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配套技术

Posted 玉米

篇首语:如果,不能运气爆棚。那就,努力实力过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高产配套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依据及目的

  荣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光温水资源适宜种植玉米。特别是旱地带状种植的推广对发挥玉米的生产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玉米属C4植物,是一种高产作物。在我县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20万亩左右,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15%,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县玉米单产长期低而不稳,多年徘徊在400公斤的水平,与我县畜牧业发展对玉米的需要很不适应。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土壤肥力水平差。据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分析,我县旱地主要土壤——灰棕紫泥土,占全县旱地的67.79%,土壤多为中性,碳酸盐含量小于2%,有机质含量1.15%,全氮含量0.081%,全磷含量0.048%,全钾含量1.17%,速效氮含量60PPM,速效磷含量3PPM,速效钾含量76PPM。总之,土壤养分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次是施肥总量不足,施用技术不合理,特别是重氮肥轻磷肥,重苗肥轻攻苞肥的施肥策略和配合比例,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再次是生产上密度不足2500株/亩(大穗型品种),有的甚至不足2000株/亩,双株稀植现象很普遍,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改进玉米栽培技术,提高我县玉米生产水平,本人想通过小区控制试验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玉米高产栽培配套应用技术,指导我县玉米生产,提高我县玉米生产水平,使我县玉米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二、模式与方法

  (一)模式

  围绕玉米高产在应用成功单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增加密度的技术方法(肥田育苗,单株密植,定向移栽)和施肥制度(施肥数量、时期、比例)的建立,最后形成玉米高产配套技术模式。

  (二)方法

  1、确定经济合理施肥量:采用北京农业大学王兴仁“3× 3” 氮磷回归设计方法,分别在我县灰棕紫泥土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进行试验,小区面积0.05亩,预测经济合理的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

  2、研究玉米不同时期不同施肥比例以及对肥料利用率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九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0.05亩,提高适合高产的各期施肥比例和施肥策略;

  3、确定玉米高产的适宜密度:采用正交设计,选用密度,N、P三个因素,八个处理。小区面积0.05亩,选用正交表L8(4×24)筛选适宜玉米高产的种植密度;

  4、对坑土与不炕土,单株与双株,移裁与直播进行正交试验,选用正交表L8(27),8个处理,小区面积0.05亩,筛选适宜玉米高产的耕作技术;

  5、对所引用的单项技术进行了效益对比试验。

  (三)试验的材料:

  试验的土壤;灰棕紫泥;试验的作物玉米、品种为大穗型高产抗逆品种—长玉13;试验的肥料;氮素用尿素含N46%,磷素用过磷酸钙含P2O512%,微肥用ZnSO47H2O。

  三、试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经济合理的施肥量及N·P配比;

  1、土壤基础的理化性状

  2012年我们分别在正紫镇的刺芭塘村8组、双石镇的大竹林村9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上进行试验示范,采用蛇形取样,对其耕作层土壤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双石镇土壤比正紫镇养分含量稍高,但NP均感缺乏,速效钾双石镇土壤含量较丰富。

  2、最大经济效益施肥量与最高产量施肥量

  结果看出:最大经济效益施肥量比最高产量施肥量低,最大经济效益的施肥量的确要受到农产品价格和化肥价格的影响;从目前我县农业生产水平,投资水平,物质供应水平来看,施肥量的选择宜选用经济效益施肥量,作为生产上推荐的施肥量,即亩施肥量为N13.4~15.6公斤,P2O55.0~5.2公斤,并以此量作配套模式的施用量。

  据试验结果分析,在我县气候、土壤、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带走N1.5429公斤,P2O50.7007公斤,K2O1.6782公斤。土壤生产能力36.54~51.36%。因此,施肥的目的一是获取高产,满足作物高产对营养的需要,二是培肥地力,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建设稳产高产土壤。要有高产的土壤,才能实现高产目标。不能把土壤看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必须依靠施肥(有机和无机的肥料)的形式,把被作物带走的养分“归还”于土壤,才能保持和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

