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盘点 正月初一的14个风俗习惯及禁忌

Posted 元宝

篇首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盘点 正月初一的14个风俗习惯及禁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导读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春节快乐

正月初一的习俗

正月初一的习俗较多,而你知道有哪些吗?正月初一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开门炮仗”,接着有拜年、吃斋、占岁、不扫除等习俗。

01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02拜神

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摆好酒和茶,事先要准备好鸡、鸡血、鱿鱼、猪肉等食物,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03吃斋

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04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05吃年糕、吃饺子、吃汤圆、吃面条

正月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除夕、正月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正月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正月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正月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因为在家乡话中,常常将“闯祸”称为“闯了‘汤圆’子”。

长面,也叫长寿面,正月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06喝“元宝茶”

浙江绍兴人有正月初一上茶楼喝“元宝茶”的习俗。所谓“元宝茶”,一方面是这里用的茶叶比往常提高一个档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颗“金橘”或“青橄榄”来指代“元宝”,象征新年“元宝进门,发财致富。”二是因为茶缸上贴有一只红纸剪出的“元宝”,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财进宝”。

07喝鸡汤

正月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

08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

09占岁

古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10给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正月初一的禁忌

正月初一除了以上的风俗习惯之外,在这一天还有很多的禁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条禁忌,一起来了解。

01不能扫地倒水

正月初一不能扫地和倒水,怕因此带走了财气。然而,正月初一,全家人团聚,再加上拜年的人们进出不断,吃花生、嗑瓜子、吃水果、抽烟,剥下的皮、壳、渣、纸屑、烟头满地都是,不扫不行,于是人们就想出个变通的办法——改往外扫为往内扫,象征财宝进门,扫好后装在垃圾桶或纸篓里不倒掉,财宝便留住了。

02忌杀生

正月初一这天忌杀生,因为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

03忌打破杯盘碗盏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如果不小心失手打破了碗碟,得赶紧说一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04小孩子不许说不吉利的话

什么“打、杀、砍、输、死、穷、赔、鬼”等字眼一律不许沾边。为防万一,许多家庭便贴上“童言无忌”的红纸条以破解。

05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大年初三各地习俗及禁忌盘点

  大年初三,即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

知识大全 各个地方正月初五的风俗

各地初五风俗习惯旧时,汉族民间过春节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饭,旧民俗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诸多禁忌,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这天,汉族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知识大全 大年初一的18个禁忌,你知道几个

  大年初一的禁忌,你了解吗?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迷信,但代表着我们美好的祝愿!到底大年初一的禁忌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大年初一的18个禁忌,在这一天不要做这些事哦!  大年初一有不少禁忌。首要是不能

知识大全 大年初六是“马日”风俗与禁忌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正月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耕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

知识大全 正月初二有哪些禁忌

大年初二是指农历一月二日,祭财神,回娘家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大年初二即正月初二,春节的第二天,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其实,除此之外,大年初二习俗还有很多,不

知识大全 破五的由来及禁忌

  破五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

知识大全 大年初七是人日 初七的13个习俗盘点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大年初七习俗多,有戴人胜、摊煎饼、吃七宝羹、吃饺子、捞鱼生等习俗。你想知道所有的大年初七习俗?不妨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大年初七习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阴历正月初七也被

知识大全 汉族古往今来所有的传统节日大盘点

过大年/春节阴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三月三,三月三,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

知识大全 正月十五闹元宵有禁忌 千万别做这些事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元夕、灯节。元宵节这一天有很多习俗,如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龙灯、踩高跷等,但也有很多风俗禁忌,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不能做什么呢?1、

知识大全 正月十三的8个习俗

  农历正月十三的时候,虽然春节已经过了好几天,但按照民间的风俗习惯,过年还不算结束,同时正月十五元宵也近在眼前了,所以依然是一个充满喜庆的日子。那么今天的传统节日就为你介绍正月十三的八大习俗。  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