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等农作物缺锌怎么办

Posted 土壤

篇首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等农作物缺锌怎么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水稻坐蔸及玉米黄叶矮化病症时有发生。根据调查,结合农户施肥,土壤类型及作物因素等综合分析,土壤缺锌是造成这一危害的关键。
一、土壤缺锌的原因
1、以紫色母质特别是紫色页岩为主发育的土壤普遍偏碱性,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低,PH值一般在8左右、锌的有效性最差,有此类土壤分布的地方,水稻坐蔸及玉米黄叶矮化病症较为严重。
2、陕南部分山区、冬水田面积较大的地方,由于长期灌冬水、深冷、冷的冬水田、容易引起缺锌病症,一是此类田块长期处于还原状态,土壤中亚铁离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与土壤中锌结合生成作物难以利用的物质,如硫化锌;二是还原物质影响根系活性,使水稻黄根多、白根少,降低了水稻对锌等养分的吸收能力。
3、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加剧了土壤中有效锌的缺乏,以有机态存在的活性锌数量大大减少。
二、综合防治措施
1、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效锌含量。在旱地大力推广秸秆覆盖,增加土壤湿度,减少有效锌、有效钾等养分的固定,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锌的水平。在水田大力提供高留稻桩或秸秆还田,对深冷、烂、霉田块,水稻有保证的应尽可能放水晒田,水原无保证的可采用半旱式栽培。
2、合理使用锌肥,进行土壤监测和调查,有针对性地施用锌肥。亩施硫酸锌1.5-2公斤,作底肥,也可作苗肥,对水喷雾;稻田也可每亩拌细沙土10公斤。混匀后均匀撒施作底肥或分蘖肥,有效地提高水稻、玉米产量。

相关参考

水稻、玉米怎样科学施用锌肥

缺锌易在石灰性土壤上发生,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因还原性较强,抑制了根系对锌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锌,酸性土壤过量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也易诱发作物缺锌,还有过量施用磷肥也易缺锌。水稻和玉米对锌最为

水稻、玉米怎样科学施用锌肥

缺锌易在石灰性土壤上发生,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因还原性较强,抑制了根系对锌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锌,酸性土壤过量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也易诱发作物缺锌,还有过量施用磷肥也易缺锌。水稻和玉米对锌最为

怎样防治水稻缺锌

一、水稻缺锌的症状水稻缺锌一般症状出现在秧苗返青后,即栽后10~30天内。其症状表现为“僵苗”、“缩苗”,缺锌的植株,新叶中筋失绿变白,基部老叶产生褐色斑点,根系细弱,白根少,茎间缩短,植株矮小。严重

怎样防治水稻缺锌

一、水稻缺锌的症状水稻缺锌一般症状出现在秧苗返青后,即栽后10~30天内。其症状表现为“僵苗”、“缩苗”,缺锌的植株,新叶中筋失绿变白,基部老叶产生褐色斑点,根系细弱,白根少,茎间缩短,植株矮小。严重

水稻缺锌苗诊断防治

形态特征水稻缺锌时,主脉有失绿现象,沿主脉向叶缘扩大而多呈黄白色,最后整个叶片呈褐色,植株矮小,分蘖小,根系伸展迟缓。轻度缺锌时,分蘖和基部老叶出现少量褐色斑点;严重缺锌时,稻丛矮缩,一片赤褐色,生长

水稻缺锌苗诊断防治

形态特征水稻缺锌时,主脉有失绿现象,沿主脉向叶缘扩大而多呈黄白色,最后整个叶片呈褐色,植株矮小,分蘖小,根系伸展迟缓。轻度缺锌时,分蘖和基部老叶出现少量褐色斑点;严重缺锌时,稻丛矮缩,一片赤褐色,生长

玉米缺锌及水稻缺锌症状

玉米缺锌会出现“花白苗”,一般出现在出苗1~2周,大面积发生多在幼苗3~5叶期,幼苗老龄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呈半透明的白绸状,风吹易折断。新生叶淡黄色至白色,特别是叶片近根基

玉米缺锌及水稻缺锌症状

玉米缺锌会出现“花白苗”,一般出现在出苗1~2周,大面积发生多在幼苗3~5叶期,幼苗老龄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呈半透明的白绸状,风吹易折断。新生叶淡黄色至白色,特别是叶片近根基

水稻缺锌

水稻秧苗移栽后迟迟不发棵,甚至不返青,或返青后不分蘖以至萎缩,群众一般称之为“坐兜”。“坐兜”田大多出现于低洼阴湿地区和冷、烂、瘦田,但有时肥田也发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缺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

水稻缺锌

水稻秧苗移栽后迟迟不发棵,甚至不返青,或返青后不分蘖以至萎缩,群众一般称之为“坐兜”。“坐兜”田大多出现于低洼阴湿地区和冷、烂、瘦田,但有时肥田也发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缺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