  (二)玉米不同时期施肥比例

  1.不同生育时期施肥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整个生育过程的施肥按四个时期进行即基(底)肥,(5~6)苗肥,(10~11叶)攻苞肥、花肥,不同施肥比例。玉米各生育时期的施肥比重不一样,产量表现不一样,特别是施N变化较大,磷肥分期施用效果不好,宜基肥一次集中用,以N325处理产量最高,特别是攻苞肥重效果好。

  2.不同生育期施肥比例与吸肥总量及籽杆分布的关系。

  由于各生育期施肥的比重不一样,生长吸收的效果和在籽秆分布的比例也不同(见表4),N325P底与N3522P底相近,在N肥施用上不施底肥、只重施攻苞肥不利于养分的吸收和灌浆结实(如6处理),要想获得高产同时还要注重底肥的施用。

  3.不同生育期施肥比例与肥料利用率的关系

  玉米生育各期生长中心和营养吸收选择和吸收量不一致,在生长旺盛的穗分化期重施肥料,不但可满足生长对营养的需要,促进穗分化,提高产量,而且还提高了对肥料的利用率,结果表明N325P底处理NP利用率均高于其它处理。

  综上所述,玉米是高产耐肥作物,整个生长期需要的营养不一样。我们要根据栽培的目的——获取经济产量,提高施肥效果。紧紧围绕“前期控苗促根,后期攻穗增粒”的栽培路线,采用“稳、控、促”的施肥策略,做到捉控结合,提高玉米产量。

  (三)玉米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

  玉米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的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也就是群体和个体的关系。群体过大,个体发育差,空杆增加,穗小粒少,个体产量低,整个产量都低;群体过小,虽然个体发育好,穗大粒多,个体产量高,但群体不足,总穗数少,产量也不高。玉米产量来源于对光能和地力的利用。因此,玉米高产适宜的种植密度,要按照合理密植的原则,根据品种特性,土壤条件,肥力水平,种植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要有利于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根据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大穗)其优化组合为:密度2800-3000株/亩,N/P13.4-15.6/5-5.2公斤/亩。

  (四)炕土与不炕土、单株与双株、移栽与直播的试验

  试验结果分析,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第一是炕土,其次是移栽,再次是单株,炕土比不抗土好,移栽比直播好,单株比双株好,优化组合为:炕土、育苗移栽、单株移栽。

  (五)单项对比试验结果:

  1、玉米施Zn效果

  玉米是一种对Zn敏感的作物。据大区对以试验表明(大区面积0.3亩),玉米施Zn比不施Zn可增产7.3%。

  2、育苗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4个处理,亩植3000株。

  结果看育苗方式也明显的影响玉米产量,肥团育苗明显比玉米芯育苗增产,每亩增产89.4公斤,增产21.6%。肥团育苗具有苗期弹性大,便于集中施用磷肥,移裁时不择天气的优点,生产上宜大面积推产。

  四、结果与问题探讨:

  1、荣县地区传统的双株种植方式已不适合玉米高产,将被单株定向移栽替代。近年来,玉米种子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大穗高产抗逆型品种是目前我县主推玉米品种。因此,随着品种的改进,种植密度是否适宜合理,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县种植的大穗型玉米品种以亩植2800-3000株为宜。

  2、经济合理的施肥量是模式施肥的核心技术之一。将影响施肥效果,生产成本,技术效益的高低。经试验我县灰棕紫泥土(主要分布在我县东南路如双石镇、正紫镇、过水镇等)经济合理的施肥推荐量为N13.4~15.6公斤/亩,P2O55.0~5.2公斤/亩。但这也不是一个绝对量,将随栽培条件,土壤等变化而不同。

  3、不同肥料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比例对产量和利用率关系极大。在我县春播条件下为达到高产目标,总的要采用“稳、控、促”的施肥策略,其中以氮肥基肥占30%、苗肥占20%、攻苞肥占50%为宜,磷肥全部做底肥一次性施用,以利高产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施肥效果。

