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血有哪些功能

Posted 津液

篇首语: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认为血有哪些功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认为血有哪些功能? 

  中医认为,血具有营养身体、养育心神、调节津液、维持阴阳平衡、抵御外邪等功能。 

  (1)营养身体 

  中医认为,血在人体的功能上是极其重要的,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通过气的推动,循着十二经脉运行,对内充养五脏六腑,对外滋润四肢百骸。《难经》说:“血主濡之”,意思是说外至皮毛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依赖血的滋养,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具体地说,有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等,说明眼睛视物,四肢屈伸运动,皆有赖血的营养。如果血虚不能濡养,则视力下降,两目干涩,四肢麻木,活动不利,皮肤干燥作痒等。 

  (2)养育心神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神志活动是由心来主宰的,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但心的活动必须得到心血的濡养。因此,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有“神为血气之性”。气血充盛,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说:“血气者,身之神也”。《内经》还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相反,如果心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常出现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症状;如果邪热侵入营血,扰动心神,可出现神昏谵语等症。 

  (3)调节津液 

  中医有“津血同源”之语,意思是说津液和血都是水谷精微所化。两者都是液体性的精微物质,都以营养滋润为其主要功能。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内经》所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又说:“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意思是说,津液注入脉内化赤为血,同样,血液正常地渗出于脉外,则成为津液。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病理上,反复或大量的出血,则出现耗血伤津的病证;严重的伤津脱液,也会影响到血液,出现津枯血燥证。所以,《内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也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诫训。至今临床上仍遵古训,对于出血病人忌用发汗法;对于汗多津亏病人不要用放血疗法。所有这些都说明血液可以调节津液。 

  (4)维持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气无形而血有质,气为阳主卫护于外,血为阴主营运于内,因而血有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作用。如果血虚则阴亏,阴亏则不能制阳而易见热象,同样血盛则易见实象。清代唐容川《血证论》说:“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可见血是保持阴阳平衡的重要物质。 

  (5)抵御外邪 

  中医认为,气血充盛可以抵御外邪。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血气虚弱,其肤腠虚疏,风邪易侵,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明末清初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也指出:“气血者,人之所以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盛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血之抵御外邪的作用,是通过气的作用实现的。因为血可化为气,气可卫外。血盛则气盛,而气盛则邪不能入犯,正如《内经》所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由上可知,血液是人体极其重要的物质,血液充盛则身体强健;血液不足则身体衰弱,血液异常则生疾病。

相关参考

中医是怎样认识肝与失眠的

(1)睡眠的昼夜节律与肝的关系:睡眠有明显的生物节律性,中医认为生物节律性的调控,是通过肝藏血来完成的。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根据生理情况调节各脏腑组织器官血流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论》谓

中医是怎样认识肝与失眠的

(1)睡眠的昼夜节律与肝的关系:睡眠有明显的生物节律性,中医认为生物节律性的调控,是通过肝藏血来完成的。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根据生理情况调节各脏腑组织器官血流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论》谓

中医是怎样认识瘀血导致失眠的

许良等认为,顽固性不寐者,气血失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因瘀致病和因病致瘀两类。  (1)因瘀致病:血络瘀滞,心脉受阻,心神失养,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而致入眠不易,梦中惊魇,其根蒂在于血瘀。血瘀

中医是怎样认识瘀血导致失眠的

许良等认为,顽固性不寐者,气血失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因瘀致病和因病致瘀两类。  (1)因瘀致病:血络瘀滞,心脉受阻,心神失养,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而致入眠不易,梦中惊魇,其根蒂在于血瘀。血瘀

中医认为感冒是怎样发生的?

风邪之所以能侵犯人体引起感冒,与机体正气之强弱,肺卫调节功能失常与否有密切关系。如果正气不足,起居不慎,受寒淋雨,劳累过度,致使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风寒暑湿燥热等时令之邪,便可乘虚侵犯人体而发病。  

中医认为感冒是怎样发生的?

风邪之所以能侵犯人体引起感冒,与机体正气之强弱,肺卫调节功能失常与否有密切关系。如果正气不足,起居不慎,受寒淋雨,劳累过度,致使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风寒暑湿燥热等时令之邪,便可乘虚侵犯人体而发病。  

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是什么?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即小儿脏腑器官及体格发育尚未成熟,功能还不完善,与成人相比较,是处于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神气怯弱的状态。正如《小儿药证直诀》所说:

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是什么?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即小儿脏腑器官及体格发育尚未成熟,功能还不完善,与成人相比较,是处于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神气怯弱的状态。正如《小儿药证直诀》所说:

中医认为尿路感染的预后如何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中热淋、血淋和劳淋的范畴,其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其临床症状有两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疾病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的特殊表现。前者是诊断的依据,后者是辨证的特

中医认为尿路感染的预后如何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中热淋、血淋和劳淋的范畴,其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其临床症状有两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疾病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的特殊表现。前者是诊断的依据,后者是辨证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