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冬性小麦品种--米808
Posted 叶片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强冬性小麦品种--米808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米808是沈阳农业大学1991年引进的前苏联冬小麦种,现已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
特征特性
米808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叶耳白色。在适期播种条件下,冬前分蘖3~5个,长势健壮,叶片数5~6片,返青后叶片数6片,共11~12片。株高l00厘米左右,黄白壳,顶芒,红粒,穗长9.5厘米左右,穗粒数32粒左右,千粒重37克左右。
米808属强冬性品种,抗寒性强,在沈阳连续7年种植,越冬存活率均稳定在75%以上,最高达97%。该品种有大量的休眠生长锥,如遇冻害,返青后大量的休眠生长锥开始生长,可确保足够穗数。
米808生育期275天,其中越冬前50天左右,越冬期120天左右,返青到成熟105天左右。幼苗根系发达,抗旱性强,分蘖力强,植株整齐一致。后期灌浆快,落黄好,口松紧适度,不易脱粒。抗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旱种一般亩产325公斤,具备灌水条件一般可达400公斤。
栽培栽培技术要点适宣种植在比较肥沃、保水性能强的地块。在辽宁省适宜播种期为9月20日~10月1日。播种量为每亩5~7.5公斤,晚播应加大播种量。要重施基肥和种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1000公斤优质农肥,种肥施磷酸二铵,每亩10公斤,追肥施尿素,每亩30公斤。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在越冬前和返青后灌两次水,及时防治蚜虫和粘虫。
适宜种植地区米808较适于旱种,抗寒性能突出。鞍山以北的大部分河滩地都适宜种植。
相关参考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强冬性,分蘖成穗中等,株高85cm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角质,千粒重45克左右,抽穗期比411晚1-2天,成熟期相近,抗逆性较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抗穗发芽。2、栽培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强冬性,分蘖成穗中等,株高85cm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角质,千粒重45克左右,抽穗期比411晚1-2天,成熟期相近,抗逆性较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抗穗发芽。2、栽培
特征特性该品种强冬性,抗冬耐寒,分孽多,成穗率高,属多穗型品种。株高70~95厘米。穗粒数25粒左右,千粒重35~45克,抗倒伏,熟相佳。2000年、2001年参加山西中部肥旱地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6
特征特性该品种强冬性,抗冬耐寒,分孽多,成穗率高,属多穗型品种。株高70~95厘米。穗粒数25粒左右,千粒重35~45克,抗倒伏,熟相佳。2000年、2001年参加山西中部肥旱地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强冬性,耐水耐肥,具有超高产潜力,中早熟,生育期265天左右,抗干热风能力较强。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株高75厘米左右,穗较大、长方型穗形,长芒,白壳白粒。穗长6~8厘米,小穗密度中等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强冬性,耐水耐肥,具有超高产潜力,中早熟,生育期265天左右,抗干热风能力较强。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株高75厘米左右,穗较大、长方型穗形,长芒,白壳白粒。穗长6~8厘米,小穗密度中等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环县农业局1988年从庆丰1号的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88106。特征特性。幼苗匍匐,生育期274--282天,属强冬性中热品种。叶色深绿,紧凑半披,株高90-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环县农业局1988年从庆丰1号的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88106。特征特性。幼苗匍匐,生育期274--282天,属强冬性中热品种。叶色深绿,紧凑半披,株高90-
河滩地种植冬小麦,在丹东地区主要集中在鸭绿江中游的河滩地上,面积有数万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应该是早熟,抗寒,抗倒伏、抗病,高产的,如丹东地区目前大面积应用的“米808”,“农大138”等,大部分
河滩地种植冬小麦,在丹东地区主要集中在鸭绿江中游的河滩地上,面积有数万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应该是早熟,抗寒,抗倒伏、抗病,高产的,如丹东地区目前大面积应用的“米808”,“农大138”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