  4、在微肥施用上因玉米对锌敏感,要重视锌肥的施用。

  一般亩用1公斤ZnSO47H2O作底肥一次性施用。

  5、肥团育苗单株定向移栽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肥田育苗主要达到苗齐、苗全、苗壮、同时使植株分布均匀、减少相互遮荫、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了植株空秆率从而达到高产目的。在我县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多年,特别是在荣县正紫镇观音铺村,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该技术已被群众接受。

  6、玉米播期也是影响玉米高产的技术措施之一。在我县带植条件下,玉米播期应安排在4月上旬为宜、从而把玉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夏旱之后,有利于稳产高产。

  7、玉米地原则上都要炕土,炕土有利于玉米根系发育。

  总之,我县玉米生产在目前大穗型品种、春播情况下,播种密度在2800-3000株/亩,采用肥团单株育苗、定向移栽,配方施肥、增施锌肥、在我县灰棕紫泥土中等地力条件下总施肥量纯N15公斤/亩、P2O55.5公斤/亩、ZnSO47H2O1公斤/亩,磷肥、锌肥作底肥一次性施用,氮肥按底肥30%、苗肥20%、攻苞肥50%,同时做好炕土工作。

相关参考

玉米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要实现玉米种植增产增收,不仅需要有优良品种,还需要有配套的科学种植方法,因为良种只有在其适应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最大增产潜力。所谓良种,是指优良品种种植最大效益化的相应配套的集成技术措施。目前

玉米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要实现玉米种植增产增收,不仅需要有优良品种,还需要有配套的科学种植方法,因为良种只有在其适应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最大增产潜力。所谓良种,是指优良品种种植最大效益化的相应配套的集成技术措施。目前

玉米高产配套综合技术

一、根据土块、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中熟抗旱丰产品种为主栽品种。根据土壤肥力,土地台位,施肥水平等针对性选择相应品种。二、备足良种、适期播种中厢带改制春玉米播期3月10日至3月底初分批播种育苗;小改制迟

玉米高产配套综合技术

一、根据土块、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中熟抗旱丰产品种为主栽品种。根据土壤肥力,土地台位,施肥水平等针对性选择相应品种。二、备足良种、适期播种中厢带改制春玉米播期3月10日至3月底初分批播种育苗;小改制迟

玉米高产的配套综合技术

一、根据土块、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中熟抗旱丰产品种为主栽品种。根据土壤肥力,土地台位,施肥水平等针对性选择相应品种。二、备足良种、适期播种中厢带改制春玉米播期3月10日至3月底初分批播种育苗;小改制迟

玉米高产的配套综合技术

一、根据土块、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中熟抗旱丰产品种为主栽品种。根据土壤肥力,土地台位,施肥水平等针对性选择相应品种。二、备足良种、适期播种中厢带改制春玉米播期3月10日至3月底初分批播种育苗;小改制迟

夏季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一、选用高产抗病抗倒紧凑型玉米品种针对近年来主栽品种掖单13号、19号等退化严重,抗病性差、空秆率高、易倒伏、稳产性降低等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大力引进推广了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新品种掖单22号、管单50

夏季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一、选用高产抗病抗倒紧凑型玉米品种针对近年来主栽品种掖单13号、19号等退化严重,抗病性差、空秆率高、易倒伏、稳产性降低等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大力引进推广了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新品种掖单22号、管单50

农业中心积极探索玉米膜下滴灌高产配套技术

近几年来,建平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可,为了进一步探索玉米膜下滴灌高产集成配套技术,2014年建平县农业中心与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实施玉米膜下滴灌

农业中心积极探索玉米膜下滴灌高产配套技术

近几年来,建平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可,为了进一步探索玉米膜下滴灌高产集成配套技术,2014年建平县农业中心与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实施玉米膜下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