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学知识 有核珍珠的嫁接

Posted

篇首语:行动是知识最好的果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趣味科学知识 有核珍珠的嫁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国内有核珍珠的生产以海水珍珠为主,原因是海水珍珠母贝较大,插核部位也不在外套膜,而以内脏囊为主。现在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有核珍珠的人工珠核,一般选择淡水产的背瘤丽蚌和猪耳丽蚌的贝壳制成。也可以用铝、玻璃、大理石、珊瑚、陶瓷、合成树脂等材料制作珠核。但以贝壳为最好。因为蚌壳质地坚实,其比重和膨胀系数均与珍珠相近,沉积珠层较快。在珍珠收获后加工时,也不会因打孔发热而脱层和破裂。

  珠核大小以5~8毫米为宜,制好后的珠核,先用1%~15%的优质皂水溶液,把表面残留的污物或化学物质清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几次,直至水中pH值呈中性为止。最好把珠核放在清水中浸24小时,使核中残存物浸出,可防止插核后腐蚀小片,甚至损害外套膜而发生脱核现象。插核前,还要将洗净的珠核放在水中煮2~3分钟,或放在70~80℃的热水中浸半小时,以达到杀菌清毒目的。

  前面已经提到,有核珍珠使用的组织小片其制作方法与无核珍珠的小片一样,但小片的规格较小,以2×2毫米正方形为宜。如与使用的珠核相比,以珠核直径的1/3为合适。如小片过大,增殖速度稍快,但难以贴紧核面,会产生畸形珍珠;小片过小,又难以保证分泌面与核相接,同时小片移位的可能性也较大。

  小片制成后,除了要用消毒促生长的滴片液外,还须用2%的食品红溶液,或0.5%的甲基蓝溶液浸润1—2分钟,目的是使小片着色,方便送片时观察是否平展贴核。同时甲基蓝还有杀菌和促生白色珍珠的效果。

  整个蚌体插核的部位,分为内脏团与外套膜两大部分。外套膜在蚌体后端部分较厚,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较多,不易穿破脱核,可插植4~6毫米直径的珠核。同时无定形基质丰富,能促进小片成活增殖,形成珍珠囊快,成珠质量亦好,是插植“中核”的最好位置。外套膜中央膜过薄,只能插植2~3毫米直径的珠核,且易穿破脱落,成珠率低。内脏团唇瓣下面,内脏团背侧(围心腔下方),斧足与内脏团交界及生殖腺等部位,可插植“大核”。但要注意在开口时,不能伤及消化器官。

  海水育珠用得最多的是马氏贝,除了腹嵴和消化盲囊周围至缩足肌背面之外,其他地方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插核。一般只插两个核,就是腹嵴稍近末端肠道回曲处的前方和缩足肌腹面的地方,空间较大,可插大核。另一个是消化盲囊周围至缩足肌背面之间,可以插核的位置较多,但生产上只插一个核,就是在泄殖孔附近与围心腔之间。唇瓣腹缘基部与泄殖孔之间的核位,技术要求较高,难度大,一般情况下不插核。

  插植有核珍珠,因珠核体积大,伤口相应亦大,故选择育珠蚌以4—6龄、体长15~18厘米为好。由于小片的植入程序不同而将植核方法分为三种:先植核后植片、先植片后植核、珠核与小片同时插植。

  先植核后植片,是目前采用较多的生产方法。首先将育珠蚌清洗干净,打开壳口,除去污物。用开口针在中央膜后端靠腹缘部分刺开,开口大小如核,深度为核径的2倍,形成一囊袋。再用通道针插至顶端,然后用送核器蘸水吸珠核,左手以钩针轻轻钩起伤口的内表皮;右手把核送入通道中。拔出送核器,再用通道针顶核至末端。右手再推送片针挑起小片,向通道送核至与结缔组织相接处的稍前方,然后以送片针作左右摆动平展小片,在内表皮可看到小片伸展紧贴珠核,这时手术操作便告结束。最后还可用抗生素等喷射伤口,以防发炎。

  先植片后植核,首先用右手执钩钩住足丝孔或其附近,使足部伸展开来,然后将钩移到左手,用左手中指托住钩,大拇指稍向下压,同时将手术贝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小指夹住手术台使手稳定下来。或者左手用平针压住足部,右手执前导针,放松手腕和肩关节,将无名指靠在手术贝上稳定手腕,然后在足的基部和内脏团交界的地方开一切口,切口的位置在缩足肌的正上方或偏于缩足肌的背面,与足基部的黑线约成30°角或者相平行或成弧形并稍偏于黑线的外方。

  再用通道针从切口插入向腹嵴方向斜伸,从内脏囊的表皮下方与缩足肌上方之间穿过,至腹嵴肠道回曲处的前方,此为第一个核位。然后将通道针沿着缩足肌的背缘,插到泄殖孔和围心腔之间,造就第二个核位。

  核位的通道开口切好后,即用小片针刺小片前端1/3的地方,左手用钩轻轻钩住切口,使切口稍张开,然后右手执小片针刺住小片,从切口中插入通道,当小片针的前端到达或将达到通道的末端时,轻抖小片针,小片自然脱落在核位内,然后抽出小片针。

