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各地民俗活动

Posted 菊花

篇首语: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各地民俗活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

那么,为什么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呢?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习俗

汉代《西京杂记》中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自古以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秋日之景是历代文艺青年钟爱的题材,陶渊明认为秋和春都是一年中的好时节,有感而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超然于物外的诗句;杜甫《登高》中描写的秋色则气势磅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杨万里笔下的秋色风姿绰约“西风尽有东风手,柿叶枫林别样春”;而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更是传颂至今。

登高赏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深秋之际,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重阳登高习俗古已有之,从李白的“乐游原上清秋节”、王维的“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中已可窥见重阳登高的风貌。

为什么古人偏要定在九月九日登高呢?有一种说法认为,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登高以避邪气。重阳是在霜降后、即将冬藏时具有仪式感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之说。

饮酒食菊

秋天的色彩斑斓,晕染在菊花的五颜六色里;秋天的万种风情,绽放在菊花的千姿百态中。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重阳前后,恰是菊花绽放的季节,菊花与重阳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起源是因为“吃”——民以食为天嘛。

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意识是早上喝木兰花中的露水,晚上吃菊花的花瓣,在当代人看来,这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生活啊!

其实,不用等待现代人来评价,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钟会就已经在《菊花赋》中把菊花称作是“神仙食也”。苏轼一生坚持食用菊花,春食菊苗,夏食菊叶,秋食菊花,冬食菊根,吃完后还和王安石闹过“菊花瓣风波”。

号称“林逋七世孙”的南宋人林洪,著有闽南食谱《山家清供》一书,里面记载了很多种菊花的吃法,有油炸、做汤、生吃,等等。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亦记有食用菊花的油煎法和凉拌法。油煎法需要拌上山药粉一起炸,凉拌法是直接用水焯一下,然后放佐料即可。

当吃菊花广泛普及之后,就有人开始琢磨着用菊花酿酒了。据考,菊花酒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无论皇宫中还是普通百姓,重阳之际都要饮上几杯菊花酒,因为“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孝敬父母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人节。也许你早已精心购置了一份礼物,也许你为父母准备了一席团圆家宴,让敬老爱老的真情在一粥一饭间流淌。

从气候上来说,九月九正值晚秋,秋高气爽。此时登高远望,活动筋骨是最合适不过的。此时,你可以挽起父母的手,一起去看层林尽染的秋色。你也可以带着父母去公园观赏菊展,聆听秋天的花语。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安徽各地区过年习俗

所谓年味,除了节日的欢闹、家人团聚的喜悦之外,当然也少不了各地特色的民俗活动,舞蹈、杂耍、戏剧、唱腔...赏民俗,品年味年味溢满各地。安徽过年习俗有哪些?安徽春节过年习俗安徽春节过年习俗:合肥市抛头狮

知识大全 2018腊月二十七是几号 腊月二十七的民俗有哪些

腊月的热闹不断,腊月的民俗活动不断,中国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七是宰鸡赶大集的日子吗?腊月二十七的民俗有哪些呢?中国传统习俗活动是分地区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腊月二十七各地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有很多民俗活动。下列不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是:__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有很多民俗活动。下列不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是:_____A、祭祖B、植树C、登高D、踏青答案:C解析: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

知识大全 潮汕冬至有哪些民俗活动

  冬至有哪些民俗活动  九九消寒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

知识大全 冬至的民俗活动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

知识大全 中国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夜,张灯结彩,猜灯谜,观焰火,吃元宵,赏月赋诗,相沿成习。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

知识大全 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

知识大全 福建元宵节习俗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元宵赏灯吃汤圆大家都知道,但福建许多地方除了元宵标配,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下面一起看看吧。送灯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

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民俗活动

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

知识大全 传统节日“小年”的由来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