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其他病害?

Posted 甘薯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其他病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甘薯病害除上述主要种类外,还有很多,在目前生产中常见的有甘薯紫纹羽病、甘薯黑痣病、甘薯疮痂病、根结线虫病、甘薯软腐和干腐病等。

  甘薯紫纹羽病:主要侵染根系、薯块。病薯块和薯拐起初为绵白色的根状菌索,后转为粉红色或褐色,最明显的症状是薯块表面形成紫褐色网状菌索。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铲除田间病株及病株周围病土,再用福尔马林或石灰水进行消毒;收获时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重病田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最好;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抗病力。

  甘薯黑痣病:主要危害薯块表皮,在薯块表皮开始形成淡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灰色和黑色不规则大病斑,并产生黑色霉层,病斑仅限于皮层,不深入组织内部,虽然不妨碍食用,但对发芽有影响,商品性差。有些农民误认为是施化肥所致。防治措施: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注意排涝,减少土壤湿度。栽种时薯苗用多菌灵等杀菌剂稀释液浸苗也有一定防效。

  甘薯疮痂病:又称甘薯缩芽病,俗称“麻风病”、“硬秆病”等。主要为害嫩梢、叶片、茎蔓,也可为害薯块。初期叶片病部出现红褐色油渍状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突起,状如疮痂。薯块染病,芽卷缩,薯块表面产生暗褐色至灰褐色斑点,干燥时疮痂易脱落残留疹状斑或疤痕。病菌在种薯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种薯和薯苗可以传播,风雨、人手接触和田间昆虫也能传播。持续降雨和暴风雨有利于病害蔓延和盛发。雨天翻蔓,病害扩展蔓延更快。该病防治方法与蔓割病相同。

  甘薯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可参考茎线虫病防治方法,甘薯软腐、干腐病可参考甘薯贮藏期的管理。

相关参考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薯瘟病?

甘薯薯瘟病又名甘薯细菌性萎蔫病、烂头、发瘟。多发生在长江以南各薯区,是甘薯的毁灭性病害。该病病菌从植株伤口或薯块的须根基部侵入,破坏组织的维管束,使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受阻,叶片青枯垂萎。早期感病的植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薯瘟病?

甘薯薯瘟病又名甘薯细菌性萎蔫病、烂头、发瘟。多发生在长江以南各薯区,是甘薯的毁灭性病害。该病病菌从植株伤口或薯块的须根基部侵入,破坏组织的维管束,使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受阻,叶片青枯垂萎。早期感病的植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我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均能遭受病菌危害,主要危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病苗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地下部分变黑腐烂,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我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均能遭受病菌危害,主要危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病苗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地下部分变黑腐烂,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又称烂根病,是北方薯区和长江中下游薯区发生较重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大田期。先从幼苗须根尖端或中部开始危害,并蔓延至地下茎,形成褐色凹陷纵裂的病斑。地上秧蔓节间缩短、矮化,叶片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又称烂根病,是北方薯区和长江中下游薯区发生较重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大田期。先从幼苗须根尖端或中部开始危害,并蔓延至地下茎,形成褐色凹陷纵裂的病斑。地上秧蔓节间缩短、矮化,叶片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又叫空心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由马铃薯腐烂线虫引起,除危害甘薯外,还危害马铃薯、蚕豆、小麦、玉米、蓖麻、小旋花、黄蒿等作物和杂草。该病主要危害甘薯块根及茎蔓。茎部症状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又叫空心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由马铃薯腐烂线虫引起,除危害甘薯外,还危害马铃薯、蚕豆、小麦、玉米、蓖麻、小旋花、黄蒿等作物和杂草。该病主要危害甘薯块根及茎蔓。茎部症状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蔓割病?

甘薯蔓割病  甘薯蔓割病又叫甘薯枯萎病、甘薯萎蔫病等。全国各大薯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侵染茎蔓、薯块。苗期发病表现为主茎基部叶片发黄变质。茎蔓受害则茎基部膨大,纵向破裂,暴露髓部,剖视维管束,呈黑褐色,

如何识别与防治甘薯蔓割病?

甘薯蔓割病  甘薯蔓割病又叫甘薯枯萎病、甘薯萎蔫病等。全国各大薯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侵染茎蔓、薯块。苗期发病表现为主茎基部叶片发黄变质。茎蔓受害则茎基部膨大,纵向破裂,暴露髓部,剖视维管束,呈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