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的卫生观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一直盯着手心看,手心会发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论语》看孔子的卫生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在他的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医药卫生养生保健的论述,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关于医药卫生方面的思想和对待养生保健所持的态度。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传播治国之道,在医学落后的春秋乱世之际,一生处境坎坷,奔波劳碌。在当时人均寿命只有30余岁的情况下他却能度过73个春秋,这与他崇尚积极向上的医药保健养生实践分不开。在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采撷一鳞半爪似可窥见他养生之术的一斑。《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全书共有20篇。

在《论语》中关于医的方面,孔子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三方面应注意:青少年时代,身体发育尚未完好,不要过早结婚,以免耗伤精血;壮年时代,体魄健全,不要好胜喜斗,免得过于损伤气血;进入老年,气血衰减,不要贪得无厌,应怡情放怀。如《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孔子一生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远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善于养生得高寿的真实写照。

关于药的方面,孔子对于服药是很谨慎的。有一次季康子送药给孔子,孔子说,我对此药性不了解不敢试服。如他在《论语·乡党》中说:“丘未达,不敢尝。”现代人喜欢进补养生,以达到健康长寿,殊不知乱补有害。须知“是药三分毒”,这种乱补是当年孔子所不提倡的。

孔子讲究科学饮食和饮食卫生,他老人家并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他反对暴食暴饮,免得损伤肠胃,饭要吃到恰到好处才有利于消化,如他在《论语·学而》中指出:“食而求饱”。在《论语·乡党》中指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他认为粮食不嫌碾得细,鱼和肉不嫌切得细。饭糟了,馊了,鱼不鲜了,肉坏了,不吃。孔子还认为饭菜颜色变了,不吃。饭菜的气味坏了,不吃。烹调不得法,或半生不熟不吃。不是相应季节生长的菜,不吃。割肉、切肉不合规矩的,不吃。没有合适的酱不吃。肉虽然吃得多,不使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不到神志昏乱就行。买来的酒,买来的干肉,不吃。如他在《论语·乡党》中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同时孔子主张吃完饭嚼一点生姜。《论语·乡党》说:“不撤姜食,不多食”。生姜味辛微温,能发表散寒,止吐发汗,食毕嚼些姜能避免胃寒呕吐,腹胀泄泻。其中的姜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粘膜,增加食欲,促进消化,这对老年人是有利的。可见孔子食毕嚼姜是一种良好的饮食健身之法。我国是栽培姜的最早国家之一,从《论语》的记载可见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人们已熟知姜的性能,并运用于生活和疾病的防治了。

孔子是非常重视饮食卫生的,他在《论语·乡党》中说:“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这是说,到公家去祭祀,分来的祭肉不过夜。所有的祭肉不出3天,存放过了3天,便不吃它了。

孔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是“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吃饭时不谈论问题,大声喧哗,否则会导致刺骨卡喉;欢笑可导致饭粒呛入气管。应集中精力吃饭,细嚼慢咽,品尝味道,便于消化吸收。这与孙思邈《千金要方·山林养生》之“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的意思相应。这种习惯今天看来,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睡觉时畅谈,过度思考问题,大脑就会很兴奋,导致失眠,应精神松弛,睡觉才能安稳、香甜;有利于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孔子还讲究衣着卫生。认为夏暑之日,穿着粗的或细的葛布花单衣,既凉快又透汗。又睡觉要有睡衣,《论语·乡党》中说:“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居家穿的私服袄身褂要长,右边袖子则短些,“亵裘长,短方袂。”斋戒沐浴时,定要换上干净的麻布内衣,“斋,必有明衣,布”。可见孔子注意皮肤卫生,有讲究衣着保持皮肤洁净的良好习惯。

孔子对待居住的态度是:居住不要太舒适、安逸,免得人变懒,身体变坏,意志消沉,事业荒废,《论语·学而》中说:“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表明孔子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孔子反对怠情,认为怠惰能毁其身体,坏其心志,《论语·公冶长》中说:“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孔子在生活中通过实践积累的养生之法,大部分对当今人类的健康保健具有借鉴价值,因此发掘孔子的养生保健之道对现代人的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参考

《论语》中孔子教我们最好的交友原则:“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其中“友谅”是指__

《论语》中孔子教我们最好的交友原则:“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其中“友谅”是指_____。A、能听取他人意见的朋友B、能帮助自己的朋友C、诚实守信的朋友D、知识广博的朋友答案:C解析:《

《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学生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又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百’姓足,国库岂能不足?百姓不足,国

《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学生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又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百’姓足,国库岂能不足?百姓不足,国库能足吗?”有若观点给我们的启发有_____。A、税收收人并非必然与税率按同一方向

中国的五大名著: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孙武的《孙子兵法》、洪应明的《菜根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就250

中国的五大名著: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孙武的《孙子兵法》、洪应明的《菜根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就25000字。但这些著作之所以成为名著,之所以流传那么广泛,并被大家认可,就是因为它们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下列有关《论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下列有关《论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A、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门人、时人言行的语录体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年B、核心思想为“仁”,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时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家庭具有多种经济功能,家庭既是消费者,又是劳动者,还是投资者。从投资者角度看,家庭必须树立科学的理财观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家庭具有多种经济功能,家庭既是消费者,又是劳动者,还是投资者。从投资者角度看,家庭必须树立科学的理财观,着重处理好_____的关系。①消费与储蓄②学习与就业③收益与风险④节约与消费A

知识大全 论语十则 在学习中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论语十则在学习中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

历代名人与奇石

在我国,赏玩奇石的历史源远流长,许多名人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这清楚地表明了孔子及儒家爱

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后世有很大影响,称作__

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后世有很大影响,称作_____A、《尚书》B、《春秋》C、《诗》D、《论语》答案:D解析: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其弟子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_____。A、民族性B、阶级性C、妥协性D、包容性答案:D解析:《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意思是说

知识大全 方城县看城关五小孔子像写篇日记

方城县看城关五小孔子像写篇日记副模样.它变得像一个无边的战场.海风吹着尖利的号角声,海浪似乎是千百乘铁骑,向海岸猛烈地进攻着,发出隆隆的怒吼声.岸上百斤重的大石,给它轻轻一拂,就淹没到海底去了……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