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Posted 鸟类

篇首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林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雕(学名:Ictinaetus malaiensis,英文名:Black Eagle)为隼形目鹰科林雕属的鸟类,自成一属,又叫做黑雕、树鹰。是一种中型猛禽,全长约75厘米。通体黑褐色,眼下及眼先具白斑;头、翼及尾色较深;尾较长,尾上覆羽淡褐具白横斑;尾羽有不明显的灰褐色横斑。虹膜黄色,脚黄色;爪长且微具钩,与其他雕类有别。栖息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内,捕食鼠类、蛇、蜥蜴、蛙、雉类和小型鸟类,也掠食其他鸟类的卵及雏鸟。在高大的树木上筑巢,每窝产卵1-2枚。林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林雕

拉丁学名:Ictinaetus malaiensis

英文俗名:Black Eagle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2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林雕属(Ictinaet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96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林雕:形态特征图

体大(70厘米)的褐黑色雕。蜡膜及脚黄色。歇息时两翼长于尾。飞行时与其他深色雕的区别在尾长而宽,两翼长且由狭窄的基部逐渐变宽,具显著"手指"。两翼后缘近身体处明显内凹,因而使翼基部明显较窄,使翼后缘突出,飞翔时极微明显。初级飞羽基部具明显的浅色斑块,尾及尾上覆羽具浅灰色横纹。

亚成鸟:色彩较浅,具皮黄色的细纹和 羽缘,腿浅色。

虹膜-褐黄;嘴-黑色,端灰,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重复哀怨的kleeee-kee或hee-lee-leeeuw声。

林雕:成鸟林雕:尾部、翼下特征林雕:亚成鸟林雕:亚成鸟

地理分布

林雕: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部、东南亚、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见于台湾、福建及广东北部。偶见于云南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高可至海拔3000 米。

林雕在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共分化为2个亚种,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布于福建、海南、台湾等地,但各地均极罕见,其中在台湾为留鸟,在海南东南部为旅鸟。

生活习性

林雕

栖于森林,常在树层上空低低盘旋。常侵袭其他鸟类的窝巢。

林雕栖息于山地森林中,特别是中低山地区的阔叶林和混交林地区,有时也沿着林缘地带飞翔巡猎,但从不远离森林,是一种完全以森林为其栖息环境的猛禽。飞行时两翅煽动缓慢,显得相当从容不迫和轻而易举,同时它也能高速地在浓密的森林中飞行和追捕猎物,飞行技巧相当高超,有时也在森林上空盘旋和滑翔。不善鸣叫。主要以鼠类、蛇类、雉鸡、蛙、蜥蜴、小鸟和鸟卵以及大的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生长繁殖

林雕:巢中的幼鸟

繁殖期为11月到翌年3月,营巢于从山脚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浓密的常绿阔叶林或落叶阔叶林中,多置于高大乔木的上部。巢的大小变化较大,有的较为松散庞大,每窝通常产卵1枚,偶尔多至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有的仅被有少许粉红色的斑点,有的被有砖红色、灰褐色、深褐色或红褐色斑点。

雌鸟孵卵,护巢性甚为强烈.如果有人进入巢区或者想取走卵,它就会猛烈地进行攻击,如果不被杀死,很难取走它的卵或者雏鸟,因此是一种极为凶猛和富有攻击性的森林猛禽。繁殖期过后,有一部分种群进行游荡性的生活。

亚种分化

林雕:印度亚种

1、林雕印度亚种(学名:Ictinaetusmalayensisperniger)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

2、林雕指名亚种(学名:Ictinaetusmalayensismalayensis)分布于缅甸,中国东南部(云南,福建)和台湾,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岛和摩鹿加群岛,也可能出现于邦盖和苏拉。

保护现状

林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濒危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

相关参考

蛇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捕蛇能手、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蛇雕(学名:Spilornischeela,英文名:CrestedSerpentEagle)是鹰科蛇雕属的猛禽,又叫大冠鹫、白腹蛇雕、凤头捕蛇雕、吃蛇鸟、横冠蛇雕、麻鹰、直冠蛇雕等,形象十分威武,是体

金雕的名称来源、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文化

金雕(学名:Aquilachrysaetos,英文名:GoldenEagle)是鹰科雕属的鸟类,俗称为鹫雕、金鹫、黑翅雕、洁白雕等,是一种性情凶猛、体态雄伟的猛禽。栖于崎岖干旱平原、岩崖山区及开阔原野

鱼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鱼雕(学名:Haliaeetushumilis,英文名:LesserFishEagle)是鹰科海雕属的鸟类。鱼雕(学名:Ichthyophagahumilis)又名渔雕,体长61~68毫米。头部为灰色

靴隼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靴隼雕(学名:Hieraaetuspennatus,英文名:BootedEagle)属鹰科隼雕属,中型鹰类,主要产于新疆、东北、河北。习性同棕腹隼雕。多生活于森林或林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法国。中国国

乌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乌雕(学名:Clangaclanga,英文名:GreaterSpottedEagle)是鹰科乌雕属的鸟类。乌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花雕、小花皂雕,属于鹰科,栖息于草原及湿地附近的林地,多在飞翔中或

短趾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短趾雕(学名:Circaetusgallicus,英文名:Short-toedSnakeEagle)是鹰科短趾雕属的猛禽,又叫短趾蛇雕。体长约65厘米。身体沉重,上体灰褐,下体白而具深色纵纹,喉及胸单

棕腹隼雕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棕腹隼雕(学名:Lophotriorchiskienerii,英文名:Rufous-belliedHawk-Eagle)是鹰科棕腹隼雕属的鸟类。棕腹隼雕为中型猛禽,体长为50—54厘米,体重732克左

白腹隼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腹隼雕(学名:Aquilafasciata,英文名:Bonelli’sEagle)是鹰科雕属的鸟类。是一种猛禽,全长约70cm。眼先白,有黑色羽须,眼的后上缘有一不明显的白色眉纹。上体暗褐色,各羽基

草原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象征意义

草原雕(学名:Aquilanipalensis,英文名:SteppeEagle)为鹰科雕属的鸟类,中文俗名草原鹰、大花雕、角鹰,藏名译音扎唐无巴,和非洲草原雕(茶色雕)区别,又叫亚洲草原雕。属于大型猛

菲律宾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菲律宾雕(学名:Pithecophagajefferyi,英文名:PhilippineEagle)是鹰科菲律宾雕属的猛禽,俗称菲律宾鹰、食猴鹰、食猿雕。是所有大型森林鹰类中最为珍稀的一种猛禽。栖息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