  小片到达核位后,左手用钩将切口张开,右手执送核器蘸上海水,对准所需的珠核并将其粘起来送到切口上,然后轻轻往下压,当珠核的1/2~1/3进入切口后可将钩移开,同时改用小号送核器,徐徐推动珠核沿着通道前进。珠核送至通道末端之后,再轻轻往下按,使珠核不要高出内脏团表皮的表面,以免造成脱核。

  珠核与小片同植的操作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送核器吸着干核,再在核面紧贴小片,然后一起插植。另一种是用特制的“珠核插入器”,在其末端装上一细针(最大直径0.4毫米,长13毫米,针尖锐利),先把珠核穿一直径为0.6~0.7毫米的孔,经消毒处理后,在外套膜或内脏团开口,然后便将珠核插入器的细针穿过核的孔道,突出针尖,刺入小片,使小片外表皮贴紧核面。最后用钩针挑起伤口的内表皮,把核直插至通道末端。后一插核方式,如用于淡水有核珍珠插核手术,效果较好。

  插植珠核的数目,主要看蚌的大小而定。对于淡水三角帆蚌而言,体长15~18厘米的蚌,在外套膜近出水孔区,可插直径4~6毫米的珠核3粒,左右两侧共6粒。在内脏团背缘,围心腔下方,两侧各插直径6毫米的珠核1粒,如像6~8毫米的核只能插在背缘部位。这样每只蚌的插核数量即为6~8粒。插核不能过多,否则会使细菌侵袭的机会增多,而且会使体内渗透压调节失去平衡,导致组织器官充水而死亡。为了充分利用蚌体,也可将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同时插植,这样产量更高。

  一般有核珍珠手术插植后,即将育珠贝放入盛有新鲜海水的容器内,并及时送到海水养殖场休养。休养的目的是使植核贝继续在生理活动抑制的状态下逐渐恢复正常,以免手术后死亡,并使珠核在移植小片形成珍珠囊之前不发生或少发生位置移动,防止脱核、素珠或产生畸形珍珠。

相关参考

趣味科学知识 象形珍珠的“嫁接”

  象形珍珠是以珠模为核心,通过人工培育形成的珍珠,由于形象生动、光彩夺目、别具特色,是一种名贵的工艺品。我国远在13世纪就有人以锡、木或骨为材料,铸、雕而成禅宗始祖达摩等佛像,贴壳一面涂上樟脑油,然

趣味科学知识 无核珍珠的“嫁接”

  小片制好后,将其送入育珠蚌外套膜结缔组织层中,使小片之结缔组织与育珠蚌外套膜结缔组织合而为一,从而使小片滋长成珍珠囊,分泌珠质,产生珍珠。  插片的操作过程是先把育珠蚌选好,一般育珠蚌要比制片蚌大

趣味科学知识 珍珠的采收和处理

  秋末冬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温虽然较低,但仍可分泌珍珠质,而此时沉积的珠质细腻光滑,不易氧化变质,所以珠光较好,我们要在冬季收获珍珠就是这个道理。如收获有核珍珠,应在预定收获期前1~2个月抽样检查

趣味科学知识 天然珍珠是怎样形成的

  剖蚌可以获取珍珠,久而久之人们开始认为蚌患病结成珠胎,也朦胧地意识到贝类受到异物的刺激可以育成珍珠。到了宋代,还有人试验用假珠人工培育珍珠,这是最早的有核珍珠生产试验,而后又发明了举世闻名的佛像珍

趣味科学知识 收采珍珠

  在养殖水体,珍珠母贝经过2~3年的孕育,就可以采收到珍珠了。如果超长时间不采收,较大的珍珠会使外套膜负荷沉重,从而导致珍珠附壳或脱落,严重影响珍珠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每年入冬后是采收珍珠的适宜季节。

趣味科学知识 鉴别珍珠质量

  如果你要购买一串珍珠项链或其他珍珠饰物,就想知道这些珍珠的质量。珍珠质量的优和劣,可以使珍珠工艺的价格悬殊甚大。现在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谈谈珍珠质量的鉴别。  首先从外形看优劣。一般是越圆越好,古时称

趣味科学知识 珍珠用途广泛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玲珑瑰丽的珍珠作为宫廷贡品、皇冠、皇服、珠鞋、珠帘等装饰品。随着科学发展,珍珠工艺品也越来越多:珍珠宝塔、项链、二龙抢珠、手镯、耳环、戒指、发夹,甚至胸花、领带、背心等等。用低档

趣味科学知识 珍珠的价值

  据历史记载,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波斯、印度,罗马凯撒皇帝侵略埃及等国,都是为了攫取珍珠而发起战争。可以说,罗马就是侵略了有珍珠的国家才兴盛起来的。不仅是中国,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民族,都视珍珠为宝物。物以

趣味科学知识 彩色珍珠和再生珠

  在人工养殖珍珠的采收时,我们往往发现,一个珍珠母贝中的珍珠可以呈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前面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珍珠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目前我们还没有达到能够随心所欲控制珍珠色彩

趣味科学知识 优质高产育珍珠

  珍珠生产的优质高产,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关系到珍珠母贝本身的素质、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为的生产管理。在这一节里,我们着重谈谈手术过程对珍珠质量的影响。  在选择了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