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老年人可望且可即的追

Posted 老年人

篇首语: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健康长寿:老年人可望且可即的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健康长寿,可以说是任何人都想得到的。据国家民政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已达到1.26亿,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90岁的增长速度已超过36%。由此可见,长寿者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他们是如何延年益寿的?我们从古今中外健康长寿者身上可以发现,调适心态、合理运动、注重饮食和坚持学习,是这些长寿者养生的共同秘诀—— 养生必先养心 健康和长寿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且健康是第一位的。健康必须成为长寿的先决条件。那么,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解释道: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而非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简而言之即身心俱健。养生必先养心,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果思想乐观、胸怀宽阔,就会平心静气地处理好各种矛盾。那些思想孤僻、生活单调的老人,应开拓生活空间,培养广泛兴趣和爱好,谨防“心先老”,这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饮誉中外的著名作家冰心老人80岁高龄时以《空巢》一文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后她对记者笑谈:“生命从80岁开始。”“心情舒畅,这可以说是我的长寿‘维生素’。”的确如此,1980年秋,当80岁高龄的冰心老人患了脑血栓且右腿骨折后,依然笑对生活,笑对生命,写出了《美的北京街头》等优秀散文,诚如《淮南子》所说的:“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1872—1970)在九十多岁时写下了《如何进入老年》一文。他认为,老年人想保持活力、延长生命,就要在心理上抵御怀旧和依附心理,排除“死亡”对心灵的骚扰。而克服怕死的最好办法是“忘我”,多想想“我”之外的事物,从而让自己的生命溶进宇宙的生命中。养生必先养心,需要培养广泛高尚的兴趣,即年老者的兴趣不仅仅放在孩子、朋友和亲属身上,而应将兴趣外延至其他人、社会公益事业和全人类的幸福上,这样的无私、博大兴趣会使年老者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且富有意义,亦会使夕阳的生命充满希望和活力。

运动是长寿的良方

适当运动是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据调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患感冒的机会为缺乏锻炼者的1/2~1/4。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使机体的老化至少延缓10年;坚持锻炼,肌肉萎缩可推迟10~20年。从生理角度上看,老年人已发生退行性的改变,而定期的科学健身运动则可以减缓这种退行性变的进程,即通过改善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来促进新陈代谢,推迟各器官的衰老。如:通过健身既可增强心肺功能又可减少多余的脂肪,从而降低糖尿病及心血管系统的发病几率;打破骨小梁的排序,使其排列更为紧密坚固,从而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及老年性骨萎缩的发生。

世界上的长寿老人,他们的一生或是爱好体育或是勤恳写作,甚至到了高龄仍在参加体力劳动。我国著名作家臧克家老先生在年已九旬时深刻体会到,药物只能医病而不能强身,欲求身体健康,锻炼最为重要。所以他把过去的“药物一营养一锻炼”,改为“锻炼一营养一药物”,很明显地把“锻炼”放在首位。他每天早晨6点钟醒来便在床上做一套自己独创的按摩拍打“功”,起床后还要进行打拳、深呼吸、散步等一系列活动。特别是散步,除晨起后在室外散步达半小时外,午饭、午休、晚饭后,他还各要散步达半小时之久,而且是天晴下雨雷打不动的。臧老认为能活到现在这个年纪,每天坚持散步两小时,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然,由于老年人骨质较疏松且脆性较大,肌肉及关节灵活性较差,因而运动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多选择动作较柔和的气功、太极拳、舞剑等传统运动项目,同时切忌急于求成,更不可盲目乱练。一般每日1至2次,每次半至一小时即可,切勿摘疲劳战术;健身锻炼时一般选择在空气新鲜、安静宽敞平坦且离住所较近的地方。 合理饮食是长寿的重要保障 因为老年人消化功能降低,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器官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老年人的饮食结构要合理,注重食疗作用。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平时饮食要注意食物多样,菜肴要淡,蔬菜水果要多等,切忌因口味嗜好而偏食。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如何进入老年》一文中,也主张饮食全面,喜欢吃、喝什么,就吃、喝什么。

在我国贵州省毕节地区,有一对农村夫妻,丈夫李光海、妻子王芳珍均已跨过百岁门槛,两老一日三餐,几十年来豆腐不断、糯食不断、新鲜蔬菜不断、酸菜汤不断、酒微量。同样,北京一对百岁夫妻李强生和老伴刘艾芝的饮食习惯也是别具风格。李强生在退休时,身患高血压、肩周炎、关节炎等诸多疾病,成为医院的常客。但十几年过去后,老人头发虽然全白了,但脸色润泽,气血充沛,身体比以前硬朗多了。老人把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所遵守的生活方式。原来,在李强生老人家不是肉配菜及油配菜的中国传统炒法,而是青菜与青菜的排列与组合。他们的作法如下:先在锅内放人少量水,然后放下要炒的菜,翻炒至熟;若菜未熟,沿锅边加入少量水,直到菜熟为止,不放酱油、醋、味精。他们吃的水果是和菜一起端上餐桌的,等于最后一道菜,有点像西餐中的饭后甜点或水果。杏核、核桃、腰果、瓜子等也是摆在饭桌上的一碟小菜。

