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养生说——中华养生文化的基石

Posted 老子

篇首语:知识是种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儒、道养生说——中华养生文化的基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养生领域,影响深广的当属儒家养生说和道家养生说。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不仅博学多才,精通六艺,并长于养生之道。他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从少、壮、老三阶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了阶段养生理论的先河。他提出“仁者寿”,意思是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关于饮食卫生,他明确指出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等等一系列食养理论。

儒家“亚圣”孟子,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人要想身心健康,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是后世道德情操养生流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强调精神调摄,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

在诸子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益于他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他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老子所倡导的养生原则,在先秦以后的两千多年养生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了老子“归真返璞”、“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整套的导引、吐纳养生方法。其“心斋”和“坐忘”二法,涉及到了我国静功养生学的核心问题。

养生文化发展到西汉,由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大多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养生文化的兴盛。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养生资料,如彩绘的《导引图》、《养生方》、《却谷食气》、《十问》等,据学者考证,多数是战国中后期至秦初时期写成的。

西汉最令世人瞩目的养生著作当属《黄帝内经》。该书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并且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它的问世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华养生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中华养生史和中华医学史上的丰碑性著作,它的学术价值历经两千多年而无法为后世所逾越。

相关参考

中华养生文化

尽管中华养生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华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梁漱溟的处世养生之道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被誉为“超标准的健康老人”。他博学多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在儒佛文化的研究上可谓“泰斗”级的人物,有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最后的儒家”。在他95年的人生历

话说中华养生

广义地说,自从人类始祖诞生的那天开始,养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就随之问世了。只不过殷商时代之前的华夏民族发展史缺乏文字记载,仅仅留下了一个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传说。早在三皇五帝之前的旧石器时代,我国传说

先秦时期的养生文化

从文字记载来看,中华养生文化的萌芽能上溯到殷商时代。通过对甲骨文的考证可以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在生病、分娩时都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时卜问,进而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

中国书法养生(一)

作者简介马行之,中国传统文化学者、书法家。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即好研墨弄毫之事。受业家传,习药性赋,诵汤头歌,稍长随家祖悬壶济世,抄方诊疾。大学毕业后矢志未移,精心致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数十年,并赴多国

踏上龙文化养生之路

中华大地五千年的文化产生了龙的民族形象,龙的传人创造了以研究宇宙变化规律为特点的龙文化。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精髓部分。其特点是用最简单的形式,揭示了宇宙发展运动的基本规律。它寓于道学、儒学、佛

七星养生拳

我国的养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智慧结晶。这些养生健身的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别具,数不胜数,不仅能够祛疾患、强体魄、健身心,而且还能够陶冶人的性情、磨炼人的意志,在

趣话养生名联

古代的文人学士,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这些联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有益养生和健康长寿的良方。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以及清代进士顾光旭的“万事莫如为善乐;

传统养生学的“道理法术”层次说

建立一个科学的“道、理、法、术”养生体系,能为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需要给予相应的理论指导或技术帮助,尤其是具有科学的严密逻辑体系的养生之“理”,它将引导人们走正确的

古今百岁寿星的养生异同探秘

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百岁寿星的养生经,更是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今天,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追求生活质量,重视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