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历程 一个画家的故事——有线电报

Posted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科技发展历程 一个画家的故事——有线电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831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这一定律的通俗解释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研制出的发电机使人类找到了获得廉价而强大电能的途径,真正把电从实验室解放出来,使电服务于包括通信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

  1832年10月份的一天,有一艘名叫“萨丽”的邮船从法国勒阿弗尔港起航向美国纽约驶去。这是一次普通的航行,也是一次重要的航行。正是这次航行,改变了一位艺术家的生活道路,也改变了世界通信史。这一天,吃罢晚饭,许多旅客聚集在餐厅中闲聊。这时一位年轻人走到餐厅中间,从提兜里拿出了一块马蹄形的铁块放在餐桌上,铁块上绕着许多铜线。旅客们都好奇地围过来观看,那位年轻人把铜线两端接到电池上,铁块产生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将周围的铁钉、铁片一下子都吸在了铁块上,而当年轻人切断电源后,铁钉、铁片又都掉了下来。

  这个年轻人叫杰尔斯·杰克逊,是美国波士顿的青年医师,但他却热衷于对电学的研究。当时法拉弟刚刚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没多久,人们对电和磁还非常陌生。杰克逊见旅客们对他的演示非常感兴趣,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向人们介绍起电磁学来:“女士们,先生们,这叫做电磁铁,缠在铁块上的导线有电流通过时,铁块就会产生磁性,而且缠绕的线圈越多,电流流过导线时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无论导线有多长,电流都会在瞬间通过。请记住,人类就要启用一种无穷的力量,不久科学将创造电的奇迹,我们的生活也将为之改观。”

  这些听众中间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塞缪尔·莫尔斯,杰克逊医生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他,一个新奇的想法在他的大脑中产生:如果让电流沿导线传递信号,岂不是在瞬息之间就将可以消息传到了千里之外?这一想法的出现使他再也不能平静。在强烈的发明创造欲望的激励下,莫尔斯毅然放弃了绘画事业,投身于电通信的研究之中。他在写生薄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电报”两个字,立志完成用电流传递信息的伟大使命。

  这时的莫尔斯已经40岁了,在绘画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曾经为美国总统阿伯拉罕,林肯画过像,但他对电磁学却一无所知。人们常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莫尔斯40岁了还要改行,岂不是太冒险了?许多人都认为他疯了,但莫尔斯自己却不为所动。他开始从头学习电磁学知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初步掌握了电磁学理论。于是他将自己的画室改成了实验室,开始夜以继日地进行电报机的实验。但实验进行得并不顺利,三年时间过去了,莫尔斯面对的仍然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的积蓄用光了,生活陷入了困境,只好又重新回到纽约大学艺术系任教,靠绘画来解决生计问题。尽管如此他仍然毫不动摇地从事电报机的研制,他几乎把绘画挣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购买电学工具和材料上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一个全新的思想终于酝酿成熟,一条新路终于闯了出来。莫尔斯在日记中写道:“只要能让他不停地跑十英里,我就能让他跑遍全世界。骤然切断电流,就能够产生电火花。电火花就是一种符号;没有电火花则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电火花的时间长短又是一种符号。这样,就有三种符号可以组合起来,代表数字与字母。它们的适当组合,就可以代表全部字母。这样,文字就能够由电线传送出去。其结果是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可以在相隔遥远的两地迅速地互通信息的、可以记录的新机器!”

  莫尔斯的上述思想体现在他自己编制的莫尔斯电码中。电码由“点”和“划”构成,所有英文字母都可以用“点”和“划”的组合表示出来。莫尔斯对“点”和“划”做了严格规定:以“点”的长度为基本单位,一个“划”占据三个“点”的长度,“点”与“划”之间间隔一个“点”的长度,字母与字母之间的间隔为三个点的长度。为了使编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他对报刊上的常用字作了大量统计,还向印刷工人请教,把最简单的电码组合分配给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英文字母。如字母“e”用“.”表示,字母“t”用“一”表示,字母“a”用“.-”表示,而那些使用率较低的字母则用较复杂的组合表示。

