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葡萄酒与中餐搭配的礼俗

Posted 葡萄酒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葡萄酒与中餐搭配的礼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葡萄酒早就成为了欧洲人的基本饮食。法国人平常饮食以温饱为主,一盘沙拉加个主菜,最多加个餐后甜点,但基本上每餐都会来点葡萄酒,以普通红酒为主。白葡萄酒才是较为正规一些的餐,需要冰块和冰桶伺候。而一款菜配一款酒,一顿饭拖上三四个小时的正式餐会上,食物与酒早就不单是提供给人们吃饱喝足的基本功能,而是讲究质地、气味、颜色、味道的生活修饰艺术。

在中国,不少人的意识里都存在着葡萄酒就是配西餐,中国白酒和黄酒才是配中菜的概念,这种先入为主就像DNA一样被一代代人继承下来。其实从味觉的生理科学分析来看,不少时候烈酒佐餐并不完美,因为高度的酒精会使味觉麻痹。在西方,烈酒其实是餐后酒,而非佐餐酒。

黄酒算比较中庸的酒类,暧昧和带氧化的口味适合于配带酱料的或者味道重的菜,而不适于较为鲜嫩的菜。而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可以为黄酒找到替代品,那就是酒精加强葡萄酒,雪莉和波特酒,酒精度相当,不少酒口味很接近。

葡萄酒酒精度适中,与果酸平衡得很好,人们的味觉不会有刺激感,特别是白葡萄酒,酸一般比红葡萄酒高,喝起来清新爽口,在不同的菜之间可以隔离上一道菜的味道,使人越吃菜越有滋味。

葡萄酒品种丰富多样,绝大部分的中国菜都能找到适合的葡萄酒。之前大家认为的白酒(白葡萄酒)配白肉,红酒配红肉,其实就跟将葡萄酒称为红酒一样,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中国菜跟西方菜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通常中餐是入味的,而西餐以原味的居多。所以西菜配酒可以根据原料,而中菜配酒除了原料,还需要看佐料和烹调法。

比如说红烧肉配葡萄酒,一般是酱料重带甜味的,而原料猪肉应该是属于白肉类的,如果用白葡萄酒来配,就算是重型白葡萄酒,浓厚度都不能跟红烧肉般配;如果用单宁明显的赤霞珠来配,但这道菜里有甜,两者一起品尝这将意味着会突出苦味;如果用梅乐来配的话,梅乐突出的是果味,虽然口味上配起来还过得去,但试想一盘李子果肉和红烧肉拌在一起,总是有点生熟不分的感觉。

葡萄酒配中菜,就一款菜而言,找到可以配得很好的酒其实容易,难的是中国人的餐桌上基本上是几个菜一起上,要达到每款菜都配得恰到好处就难了。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来看,味觉能够感受到的只有酸、甜、苦、辣、咸,比起要区分上百种气味的嗅觉来讲,算是简单的。能够相互影响味觉的主要是四种味:咸会加强苦的感觉;酸能短时间地掩盖苦味,又加强了甜味;甜味能降低对咸、苦、酸的感觉;苦味能降低酸度。甜味、原味、辛辣味,令酒强劲,而酸味和咸味,令酒更加温和。

其实,每个人的品味跟味觉感官一样主观,如果对酒和菜的细致感受并不在行,那就听凭自己的味觉的本能感受,味蕾觉得好的,就是适合于你的。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中餐中的侍酒礼仪

在国外高档的西餐厅,大多有专门的侍酒师(Sommelier),任务就是根据客人点的菜肴,从酒单中选择合适的葡萄酒,提出建议。中餐就没有这样的岗位设置,所以,在国内的中餐厅选择葡萄酒时,往往就得靠自己了

知识大全 品酒时的酒杯搭配法则

古语“一见钟情”不是无中生有,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看人还是待事,第一印象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爱酒人士对葡萄酒的感受,不仅源于对酒质的品尝,酒杯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品酒人士的判断,酒杯与酒的搭配

知识大全 酒的礼俗—酒歌

布依族人民在社交中很讲究礼仪,其特点是诚恳相待,注重精神文明。佳节与喜庆,亲友们互相走访,主人必先捧酒招待宾客,客人也尊敬主人,显得彬彬有礼。吃饭时还要用酒歌来表达宾主之间的相互询问与祝福。主人在歌中

为什么葡萄与萝卜不能同食?

葡萄含有大量的植物色素,如果与萝卜一起食用,经胃肠道的消化分解,可产生抑制甲状腺功能的物质,诱发甲状腺肿。  葡萄的最佳搭配  葡萄+枸杞

知识大全 清明节饮酒礼俗

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着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_____。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

花生食用的最佳搭配

花生+啤酒  花生+芹菜  花生+红葡萄酒  花生+毛豆

华夏饮酒礼俗

我国民间有悠久的酿酒、饮酒历史,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酒文化,民间流传着许多良好的饮酒礼俗。在正式宴会上,服务员打开酒瓶后,先要倒上一点递给主人品尝。主人应先饮一小口仔细品尝,然后再尝一口,感到所上的酒

知识大全 中国人饮酒礼俗

在中国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饮酒礼俗简介,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

知识大全 春节饮酒礼俗

春节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