由此可见,老年人饮食一是要注意合理搭配,平衡摄取营养;二是食物要精细搭配,易于消化,同时多吃蔬菜水果。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金属微量元素,这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有很大作用。

活到老,学到老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专家曾对美国东部的几个州进行过专题调研,结果发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600名患者中,有99%未上完中学,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3人,故从统计学角度看,多读书的人显然不易患老年痴呆症。尤其引人关注的是,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还认为,老年痴呆症的本质,乃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病变”,而多读书的人(即不断接受教育的人)则可能在大脑中产生了一种尚未为人所认识的物质,正是这些物质在阻止着上述这种慢性大脑退行性病变。

罗素的外祖母80岁高龄后,常常失眠,但失眠并未给她造成威胁,反使她成为一只神气的“猫头鹰”:每天从半夜至凌晨三时勤奋地阅读科普读物,快乐地消磨夜半时光。她总是忙忙碌碌,因此罗素深信她之所以总是不老,是因为她没有时间发现自己在变老,这无疑是保持年轻的好办法。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书犹药,善读可以治愚。”生命不仅在于运动,还更在于动脑。学习,的确能使人充实,让老年人的心态越活越年轻。辛亥革命老人喻育之,一生虽历经坎坷,但活到了100岁。他有一套经验之谈的“长寿三字经”:风光好,夜寂早;早餐好,晚餐少;读读书,看看报;常笑笑,莫烦恼;勤为福,恒常要;忙到老,寿到老。在号称长寿之国的日本,也流传一首“长寿十句歌”: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烦多眠;少衣多浴;少言多行;少盐多醋;少食多嚼;少怒多笑;少欲多施;少车多步。

看来,老年朋友们只要能保持积极进取心态,勤加锻炼和注重饮食结构,人人活百岁并不是遥远的梦想。

相关参考

老年人健康长寿有“十伴”

一、寿与爱伴爱社会、爱家庭、爱生活、爱大自然。不仅满足于被别人所爱,更注重自己奉献爱。爱能使人的心胸更加宽一心境更好,心态更健康,从而使童心不泯,能抗衰老、延年益寿。二、寿与众伴老年人就是要走出封闭的

老年护理是延长人类寿命重要一环

日本是长寿之国,至于长寿的原因,也许人们可以从物质的角度去思考。但这绝不是全部,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家庭结构也都会对老人的健康长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一个文明的国家,老人的健康、老人的长寿都是

健康长寿——坚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

健康长寿是老年朋友最关心的热门话题,所以,经常以此互相祝愿。其实,健康长寿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它包括了医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学科,可以说是一项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问题不在于长寿几何?关健在于要健

灵性的追求是身心健康的要件

自佛陀时代再向前追溯几千年,伟大的圣哲维阿萨沉思默想之后,将从远古口传下来的韦达经典重新编篡,分为四部:梨俱、雅育尔、沙玛、阿塔发,便于众生学习并交由四个圣人保管传承。韦达经典内容包罗万象,譬如说胎儿

百岁老人长寿诗

百岁老人们作的长寿诗,既是百岁老人自我保健,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老人健康生活的座右铭。读来既能解惑释疑,亦可修身养性,对老年朋友很有实用的参考价值。李宗仁的夫人李秀文,到了百岁之时,仍然身体健康。精力

均衡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近年来有关科学养生的探讨,已在中老年人群中成为热门话题,可见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向往和追求。健康的概念应是多方面的,但身体的健康是基础;而膳食的摄入又是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可见膳食在人们寻求健康长寿之路

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有什么好处?

当今时代,百岁以上老人越来越多。健康和长寿不再只是人们心头的希冀和幻想。长寿老人虽然各有一套养生之道,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好体育活动。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已被世界

“八不”让老人心理更健康

现代医学资料表明:愉悦的情绪,快乐的心态是使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而真正的快乐不是外界给予的,只有自己创造的快乐,才是深层的、永久的、稳固的,才能使人终身受益。可见,快乐是智者的人生观,更是老年人的养

知识大全 有哪些五个字的成语

有哪些五个字的成语?急!吃力不讨好蚍蜉撼大树蒹葭倚玉树水火不相容一心挂两头(五字成语“一”)旱魃拜夜叉防患于未然可望不可即(五字成语“可”)人心隔肚皮十万八千里(五字成语“十”)十指有长短(五字成语“

心气平和情绪乐观可葆健康

去年初夏的一个上午,我们就“老年人如何养生保健从而获得长寿”的话题,与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退休教师韩志海老师作了一次有益的对话交谈。韩老1918年出生,今年90高寿,家住河口郊区的韩家村。那里空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