  尽管莫尔斯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设想,但在具体设计中,仍有许多棘手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这时候一位精通机械技术的青年技术技师艾尔雷德.维尔向莫尔斯伸出了缓助之手。在维尔的帮助下,莫尔斯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1837年第一台莫尔斯电报机研制成功,1838年莫尔斯在美国进行了专利注册。

  为了使电报机投入实用,莫尔斯带着他的发明到了华盛顿,向国会提出申请,建议提供资金,架设实验电报线路。但是这项提案被目光短浅的议员们否定了。莫尔斯失望地高开了华盛顿,回到纽约时他的口袋中只有1元钱了,莫尔斯的生活又一次坠入了贫困的深渊。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边靠卖画勉强糊口,一边又在不停地为自己的发明奔走呼吁。是金子终究会闪光的。1842年美国国会在科学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终于重新通过了莫尔斯的申请,为他提供3万美元,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架设四十英里长的实验性电报线路。这时的莫尔斯已经穷得连去华盛顿的火车票都买不起了,只好向他的学生借了50美元,买了套新衣服,就匆匆赶往华盛顿去架设世界上第一条实用电报线路去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电报线路竣工了。1844年5月24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莫尔斯对应邀前来观看的科学家、政府官员和新闻界人士介绍了电报机的原理。然后,他亲自操作电报机向四十英里以外的巴尔的摩发出了第一份电报。在巴尔的摩的助手维尔立刻就收到了电码,将电码译成电文只有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尽管在莫尔斯之前人们也研制出了多种电报装置,但都缺乏足够的实用性,真正得到推广普及的还是莫尔斯电报机,所以说莫尔斯是电报发明史上的第一人。莫尔斯的发明揭开了人类通信史崭新的一页,通信从此进入了电子时代。莫尔斯也因为他的卓越贡献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敬仰。1858年欧洲许多国家为表彰莫尔斯的功绩联合给了莫尔斯一笔40万法郎的巨额奖金,莫尔斯的家乡纽约市的人民也在市中央公园内为他树立了一座雕像。

相关参考

科学故事 电报引起的发明

   电报引起的发明和发现   塞缪尔?莫尔斯(1791~1872)早年是一个职业画家,但由于偶然的机会,从四十多岁才开始了致力于电报机的发

科学故事 电报机

   一个外行的伟大发明   一项大型的、近代的发明,往往都是继承前人的构思,得到许多专家的合作与援助才告成功的,而作为画家的塞缪尔?莫尔斯

科技发展历程 贝尔的骄傲——电话的发明

  电报发明以后,自然有许多人想到,能不能用电流传递声音呢?但在技术上这比传递电报信号要困难得多。传递电报基本上是一个电的过程,发送和接收的都是电码,也就是长短不同的电脉冲;而传递声音则需要声电转换和

科技发展历程 无线通信技术

  赫兹的准备  无线电诞生的年代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各门学科都在不断地出现一些神奇的新发现。尤其是在电学方面,更是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唱机、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如此

科技发展历程 传真机的历史

  电报机只能对文字进行传递,当我们要传递语言无法写清的图纸相片或传递亲笔手迹时,电报机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候另一种通信设备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它就是传真机。  平时我们常在报纸上看到诸如“新

科技发展历程 通讯

   美国人贝尔(1847~1922)在实验中实现了用电传递声波,于1867年发明了电话。这是比电报更方便、更直接的信息传递技术。10年后,贝尔创办了电话公司,并在3年内

科技发展历程 系统论

   现代系统论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线索,一个是从研究生物有机体角度产生的一般系统论,另一个是从研究技术工程及劳动管理角度产生的系统工程学。   

科学故事 莫尔斯

   萨密尔?莫尔斯   近代的电报,即用电来传送信息的装置,是从大约一七五0年到一八五0间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电学的最初的一种大规模应用。

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

科技发展历程 牛顿

  牛顿(1642~1727)出生于英国林肯郡一个中等农户家庭,在中学时喜欢做机械玩具和模型。舅父便把他推荐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1666年,牛顿为避伦敦的瘟疫回到家乡爱尔