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品种--金观音 (茗科1号)

Posted 乌龙茶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乌龙茶品种--金观音 (茗科1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1999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株育种法育成,遗传性状偏向母本铁观音。已在福建乌龙茶茶推广。广东、湖南、四川等省有引种。
  2.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
  特征: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发芽密度大且整齐,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
  一芽三叶百芽重53.0g。花冠直径3.6cm,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且整齐,芽叶紫红色,茸毛少,嫩梢肥壮,叶质尚柔软,持嫩性较强。春芽萌发期一般在三月上中旬,一芽三叶期在4月上中旬。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3%、茶多酚27.2%、儿茶素15.1%、咖啡碱3.7%。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铁观音香味特征,制优率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适宜在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栽培要点:幼年期生长较慢,宜选择纯种健壮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肥活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

相关参考

乌龙茶茗科一号品种介绍

又名金观音,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F1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芽头密且整齐,有利机采。芽叶色泽紫红,茸毛少,品质优异,制优率高,外形条索

乌龙茶茗科一号品种介绍

又名金观音,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F1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芽头密且整齐,有利机采。芽叶色泽紫红,茸毛少,品质优异,制优率高,外形条索

福建茶叶新品种--金观音(茗科1号)

福建省茶科所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良种,遗传性状偏向母本铁观音。小乔小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多,发芽密度大且整齐,叶色深绿,芽叶色泽紫红,茸毛少,嫩梢肥壮,叶

福建茶叶新品种--金观音(茗科1号)

福建省茶科所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良种,遗传性状偏向母本铁观音。小乔小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多,发芽密度大且整齐,叶色深绿,芽叶色泽紫红,茸毛少,嫩梢肥壮,叶

茶树品种:茗科1号

作物种类:茶树  品种名称:茗科1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品种来源:铁观音×黄金桂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茶树品种:茗科1号

作物种类:茶树  品种名称:茗科1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品种来源:铁观音×黄金桂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茗科1号(茶树)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茶2002017  作物种类:茶树  品种名称:茗科1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品种来源:铁观音×黄金桂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茗科1号(茶树)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茶2002017  作物种类:茶树  品种名称:茗科1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品种来源:铁观音×黄金桂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知识大全 铁观音是乌龙茶不是青茶

  茶知识误区:铁观音是乌龙茶不是青茶

潮汕地区适合加工乌龙茶的茶树品种

潮汕地区适合加工乌龙茶的茶树品种有:凤凰水仙(又名:广东水仙、饶平水仙)、奇兰、黄旦(又名:黄金桂)、梅占、毛蟹(又名:茗花)、大叶乌龙、福建水仙、桃仁、佛手、白牡丹、八仙茶(又名:大叶黄旦)、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