加入了超线程技术.这些改动使P4 C系列的性能比P4 A/B系列增强不少,总体水平领先于AMD同PR值的Athlon XP,具有极大的竞争力。而且这系列的超频能力比较强,低频的版本更明显,比如P4 2.4C,一般超到3.0G也没什么问题!该系列的价格还算合理,虽然性价比不及Athlon XP,但性价比还算不错了。不过最大的缺点就是功耗比较大,成了发热大户了,所以得准备好一个比较好的风扇。该系列凭借着高性能、出色的超频能力,以及合理的价格,是现阶段INTEL产品中最值得购买的处理器!
-----------------------------------------------------------------------------------------------
F.雾里依稀可见的王者之尊---P4终极利剑!
CPU 核心 进程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HT Intel EDB Thermal Monitor
Pentium4 2.4A Prescott 0.09 2.4G 133M 18 533M 1MB N N N
Pentium4 2.8A Prescott 0.09 2.8G 133M 21 533M 1MB N N N
Pentium4 3.2E Prescott 0.09 3.2G 200M 16 800M 1MB Y N N
Pentium4 3.4E Prescott 0.09 3.4G 200M 17 800M 1MB Y N N
Pentium4 3.6E Prescott 0.09 3.6G 200M 18 800M 1MB Y N N
Pentium4 530J Prescott 0.09 3.0G 200M 15 800M 1MB Y Y Y
Pentium4 540J Prescott 0.09 3.2G 200M 16 800M 1MB Y Y Y
Pentium4 550J Prescott 0.09 3.4G 200M 17 800M 1MB Y Y Y
Pentium4 560J Prescott 0.09 3.6G 200M 18 800M 1MB Y Y Y
Prescott是Intel最新推出的P4核心,和老P4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管线的增加(达到31层),支持SSE3以及增大的L1和L2。Prescott有Socket 478和LGA775两个平台,也就是上面的A系和E系。之后Intel接着又推出了采用E0步进的J系列,它增加了Intel EDB和Thermal Monitor两项功能。应该说,Prescott是值得购买的产品,不过---要等到把它超到4G以上(到4G以上它的性能才超过Northwood核心的P4 2.8G),有了915/925之后(在LGA 775平台上才能真正发挥Prescott的功效) 才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它的价格要降。。。。
-----------------------------------------------------------------------------------------------
G.靠名字吓人~~不过热量确实挺吓人的-----Pentium至尊版
CPU 核心 主频 外频 倍频 FSB L2 L3
Pentium4 EE Gallatin 3.2G 200M 16 800M 512K 2MB
Pentium4 EE Gallatin 3.4G 200M 17 800M 512K 2MB
Extreme Edition 至尊版P4是为了应付Athlon64在高端的攻势而生的。在桌面级处理器中使用高达2MB的L2,不由让人想到了Xero。难不成Intel被AMD逼昏了头,把Xero搬到家用电脑来了?呵呵,真是这样,DIYer就有福咯~不过说实话,P4 EE更象一个标志,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在大多数的测试中,P4 EE不仅败给了Athlon,甚至不敌自家的Prescott,Northwood。加上其超高的价格,简直没有性价比这一说。
-----------------------------------------------------------------------------------------------
OK,终算写完了。‘‘‘上面包括的都是些市场上还找得着的东东,参数有些可能我忘了,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快过年了,据说北方都吃这些,你家过年吃什么

春节作为华夏儿女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美食是肯定不能少的。中国被分为七大地理地区,每个区域的春节习俗也各有差异,但我们一般以北方、南方来区别。那你知道北方过年要吃什么吗?北方过春节吃什么?1、饺子对于北方

知识大全 南方的人过年和亲戚聚会有很多人在一吃饭时是不是像北方一样,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南方的人过年和亲戚聚会有很多人在一吃饭时是不是像北方一样,男人一桌,女人一桌?不是如果按南方本地说风俗也很多也讲究团员饭是在一张桌上吃.梦见在陡坡上很多人一桌吃饭梦见在陡坡上很多人一桌吃饭意味着:这两

酱菜有哪些主要品种?各品种有何特色?

本公司经营的酱类多种,有北方、南方、有甜、有辣,风味独特的桂林酱,内含豆豉、蒜茸等香料,辣椒经盐渍发酵日晒,别具一格,久贮不坏,油香桂林酱经公司特别煮制、加油、糖、味精等,口味更胜一筹,北方的酱有面酱

客家人过年风俗

过年“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

知识大全 中国人普遍的过年(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春节的习俗: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

台湾过年风俗

台湾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春节,也叫过年,是民间最为热闹、时间最长的节日。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上元节)过完,才算全部结束,历时整整一个月。尾牙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

知识大全 古人过年的饮酒风俗

香港人过年风俗禁忌

香港人在新年前夕,家家户户就为过年而忙碌起来:清扫房屋、除旧布新、采办年货等。在除夕(年三十晚),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家家户户在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的菜式通常都十分丰富,鸡鸭肉,鲜腊荤素,应有尽有。而

难忘春节年夜饭

新春佳节是咱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各地的春节饮食风俗,亦是五光十色,各有特色。春节的年夜饭,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饺子是春

知识大全 春节节日及其风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比较传统的节日都有哪些,又有什么样子的风俗呢?除夕,一年农历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俗称的过年了,这是中华名族最传统的一个节日,全世界所有华人都会过这一个节日。风俗是家家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